(共23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诗词曲复习专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后诗词
诗歌背诵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重点字音
涵
撼
hán
hàn
济
jì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楫
jí
八月湖水平,____虚混太清。
气____云梦泽,波____岳阳城。
欲济无舟____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____有_______情。
重点字形
涵
蒸
撼
楫
徒
羡鱼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希望张九龄给予援引之意,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主题思想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字浩然,号孟山人,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文学常识
一
诗歌赏析
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①[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②[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1.八月湖水平,涵虚①混太清②。
译
描绘画面
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非常阔大。
诗歌赏析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①[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2.气蒸云梦泽①,波撼岳阳城。
译
炼字角度
“蒸”即蒸腾。从视觉上写出云梦泽被水气所弥漫的情景。
“撼”即撼动。从听觉和触觉上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表现了洞庭湖的博大气势。
诗歌赏析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①[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②[端居耳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3.欲济无舟楫①,端居耻圣明②。
译
写作手法
类比,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修辞方法
双关(“济”,渡水,又有救助、拯救的含义。)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民谋利,深感惭愧。
诗歌赏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①[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谁能帮
忙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①。
译
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 “垂钓者”比喻居高位者,本文可以理解为张九龄; “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
“羡鱼”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
思
维
导
图
内容
结构
洞庭景致
八月秋高,洪水盛涨,与岸齐平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蒸
撼
抒
渴望
重用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就近设喻
表白心志
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运用典故
发出呼吁
言外之意:希望能得到引荐
景象
壮观
雄浑壮阔
气势博大
充满活力
⑴诗人巧妙运用了《淮南子 说林训》“临渊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的典故,另翻新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人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1.诗歌的标题与全诗的内容是什么有关系?请简要说明。
巩固精练
示例一:只是概括作答,如:标题统领全诗(照应全诗、概括全诗),二者是总分关第。
示例二:直接具体作答,如:“望洞庭湖”对应诗歌前四句;“赠张丞相”对应诗歌后四句。
示例三:先概括作答。再具体分析说明。
2.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巩固精练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3.品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中的“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
“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
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4.诗人描绘的洞庭湖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描绘这样的景象,意图是什么?
巩固精练
气势磅礴。寄寓着自己的一理想抱负,希望得到张丞相举荐。
5.自选角度赏析“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表达效果。
示例一:类比手法,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借双关(“济”,渡水,又有救助、拯救的含义)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民谋利,深感惭愧。
示例二:比喻的修辞方法,自然地抒发感慨,用欲渡洞庭没有舟楫,含蓄有致地表明自己欲见用于世而不可得的处境,以闲居无为,愧于盛世,透露出对朝廷的忠心。
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表达效果。
巩固精练
①诗人巧妙运用了典故(《淮南子》“临渊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典中又寓比兴,含蓄而委婉地再次强化自己干渴的目的与强烈的意愿,另翻新意,匠心独运。
②“垂钓”与“湖心”相照应。
7.诗歌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
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精练
8.诗歌的尾联中“徒”字有哪几层意思?
表层意思:白白地(徒劳地)羡慕别人钓鱼。
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深层意思:白白地(徒劳地);羡慕别人当官,自己不能,盼人引荐。
巩固精练
9.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至少答出两点)
①诗人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发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感慨,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渴望有人引荐的心愿。
②尾联用典故,巧设喻,表达出诗人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出仕,为国效力的情感。
③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委婉表达渴望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巩固精练
A.诗歌中的一、二句写出了洞庭湖八月水涨,水天浑然一体的景象。
B.诗歌的三、四句中的“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
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C.诗歌的七、八句以“钓”为喻,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D.这首诗歌借景抒情,前半部分写景是为了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准备的,目的是
为了引出“欲济”“羡鱼”的比喻,委婉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C
11.对比阅读《望太湖》,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精练
望太湖①
北宋 | 苏舜钦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边无际莫知深。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②,洞庭柑熟客分金。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③。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谪居苏州之时。②笠泽:即今吴淞江,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③楚吟:楚歌。《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⑴苏诗和孟诗的颔联都写到了“湖”,都描写得颇为精妙,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苏诗通过水气晨昏的变化来写湖:早上,水气化为清冷的露水;傍晚,水气蒸发如昏暗的烟雾,时而清明时而迷濛,境界变幻,富有动感。
孟诗用夸张手法通过水面的广阔来写湖:湖面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湖面波涛奔腾,好像要摇动岳阳城,景象宏伟,气势磅礴。
11.对比阅读《望太湖》,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精练
望太湖①
北宋 | 苏舜钦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边无际莫知深。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②,洞庭柑熟客分金。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③。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谪居苏州之时。②笠泽:即今吴淞江,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③楚吟:楚歌。《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⑵同样面对湖面,苏、孟两人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苏舜钦表达了对太湖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先赞美了太湖风景优美,物产丰饶,随后引发思乡之情,但只能长吟“楚歌”,聊以自慰。
孟浩然则通过描写洞庭湖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诗人先描写洞庭湖壮丽的景 象和磅礴的气势,随后表达想通过张丞相引见,加入到圣明的时代中,干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12.对比阅读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精练
岁暮归南山
唐 |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⑴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地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结合诗句分析态度是否相同。
《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灰又无可奈何。“休上书”“归敝庐”表明自 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弃”“故人疏”“白发”“年老”表明仕途阻断,报国无门, 最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不甘寂 寞,渴望被举荐。 “端居耻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观垂钓”“羡鱼 情”表明他积极求仕,渴望被举荐。
12.对比阅读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精练
岁暮归南山
唐 |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⑵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