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诗词曲复习专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九年级上第14课《诗词三首》
诗歌背诵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点字音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qǐ
绮
qióng
琼
què
阙
chán
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____,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____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____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____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 ____ 。
重点字形
阙
琼
绮
事
婵
娟
重点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宫殿。
弃
置
回到天上去。
归
去
玉
琼
楼
宇
哪里比得上。
何
似
为什么。
何
事
这里指月亮。
婵
娟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宫。
苏轼,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四川眉山人。与父________、弟弟________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和南宋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其词风,形成_________词派。
文学常识
宋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年,在与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不禁思绪万千。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豪放
这首词借月抒怀,既表现了作者因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而对现实社会产生的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对生活的___________、对亲友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显示出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不满
消极避世
热爱
思念
祝福
乐观旷达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诗文赏析
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我欢畅痛饮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这首词,兼以表达对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内容理解
交代写词时间,个人状态及缘由。
内容理解
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
记叙了由“欢饮”到“怀子由”的情感变化。
抒发个人政治失意的苦闷感慨以及对亲人的真挚怀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诗文赏析
译
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举杯发问,面对青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今夜,日历翻到了哪一年?
内容理解
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
以迫切追问的语气开篇。
表达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诗文赏析
译
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琼楼玉宇地高风寒
炼字角度
“想要”之意
欲
恐
“担心、害怕”之意
透露出词人欲去迟疑、又留恋人间的复杂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诗文赏析
译
还不如与自己的身影月下起舞,多美好啊,天下怎比得人间。
炼字角度
本意为“戏弄”。
弄
极言其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诗文赏析
译
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修辞角度
拟
人
作者将月光拟人化,一“转”一“低”,勾勒出月光流动的感觉。
炼字角度
一语双关,传达出赏月人心情的转变,即由原来的兴高采烈转入深沉宁静的情绪。
转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诗文赏析
译
月亮啊,你与人本无怨,为什么我兄弟离别,你却如此明圆?
修辞角度
反
问
进一步写出词人思念兄弟的惆怅忧伤之情,
也表达了对不能与亲人团聚的离人们的同情。
内容理解
月光,你不应该有遗憾之事,为什么总在人们分离时圆呢?言辞之中充满对明月给人增添忧愁的埋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诗文赏析
译
人生一世经历悲欢离合,恰如月亮免不了阴缺晴圆,这“欢合”“晴圆”,自古以来就难双全。
哲理角度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所以不必感到悲伤。人生没有永远的圆满,
要有豁达的胸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文赏析
译
只要离别的人们健康长在。即使万里之远也可一起领略这月光美满。
炼字角度
突破时间的局限
打通空间上的阻隔
希望通过对明月把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但
愿
千
里
情感角度
不为离愁别苦束缚的乐观思想和豪迈情怀。
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深深祝福。
思
维
导
图
写作时间及缘由
内容
理解
小序
思念亲人
上阙
感伤
望月问天
(写景)
怀才不遇
上阙
豁达
对月怀人
(抒情
离人祝愿
感伤离别
抒发情感
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
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福
思
维
导
图
诗歌赏析
欲|恐|转|低|照
炼字角度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修辞角度
反问
意象角度
赞美向往
哲理角度
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光移照楼阁
亦照离愁之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洒脱 旷达 无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念亲人
人有悲欢离合……
从人到月,从古到今,
寓理于情,非人力所及。
人物描写
矛盾心理
我欲乘风归去
遗世独立
高处不胜寒
安于世俗
⑴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词中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课后题)《水调歌头》这首词句句扣“月”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巩固精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对月之时,苏轼产生了疑问,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2.(课后题)《水调歌头》这首词句句扣“月”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巩固精练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好像是对月有埋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旷达宽慰之语。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巩固精练
运用设问修辞,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现出来,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4.从“又恐琼楼玉宇”中“恐”字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心理?
“恐”字刻画出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人间的矛盾心理。
5.“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巩固精练
这句词不仅指①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②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③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④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6.就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内容提出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示例一:是在月中(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7.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句子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巩固精练
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句呈现的画面。
夜已深沉,皎洁的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的门窗上,照着房中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9.赏析词中的“转”“低”“无眠”。
巩固精练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何被千古流传?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这首词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良好祝愿,也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1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巩固精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1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从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主伙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巩固精练
词人借与明月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或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
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
情怀乐观而旷达。
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
语言如行云流水。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巩固精练
A.小序中“丙辰中秋”点明时间,“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点明作词地点。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产生
乘风归去的念头。
C.“转”“低”写月光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离情正浓,整句
话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D.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A
14.这首词下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月”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月”或思人怀乡,或怀旧感伤,或表达恬静闲适的心情。下面诗句中借“月”表达恬静闲适心情的诗句是哪一项【 】
巩固精练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