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采桑子》 课件-【2024决胜中考】中考古诗九大主题“意象”复习(85首)(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采桑子》 课件-【2024决胜中考】中考古诗九大主题“意象”复习(85首)(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20: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诗词曲复习专题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4课
诗歌背诵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重点字音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zhào

shēng

wēi yí


liú li


lián yī


轻舟短____西湖好,绿水____ ____,芳草长____,隐隐____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____ ____滑,不觉船移,微动____ ____ ,惊起沙禽掠岸飞。
重点字形









重点字词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桨。

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欧阳修(1007-1072),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_”。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谥号文忠,世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三苏、曾巩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
北宋
唐宋八大家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
主题思想
喜爱
赞美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诗文赏析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炼字角度
统领全词。

传达出词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委婉地写出词人泛舟西湖时的悠闲与惬意。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诗文赏析

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感官角度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诗文赏析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
炼字角度
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修辞角度
比喻,将无风的湖面比作细腻光滑的玻璃,突出西湖水的平静。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诗文赏析

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写法角度
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总摄全篇
点明题意
短棹:悠闲
西湖好:诗眼
堤岸
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
轻舟短棹西湖好
视觉
听觉
春风中笙歌隐现
湖面
比喻:平滑的琉璃(晶莹澄澈,风平浪静)
水面平静
沙鸟惊飞
船动不觉(以动写静)
以动写静
写景抒怀
线索
船动景换
景物
颖舟西湖春景
情感
游湖
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
闲适|恬静|愉悦
⑴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无风水面琉璃滑
2.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巩固精练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着;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廖廖数笔,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3.第一句作者说“西湖好”,结合全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湖好在哪里?
巩固精练
“西湖好”表现在轻歌曼舞,芳草萋萋,绿水悠悠,和那荡起的阵阵涟漪,惊起的只只飞鸟上。
4.上阙的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第一句是一词之眼,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5.词的下阙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与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巩固精练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之情。
6.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巩固精练
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的心境。
7.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8.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巩固精练
词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出西湖之美景,犹如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
注重动静结合,特别是以动写静的方法,把西湖清新可爱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并寓情于景,令读者想象思考。
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巩固精练
A.词的上片依次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两湖清丽、淡远的春天
景色。
B.“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细腻光滑的琉璃,突出西湖水的清
澈见底。
C.“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水鸟被涟漪惊动而飞,愈显西湖
的喧嚣。
D.全词语方清新活泼,寓情于景,彰显了欧阳修这首小令的婉约与
深挚。
D
10.阅读欧阳修的另一首《采桑子》,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精练
采桑子
宋|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⑴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上片前两句借景抒情,月光皎洁,清风和畅,表达
了诗人多年前把酒的愉悦。
B.十年前的情境与如今的凋零对比,刻画出饱经忧患、
晚景凄凉的词人形象。
C.作者虽然深感年华易老,但是依然玩心不改,希望
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
D.词作结尾二句,与开头相呼应,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10.阅读欧阳修的另一首《采桑子》,回答下面问题。
巩固精练
采桑子
宋|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⑵叶嘉莹评价该词“悲慨中有豪荡”,结合全词分析。
①悲慨:“忧患凋零”,以虚代实,概括人生种种不幸——历经人世沧桑、宦海沉浮,容颜渐老,尽显悲慨。
②豪荡:诗人历经沧桑,但是初心不改,内心仍充满活力,“试把金觥”,尽显豪迈。
③豪荡:一个“旧”字,一个“重”字,便把词人的感情和读者的想象带到十年以前的环境里,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情感充沛,颇具豪放派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