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题破山寺后禅院 课件-【2024决胜中考】中考古诗九大主题“意象”复习(85首)(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5.题破山寺后禅院 课件-【2024决胜中考】中考古诗九大主题“意象”复习(85首)(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20: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诗词曲复习专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后诗词
诗歌背诵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重点字音

chán

lài

qìng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____处,____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____此都寂,但余钟____音。
重点字形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文学常识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描绘出了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淡泊情怀。
主题思想
诗歌大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林木。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
着的禅房。
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
各种声音都已经沉寂,只听到那悠长的钟磬的声音。
②[禅房]僧人住的房舍。
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
④[万籁]指各种声响。
⑤[钟磬]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
曲径通幽处,禅房②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③。
万籁④此都寂,但余钟磬⑤音。




内容
结构
首联
走进寺院:旭日东升、光照树木
景:寂静清幽
情:愉悦出世
时间:清晨。地点:破山寺
颔联
禅院花木扶疏 幽深清静的环境
表层意义: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处所
曲 幽
曲径
通幽
衍生意义: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
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颈联
禅院花木扶疏 幽深清静的环境


以动
写静
禅院环境清幽自由
赏景之人内心空灵
宁静清幽
尾联
以声衬静
情感
禅院花木扶疏 幽深清静的环境
营造万籁俱寂的宁静氛围 抒发出世情怀
⑴写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成语曲径通幽的出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俱寂的出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性默写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
万籁此都寂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巩固精练
运用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概括本诗在景物描写的角度方面有何特点
①由上而下 ②由远到近 ③情景交融 ④由整体到局部等。
3.“曲径通幽处”一句,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
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巩固精练
两个词所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曲”,描摹的是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多,景致深,更能突出环境的幽静。容易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4.“深”字为人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写岀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暗示此处少有人来,营造了“空灵”的意境,与后文的“空人心”相照应,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5.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巩固精练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6.请描绘颈联“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颈联描绘的是一幅空灵幽静的画面(答到“幽静“特点即可)。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欢唱;潭水清澈,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心中的尘世俗念顿时涤除。
7.从表现内容或表达情感上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巩固精练
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8.品读诗歌,请说说诗人是怎样巧妙地将情、景、理融为一体的。
诗歌描写日照山林,曲径通幽,花木青葱,山水空明,钟磬声声等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禅房《院)环境的清幽雅致、山光水色的清明空灵,正与诗人除去杂念,追求禅意的心境相契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曲径通幽”蕴含了人生道路曲折、漫长(深远),需要人们不断探索的哲理(学生从此诗中衍生出的哲理,言之成理即可)。诗人就是这样巧妙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9.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巩固精练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
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
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
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
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D
10.对比阅读《枕石》《竹里馆》两首诗,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巩固精练
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示例一: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枕石》中诗人枕在山石上,静听流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间,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
《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和明月相伴,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漫步古寺,在静谧的氛围中悟出惮意。
10.对比阅读《枕石》《竹里馆》两首诗,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巩固精练
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示例二:三首诗都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枕石》中的钟磬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传递出诗人断绝尘世的心境。
《竹里馆》中琴声、长啸与竹林的幽静相互映衬,诗人内心的淡定与环境的幽静自然融合在一起。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钟磬音使清晨的古寺更显清幽,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随着钟磬音起伏飘扬。
10.对比阅读《枕石》《竹里馆》两首诗,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巩固精练
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示例三:三首诗都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感。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枕石》中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融之感,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
《竹里馆》中诗人看明月,听琴音,感觉月华如水荡条胸怀,淡然自适。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看古寺、高林、曲径,体味远离尘世的快乐,听袅袅钟磬音,参悟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