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4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竹石》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竹石》这首诗以其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成为教材中的一篇佳作。诗中描绘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坚韧生长的画面,通过“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等生动词句,展现了竹子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竹子的写照,更是对人生品质的寓言。在教材中,这首诗被赋予了重要的教育意义,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竹子的坚韧品质,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还能够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面对《竹石》这首诗时,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探索欲望的阶段,而这首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和生动画面,恰好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素养,这为他们理解这首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在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方法的引导,通过生动的讲解、具体的实例以及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坚韧精神。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读准“劲”字的读音,会写“锤、凿、焚”3个字。 ★★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竹石》。 ★★★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竹石》。
难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生答:《竹石》。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竹子的国画,你们知道今天要学的是哪首诗吗? 教师巧妙地出示了一幅竹子国画作为课堂引入,这一环节不仅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接下来诗歌学习的浓厚兴趣,还实现了美术与语文学科的巧妙融合。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形象能够迅速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诗歌中描绘的竹子形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二、研读文本 1.生答:第一步:解诗题, 第二步:知作者,第三步:读古诗,第四步:明诗意,第五步:悟诗情,第六步:背古诗。 2.生答:郑板桥通过《竹石》这首诗,旨在赞颂竹子的坚韧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因此,虽然题目中有“石”字,但诗歌的重点和核心仍然是竹子。 学生借助资料回答: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题跋。它指的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写的一首诗。这些诗的内容多种多样,或抒发作者的感情,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达到了“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3.学生齐声朗读课件上的资料。 学生观看视频。 4.四人小组合作,思考课件上的问题。 5.生答:“咬”字表现了劲竹的坚韧不拔的性格。 生答:“破岩”写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 生答:前两句诗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牢牢扎根。 6.生答: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7.生读古诗。 8.生答:不是,本诗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诗人要做有骨气、坚韧不拔的人的决心。 9.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 10.学生练习朗读。 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理解古诗的方法,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步骤呢? 师:理解诗题,“竹石”到底是写竹子还是石头呢?“题画诗”又是什么呢? 3.知作者: 课件出示郑燮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对比着学习古诗。 课件出示: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年间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擅画兰、竹,其兰、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早年家贫,后中进士,曾任知县,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出示郑夑介绍视频。 4.小组合作,思考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 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呢? 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6.理解“千磨万击”: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7.师:竹子历经磨难之后,照样坚韧不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8.师:诗人仅仅只是描写竹子的坚韧不拔吗? 9.拓展延伸: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人格品性的象征。 10.熟读成诵。 ①指名读。 ②齐读。 ③练习背诵。 1.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它巧妙地将新旧知识进行了衔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教师不仅回顾了已学内容,还帮助学生巩固了记忆,使其对古诗学习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这种提问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这个环节还为学生接下来的古诗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有序地进行学习。因此,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这样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诗题《竹石》的理解,还引导他们探索了“题画诗”的概念。首先,通过对诗题“竹石”的探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探讨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诗题的含义,还学会了如何根据诗题推断诗歌的主要内容。其次,对“题画诗”这一概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诗歌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到题画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郑燮的详细资料和介绍视频,让学生在学习《竹石》这首诗之前,对作者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一设计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通过了解郑燮的仕途经历、个性特点以及他对兰竹画的热爱,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人通过竹子所传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跨学科素养。同时,这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将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深层含义,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4.小组合作探讨“诗中写了画上竹子的哪些方面”以及“这首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两个问题,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得尤为出色。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共同探索诗歌奥秘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思考,学生们可以相互启发,挖掘出诗中关于竹子的更多细节和深层含义。同时,讨论竹子在诗中的形象,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精髓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体会竹子所蕴含的坚韧、顽强等品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升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5.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不仅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检验,更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学生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理解,能够相互启发,共同挖掘出诗中的深层含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了对诗中“咬”字、“破岩”等关键词的理解,这些词语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生长环境的恶劣。通过学生们的分享,不仅让其他同学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和诗人的巧妙构思。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6.理解“千磨万击”这一教学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字面理解竹子所经历的风吹雨打,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其他种种折磨。学生们可以联想到严寒酷暑的考验、雷电交加的威胁,甚至是土壤贫瘠的挑战。这些丰富多样的折磨不仅是对竹子生命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深刻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千磨万击”内涵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这一环节的讨论与思考,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竹子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品质,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7.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竹子历经磨难后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并通过指导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还能让他们通过声音的变化传达出对竹子坚韧精神的赞美和敬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逐渐领悟到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竹子的品格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8.通过提问“诗人仅仅是描写竹子的坚韧不拔吗?”教师鼓励学生挖掘诗歌背后的更多内涵,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9.拓展延伸,引入梅、兰、竹、菊这“四君子”的概念,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具有多重好处。首先,它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四君子”的深厚内涵。其次,通过介绍“四君子”清雅淡泊的品质,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同时,这一环节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高雅品格的追求和向往。此外,将“四君子”作为人格品性的象征,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因此,这一拓展延伸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0.“熟读成诵”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精巧,通过“指名读”、“齐读”和“练习背诵”三个步骤,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指名读”中,教师能够针对性地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问题,增强他们的朗读技巧;而在“齐读”中,学生们共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最后的“练习背诵”则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不仅锻炼了记忆力,更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学生自由读古诗。 教师:是啊,同学们,学古诗时,我们可以通过解诗题,知作者,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背古诗这六步来学习呢。最后的时间里,让我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课堂吧! 教师不仅系统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六步方法——解诗题、知作者、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背古诗,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路径,而且以朗读作为课堂的完美收尾,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深刻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魅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古诗学习的技巧,还能够在朗读中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作业设计 1.抄写《竹石》;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竹石》。
板书设计 竹 → 咬定 坚劲 竹石 托物言志 人 → 顽强 刚直 无所畏惧
教学反思 在绿意盎然的竹林中,我与学生们一同走进了郑燮的《竹石》。如今,课已毕,但心犹在竹影摇曳中徘徊,思绪万千。 课上,我试图引导学生们深入竹的世界,感受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竹子,那破土而出、屹立不倒的形象,在我口中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希望能触动他们的心弦。我时而激昂,时而低吟,希望用语言的力量,将竹子的精神传达给每一个学生。 学生们也似乎被我的热情所感染,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不时发出惊叹和赞叹。当我问及他们对竹子的理解时,他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有的谈到了竹子的坚韧,有的谈到了竹子的清雅,还有的谈到了竹子在生活中的种种应用。我欣喜地看到,他们已经开始用心去感受、去思考。 然而,课堂上并非一帆风顺。有时,我的引导过于生硬,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学生的回答偏离了主题,需要我费些心思去引导他们回到正轨。这些小小的挫折,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在教授《竹石》的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回顾这次教学,我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反思的苦涩。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不断反思,我的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带领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