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题目该怎样计算哪?
(1)独立思考。
(2)如有困难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组内的伙伴介绍一下。
(4)组间交流,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并解释自己喜欢此法的理由。(学生进行自我优化)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直观的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掌握算法】
5、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 2:二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同
桌进行交流。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分类情况,为下面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学
三、情景练习
5+45= 36+5= 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同桌互相说一种方法。
四、巩固练习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学的特别认真,老师准备了闯关题要考考同学们,同学们能不能顺利
完成闯关呢?
1.P47页自主练习第一题计算。(排火车回答)
2.自主练习第 2题。 (点名回答)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
看谁的收获多。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节课,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去自己写一个数学故事,提出一个问题,并解
答。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三备课
单元名称:100以内加减法—不退位减法 适用年级:一年级
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xx小学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依据
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
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 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
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
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
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
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
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
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100 以内数的加减
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
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是以之前学习的为基
础,做出延伸,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
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二、学习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
位)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
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四、评价任务 (注明指向目标几)
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目标 1)
拓展提升,利用多种计算方式得出结果(目标 2)
合作交流,自助探究计算的多样性(目标 2)
同桌合作,自己解决问题(目标 3)
达标测评:自主练习 1、 2(目标 3)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校园护绿,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从小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我们还学会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在校学习生活已经一学期多了,在这一学期多的时间里,有谁在校内或
校外主动捡拾过垃圾?
生:(举手)
师:及时表扬,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并鼓励学生大胆提
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刚才通过看图我们知道,小朋友们正在捡拾废弃物,保护环境。通过看图,同学们能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班和二班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二班和三班一共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是加法算式,那么同学们能
不能提一个减法算式吗?
生: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
三班比一班少见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三班比二班多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你们真棒。
师:哪位小朋友能列出算式呢?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师:哪位小朋友能计算出结果呢?
教师引导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只要合
理就加以表扬。
然后,教师板书:15-10=5(个)
解决第二个问题: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
小组合作、交流,
最后学生回答:28-6=22(个)
给回答正确地同学给予表扬。
三、情境练习:
65-3= 54-2= 32-2= 45-4=
56-3= 76-4= 85-4= 98-7=
解决第三个问题:三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小组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45-20=25(个)
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和前两个题有什么区别?
生:前两个题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让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最终得出,40-20=20,20+5=25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1、 2
教学建议:自主练习 1巩固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根据图片更容易理解,
掌握。自主练习 2本节课同学们已理解算理,通过计算题充分理解并掌握算理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
的收获多。
六、课下作业:
课本第 51页 3、4、5题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四备课
单元名称:100 以内加减法—退位减法 适用年级:一年级
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xx小学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依据
本单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 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
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在《100以内加减法》的设计中,按照新课标将教学目标分成了三类并加以陈述,如下:
一、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通过操作、类比、标注口算过程图等方式,使学生理
解 10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算理,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算法,逐步形成 100 以内加、
减法的口算技能
二、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意义,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
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三、在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丰富学生解题的策略,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
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
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100以内数的加
减法,(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
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20 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是以之前学习的
为基础,做出延伸,让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
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二、学习目标
1、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的口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