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3 21:1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
诗词五首
《观刈麦》练习题
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
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5、《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
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
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
E作者对农民生活艰辛和贫妇人悲惨处境的同情之心怜悯之情,自始至终洋溢于字里行间,自然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诗人最后的慨叹更引人深思。
7、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悲惨艰辛的诗,请你再背默一首。
《观刈麦》答案: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6、A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赤壁》阅读题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 而发。诗中“前朝”指的
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3.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或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 , 。
4. 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6.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什么?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8.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10.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写作特色。并说说最后两句诗的妙处
《赤壁》答案
1.答:折戟。前朝:这里指赤壁大战时期。
2.答:诗人借“折戟”;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答: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5.(赤壁之战)周郎指(周瑜),二乔分别是(孙策的妻子大乔、周瑜的妻子小乔)
6.火烧赤壁一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7.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8.答: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9.答: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10.答:(1)、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历史的慨叹(前两句的作用),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2)、3、4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过零丁洋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6诗中以“风飘絮”、“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过零丁洋》答案
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2.(3 分 )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儒家经典(1分)
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
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6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
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己亥杂诗》习题
1.《己亥杂诗》的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什么?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4.有人说诗的前两句表达的“舍”与“不舍”情感是矛盾的,你的看法如何?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凤凰台上凤凰游”中的“凤凰”象征什么?“凤去台空”说明了什么?
6.你怎样理解“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的含义?
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深意?
《己亥杂诗》答案
1.龚自珍 璱人 定庵 清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是作者龚自珍辞官返乡的愁苦!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他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
4.答:不矛盾,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为此他有些不舍;但如今为了家人,被迫离开,因此又是有舍的的思想感情!
5.“凤凰”指王朝的兴盛;“凤去台空”指六朝繁华一去不复返。
6.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 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7.暗寓皇帝被奸佞之臣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因而心情十分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