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生物的多样性》
单元主题 本单元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1~2课)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第3~5课),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命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认识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组织了遗传变异(第3~5课)及生物进化(第6课)的相关内容。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此,单元的最后一课(第7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 5.2.2根据某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8.5.2描述和比较植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8.5.3描述和比较动物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8.6.4根据化石资料,举例说出已灭绝生物;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相似之处。 学业要求: 1.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 2.能举例说出已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认识进化现象。 3.能比较、分析植物(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方面)和动物(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子代与亲代的异同。 4.能依据收集到的化石资料开展讨论交流。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7课。第1~2课指向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3~5课指向同种生物存在个体差异,即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第6课指向认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联系;第7课指向认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意识到应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单元以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等科学概念,学习二歧分类法等研究生物世界的多种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校园里的生物比较熟悉,对生物的多样性的体会是比较充足的。但对单元里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的理解还有欠缺。本单元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2)生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使得生物多种多样。 (3)化石保留古代生物相关信息,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衣食住行等行为的重要资源,对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思维: (1)通过调查、分类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2)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描述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 (3)能运用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途径,探索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以及保护措施。 3.探究实践: (1)能用调查方法获取有关校园生物多样性信息,并对校园内植物进行二歧分类。 (2)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并客观描述生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3)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4)能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 4.态度责任: (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能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调查结果。 (2)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基于证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及周围环境。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4.制作宣传海报。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调查课校园生物大搜索以调查校园生物为主体活动,体会生物物种多样性。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要了解校园生物种类,我们该怎么做?知道校园里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团队设计校园生物调查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1讨论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能用二歧分类法给校园植物分类。校园有多少种生物?不同区域内生物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完成生物调查实践:收集记录生物特征及数据,采集一定的生物样本; 检索植物信息,进行一定数量的校园植物二歧分类。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观察课形形色色的植物用观察比较方法,发现植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同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相同吗 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吗?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1观察课多种多样的动物用观察比较方法,发现动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动物宝宝和它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知道动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存在异同。遗传和变异使动物多样性。1观察课相貌各异的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相貌特征分析人与人的不同人类是地球生物中的一员,我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知道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1观察课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能通过化石认识古代生物,查阅资料,推测一些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关系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 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 知道远古时期地球上生存着不同生物,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信息。1讨论课保护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分析生物现状,提出保护策略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怎么保护?知道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保护地球有重要作用。 了解并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1)可以通过观察化石生物特征,推测生物形态。
(2)知道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2.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推测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3.探究实践:
(1)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2)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征,判断亲缘关系。
4.态度责任:
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化石信息分析,描述古代生物。
难点:通过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征,判断亲缘关系。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观察恐龙化石 能推测恐龙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能 基本能 不能
观察猛犸化石 能推测猛犸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能 基本能 不能
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 能通过生物化石认识更多古生物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 鱼,生活在海洋里。 这条鱼怎么生长在岩石上? 明确:这是存留鱼遗体的化石。 教师补充: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3. 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地球上的远古生物。 从介绍化石及化石对研究古生物作用入手,引出本课研究的话题。 关注学生对古生物的已有认知情况。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观察恐龙化石 1.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古生物,你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1)恐龙的出现 恐龙是出现于2亿4500万年前并繁荣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6000万年之久。恐龙家族极为庞大且呈现出多样性。它们形态不同:有的身体硕大,有的身体相对较小;有的身上具有鳞甲,有的长有角或头冠。它们食性也各异:有的是肉食性,有的是草食性,有的是杂食性。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有些恐龙以双足行走、有些四足行走、有些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据推测,恐龙的种类可能有上千种。 (2)常见恐龙 三角龙是有角恐龙当中体形最大、体重最重的植食恐龙,它的体重超过了12吨。在它的鼻子上有一只短角,在双眼的上方长有两只长约1米的巨大长角。 有着“残暴蜥蜴王”之称的暴龙,它的凶狠残暴可是出了名的。暴龙是一种 身长12~15米,身高超过6米,体重达到6吨的巨型肉食恐龙,它可能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也有人称它“霸王龙”。 异特龙是最为强壮凶猛的肉食恐龙。它主要捕食比自己体形小的肉食恐龙。 腕龙的脖子像长颈鹿一般细长,前腿比后腿长,便于采摘高处树干上的叶子。 (3)恐龙的灭亡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和很多种动物忽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有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白垩纪末期,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引起了大爆炸。森林起火,到处是气体和尘埃,植物随之枯萎,恐龙在这种环境下灭绝了。 还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白垩纪晚期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时喷发的二氧化碳使地球温度升高,植物枯萎,草食性恐龙都饿死了,肉食性恐龙也随之死亡。 2.恐龙在地球上早已灭绝,我们今天看到的恐龙模型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 收集恐龙化石的资料,以一种恐龙为例,说说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哪种恐龙化石?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 明确:霸王龙化石,与鳄鱼相似。 (2)这是哪种恐龙化石?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 明确:三角龙化石,与犀牛相似。 (3)比一比,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它们都有脊柱,恐龙和鸟类有亲缘关系。 评价活动二:观察猛犸化石 1.这是一具猛犸象的骨骼化石,它和现在哪种动物相似? 明确:亚洲象。 2.阅读资料回答 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约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进化来的。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它身上披着细密的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骨比现代的象短而高。从侧面看,它的肩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肩部开始往后便陡然降下来。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灭绝,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 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推测一下猛犸象当时生活的环境。 明确: (1)相同:体型巨大、有长象牙 (2)不同:猛犸象有覆盖全身的厚厚毛发,亚洲象没有 (3)推测:猛犸象生活在寒冷地区 3.教师寄语 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评价活动三: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 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 第一组图片: 明确:菊石化石、三叶虫化石、恐龙蛋化石 第二组图片: 明确:鱼化石、蕨类植物化石、鸟化石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古生物生存至今,如蕨类;一些古生物经过代代相传且不断演化(进化)形成现存物种,如鸟类、鱼类;而有些古生物却早已灭绝。自然界中完全适应了环境变化的生物能继续生存、繁衍至今,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的生物发生了演化,而不能适应环境又无法改变的动物则面临灭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选择。任何生物生存、繁衍都要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活动一:帮助学生搜集恐龙化石资料,推测古生物恐龙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 活动二:进一步帮助学生搜集猛犸象化石资料,推测古生物猛犸象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 活动三:通过观察生物化石,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古生物,认识到古生物的多样性。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化石推测出恐龙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活动二: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化石推测出猛犸象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活动三:关注学生能否观察生物化石特点,推测出古生物来。
(三)研讨活动 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明确: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 (3)可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 (4)可推断出埋藏化石地层形成年代和经历的变化。 (5)可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梳理研究古生物化石意义,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肯定与补充
(四)拓展活动 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1.制作材料:橡皮泥、贝壳、树枝、鱼骨等。 2.制作方法: (1)将橡皮泥压平。 (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在化石模型制作过程中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鼓励学生课后完成化石模型制作。
(五)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根据化石提供的信息,能找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_________、遗物或遗迹。
(2)科学家主要依靠___________来研究古生物。
(3)考古学家曾多次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冻土中发现猛犸象遗体,由此可推测当时猛犸象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
2.判断题
(1)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
(2)化石对人类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
(3)科学家通过化石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
(4)根据古生物化石,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样貌。( )
(5)古代生物物种少,不具有多样性。( )
3.选择题
(1)1999年,我国科学家发现的( )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
A.恐龙化石 B.猛犸象化石 C.昆明鱼化石
(2)下列动物不属于古代生物的是( )。
A.霸王龙 B.猛犸象 C.中华鲟
(3)科学家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是 ( )
A.对恐龙的想象 B.恐龙化石 C.关于恐龙的历史资料记载
(4)下列生物,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去研究的是(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三叶虫
【综合实践类作业】
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参考答案
1.(1)遗体 (2)化石 (3) 寒冷
2.(1)√ (2)√ (3)√ (4)√ (5)
3.(1)C (2)C (3)B (4)C
七、板书设计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亲缘关系 古生物 现存生物 (遗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生物化石推测更多的古生物,丰富学生对古生物的认识,意识到古生物的多种多样,加深和拓宽学生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后制作化石模型进行展示和简介,丰富学生对古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内容和探索兴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新知讲解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9
目录
03
核心素养目标
04
新知导入
01
02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1~2课)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第3~5课),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命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认识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组织了遗传变异(第3~5课)及生物进化(第6课)的相关内容。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此,单元的最后一课(第7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单元教学结构图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
种群内生物个体多种多样
相貌各异的我们
多种多样的动物
形形色色的植物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校园生物大搜索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古代生物多种多样
生物多样性多种多样
保护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遗传变异
生物进化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1)可以通过观察化石生物特征,推测生物形态。
(2)知道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运用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推测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1)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2)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征,判断亲缘关系。
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
新知导入
鱼,生活在海洋里。这条鱼怎么生长在岩石上?
这是存留鱼遗体的化石
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新知导入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新知导入
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你是怎么知道的?
新知讲解
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古生物,你了解多少?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
新知讲解
恐龙是出现于2亿4500万年前并繁荣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6000万年之久。恐龙家族极为庞大且呈现出多样性。它们形态不同:有的身体硕大,有的身体相对较小;有的身上具有鳞甲,有的长有角或头冠。它们食性也各异:有的是肉食性,有的是草食性,有的是杂食性。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有些恐龙以双足行走、有些四足行走、有些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据推测,恐龙的种类可能有上千种。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三角龙是有角恐龙当中体形最大、体重最重的植食恐龙,它的体重超过了12吨。在它的鼻子上有一只短角,在双眼的上方长有两只长约1米的巨大长角。
有着“残暴蜥蜴王”之称的暴龙,它的凶狠残暴可是出了名的。暴龙是一种 身长12~15米,身高超过6米,体重达到6吨的巨型肉食恐龙,它可能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也有人称它“霸王龙”。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异特龙是最为强壮凶猛的肉食恐龙。它主要捕食比自己体形小的肉食恐龙 。
腕龙的脖子像长颈鹿一般细长,前腿比后腿长,便于采摘高处树干上的叶子。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和很多种动物忽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有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白垩纪末期,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引起了大爆炸。森林起火,到处是气体和尘埃,植物随之枯萎,恐龙在这种环境下灭绝了。
还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白垩纪晚期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时喷发的二氧化碳使地球温度升高,植物枯萎,草食性恐龙都饿死了,肉食性恐龙也随之死亡。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收集恐龙化石的资料,以一种恐龙为例,说说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
恐龙在地球上早已灭绝,我们今天看到的恐龙模型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这是哪种恐龙的化石?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
霸王龙
鳄鱼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这是哪种恐龙的化石?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
三角龙
犀牛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比一比,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你有什么发现?
始祖鸟化石
恐龙骨骼化石
它们都有脊柱,恐龙和鸟类有亲缘关系。
活动1:观察恐龙化石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猛犸化石
这是一具猛犸象的骨骼化石,它和现在哪种动物相似?
亚洲象
新知讲解
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约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进化来的。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它身上披着细密的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活动2:观察猛犸化石
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骨比现代的象短而高。从侧面看,它的肩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肩部开始往后便陡然降下来。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灭绝,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
新知讲解
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推测一下猛犸象当时生活的环境。
猛犸象有覆盖全身的厚厚毛发,亚洲象没有
体型巨大
有长象牙
猛犸象生活在寒冷地区
活动2:观察猛犸化石
新知讲解
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教师寄语
活动2:观察猛犸化石
新知讲解
活动3: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
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
菊石化石
三叶虫化石
恐龙蛋化石
新知讲解
活动3: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
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
鸟化石
蕨类植物化石
鱼化石
新知讲解
活动3:观察更多古生物化石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古生物生存至今,如蕨类;一些古生物经过代代相传且不断演化(进化)形成现存物种,如鸟类、鱼类;而有些古生物却早已灭绝。自然界中完全适应了环境变化的生物能继续生存、繁衍至今,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的生物发生了演化,而不能适应环境又无法改变的动物则面临灭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选择。任何生物生存、繁衍都要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新知讲解
研讨活动
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2)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
(3)可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
(4)可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
(5)可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新知讲解
拓展活动
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制作材料
树枝
贝壳
橡皮泥
鱼骨
新知讲解
拓展活动
制作方法
(1)将橡皮泥压平。
(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_________、遗物或遗迹。
(2)科学家主要依靠___________来研究古生物。
(3)考古学家曾多次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冻土中发现猛犸象遗体,由此可推测当时猛犸象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
遗体
化石
寒冷
2.判断题
(1)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
(2)化石对人类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
(3)科学家通过化石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
(4)根据古生物化石,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样貌。( )
(5)古代生物物种少,不具有多样性。( )
课堂练习
√
√
√
√
3.选择题
(1)1999年,我国科学家发现的( )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
A.恐龙化石 B.猛犸象化石 C.昆明鱼化石
(2)下列动物不属于古代生物的是( )。
A.霸王龙 B.猛犸象 C.中华鲟
(3)科学家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是 ( )
A.对恐龙的想象 B.恐龙化石 C.关于恐龙的历史资料记载
(4)下列生物,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去研究的是(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三叶虫
课堂练习
C
C
B
C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根据化石提供的信息,能找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
板书设计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古生物
现代生物
亲缘关系
(遗传)
作业布置
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