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师恩的难忘
6我的老师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散文家、小说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蔡老师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温柔慈爱、循循善诱、“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教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钦佩、崇敬以及怀念之情。
3.重点突破
文章所选的七件事是否显得过于琐碎、没有条理?
提示:七件小事是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的顺序来写的,前四件主要写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爱,后三件事借“我”和同学们对蔡老师的爱来从侧面反映前者。作者是以一颗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纯真的情感,小中见大,这些普通小事可以更好地体现他与蔡老师的深厚情谊。
4.难点攻克
为什么本文前六件事一直使用第一、三人称,最后一件事换用第二人称?
提示:文章写到最后一件事,作者对老师的思想感情急剧升华,因感情抒发的需要,打破常规,改用第二人称,仿佛蔡老师就站在作者面前,他直接向她吐露心声,使感情更显真切强烈,使文章更具强烈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结构图解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依恋老师假装发怒
(课内) 老
老师教我们跳舞 师
(课外) 爱
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略 学
(假日) 写 生
依 老师教我们读诗
恋 (平时)
我们看老师写字 学
(平时) 生
老师排除小纠纷 爱
(校内) 详 老
“我”梦里寻师 写 师
(校外)
思念:分别——可惜
6.拓展延伸
关于老师的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纠纷( ) 军阀( ) 焚香( ) 黑痣( )
kē( )头 tuì( )色 yú( )钱 时辰(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鞭 狡猾 慈爱 劝尉 B.香炉 纠纷 权威 牵挂
C.占据 背诵 姿式 依恋 D.援助 暑假 迷糊 宛惜
3.选词填空。
(1)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挡 迎 阻),教鞭轻轻地____(打 敲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____(声音 声调 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____(声音 声调 音调)。
(3)今天想来,她对我的____(接触 接受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____(影响 启发 帮助)!
(4)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____(珍宝 珍藏 珍奇)之一。一个孩子的____(纯净 纯洁 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通过这次文学活动,使很多同学找到了写作的诀窍。
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
5.请说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
(2)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3)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
6.假如你是作者,写了《我的老师》一文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讯,知道了她的邮箱地址,请你通过网络给蔡老师发张明信片,表达你对蔡老师的热爱、尊重和思念之情。
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
阅读“有一件小事……多么伟大的人啊”,回答问题。
8.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
9.文段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
10.“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 。
11.文中的“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能否改成“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啊”?为什么?
12.请找出语段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的句子。
(贵阳中考)
老师,请您记住我
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人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遒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⑦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地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原文有删改)
13.填空:文段运用第____人称的口吻,按照_____的顺序,以_____为线索,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
14.文段中对冬梅的描写细腻生动,其中运用最突出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15.本文的行文较曲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段⑦中的画线句分析。
16.段④中女孩为什么还要在手绢的右下角工工整整地绣上“冬梅”两个字?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17.课文刻画了一个温柔慈爱、循循善诱、“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教师形象。请用一段文字描述你身边某一位老师的形象,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jiū fá fén zhì 磕 褪 榆 chen
2.B(解析:A.劝尉—劝慰;C.姿式—姿势;D.宛惜—惋惜)
3.(1)迎 敲(2)音调 音调(3)接近 影响(4)珍宝 纯真
4.D(解析:A项将“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互换位置;B项将“能否”去掉;C项删掉“通过”或“使”。)
5.(1)比喻 (2)反问 (3)夸张
6.示例:
敬爱的蔡老师:
您好!
您还记得小学时那个用石板迎着您的教鞭、男扮女装表演舞蹈的调皮男生吗?您帮我排除纠纷后写的劝慰信我至今仍保存完好,您对我“心清如水”的评价激励了我一生!老师,多年不见,我对您的感激永留心底,我的思念与日俱增!老师,衷心地感谢您!
祝您身体健康、桃李芬芳!
您的学生:魏巍
2015年9月10日
7.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
8.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
9.这件小事当时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
10.焚香磕头,卜问吉凶
11.不能,原句是个排比句,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改句不是排比句,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没有原句强烈。
12.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3.三 时间 手绢 冬梅精心绣制出漂亮的手绢,终于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14. 心理描写。(解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本文刻画冬梅这一人物形象是通过心理描写来体现的。文中有许多心理描写的语句。)
15. 使文章跌宕多姿,波澜起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画线句中的“近了,近了”最终又“停住了脚步”的曲折描写,不仅激起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期待心理,而且使其对冬梅精美的手绢是否能被老师发现,产生了更强烈的关注之情。
16. 因为冬梅是一个成绩长相均一般,性格内向而又极普通的女孩,她非常想进步,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为此,她熬夜绣制了一条精美的手绢,并工整地绣上自己的名字,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给老师留下更深更好的印象。
17.【例文】
我们的老师是一个美丽而又温柔的人。她有一张圆圆的脸,两道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清澈发亮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下面是樱桃一样的小嘴巴。平时,她总是把漆黑浓密的头发扎起来,发辫中露出漂亮的发夹,可好看了。
午后的风暖暖的,带着桔瓣似的香味儿,这时人也觉得很累。但是,老师给我们上作文课时,整堂课我们都沉浸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解中,她一边讲解一边看着每一个人,眼里充满喜悦之情。有时,她用温柔的手在黑板上奏出一串动听的音符。有时,她向我们提问,当我们回答正确时,她会开心地笑,好看的眼睛弯成一弯月牙,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秋天,阳光像金子那样洒在她身上,老师美得像天使。
第二单元 师恩的难忘
6 我的老师
精彩开篇词
人们常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学习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会详略得当地用事写人。
2.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语言特色。
3.感受真挚的师生情,在阅读中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老师”这个词,我们眼前肯定会浮现出许多的老师形象。其中的“好老师”定是让我们铭记终生的。那么大家能给说说你记忆中的“好老师”吗?(学生回答)看来很多好老师都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魏巍的童年,领略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风采! (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榆钱(yú) 黑痣(zhì) 焚香(fén) 卜问(bǔ)
磕头(kē) 半晌(shǎng) 纠纷(jiū) 时辰(chén)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狡猾:原意是狡诈奸猾,这里有调皮、机灵的意思。
亲近:亲密而接近。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劝慰:劝解安慰。
纠纷:发生争执的事情。
纯真:纯洁真挚。
心清如水:心灵思想单纯,像水一样清净晶莹。
迷迷糊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模模糊糊:文中指说话不清晰。
3.作者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其作品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4.背景链接
《我的老师》是作者应《教师报》编辑部之约,“给教师朋友们写篇文章”而作的。最早发表于1956年10月1日的《教师报》副刊,后来被选入严文井主编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该文全文近四千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写作背景。第二部分回忆儿童时代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老师。第三部分抒情议论,点明题旨,和第一部分的开场白遥相呼应。本文节选自第二部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交流点拨】课文一共写了“我”的母亲、蔡芸芝老师、“我”的小伙伴;其中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请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
【交流点拨】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3.归纳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2段):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14段):“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 15段):“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4.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那么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
(二)深层探究
1.文章所写的七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顺序能不能调换?
【交流点拨】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所以其顺序不能调换。
2.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
【交流点拨】(1)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2)蔡老师热情——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3)蔡老师公正——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
综上所述: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交流点拨】( 1)“我”调皮、机灵——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2)“我”天真活泼——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
(3)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
(4)“我”尊敬、爱戴老师——梦中寻师。
由此可见:“我”是一个机灵、调皮、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一直都用第三人“她”行文,这里为什么突然改用第二人称“你”?这不是使同一篇文章人称前后不一致吗?
【交流点拨】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但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而变换为第二人称行文,直接抒情,更显亲切,同时也表示感情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浓浓的思念、崇敬之情。
5.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通过对七件事情的叙述,表现了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爱,抒发了“我”对温柔美丽、热情公正的蔡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即老师爱学生,学生更爱老师)
四、板书设计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老师带我们参观蜜蜂(假日) 略写 老师爱学生
依恋 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学生爱老师
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老师排除小纠纷(校内) 详写
“我”梦里寻师(校外)
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
五、拓展延伸
情景再现: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讯,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作者写一段文字,表达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热爱之情吗?(60字左右)
【交流点拨】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谁能告诉我: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文中通过哪些表达方式突出文章的主题的?
【交流点拨】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我”是一个调皮、机灵、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全文以蔡老师为中心,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为感情线索,叙写了“我”和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字里行间洋溢着难忘、喜爱、依恋、思念之情。
2.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重点欣赏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通过质朴的语言抒发的深厚感情。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交流点拨】这是一处细节描写。“仅仅”“好像”“轻轻地”“边上”等词运用准确,把老师慈爱、温柔的个性写得生动逼真。两个重复的“笑”字更是意趣盎然,把师生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表现得十分鲜明。短短几句,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勾画出了独特具体、生动有趣的场面。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用在这里恰当吗?)
【交流点拨】“狡猾”原是贬义词,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写出了“我”的机灵与调皮。
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得围了上去”“默默地看”“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深切的喜爱、崇拜之情。
4.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交流点拨】按理说小学生是最巴望过暑假的了,但作者心上却升起依恋的愁云。一个副词“默默”,两个动词“站”“看”,这无声动作的描写,胜过千言万语,孩子们难以尽言的依依深情都包含在其中了。
5.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 (为什么一件“小事”会“占据”我的心灵?是不是用词不当?)
【交流点拨】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的处境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理解“我”的心情,重视这同学之间的纠纷,认真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动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所以才会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占据”用在这里特别形象有力,体现了孩子对老师炽热而真挚的爱。
(二)写法探究
1.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交流点拨】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点明了作者的情—— 使我最难忘。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
2.详略得当,语言质朴。
【交流点拨】略写前五件事,详写后两件事。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
3.描写逼真,符合儿童心理。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
三、板书设计
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细节传神
详略得当,语言质朴
描写逼真,符合儿童心理 感情真挚
四、拓展延伸
在教你的老师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你能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一下吗?
【交流】范文:数学老师随着那刚响起的铃声直奔教室,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的稳重,似乎让人觉得他在用步伐来计算从办公室到我们这教室的距离,一走上那讲坛,便将那个大大的三角板“哐啷”一下放在讲桌上,职业让他的眼如猎鹰一样,一下子发现了班里的那几位爱逃课的家伙,随后说:“班长,给我把没有来的同学记下来,我待会请他们喝茶。”下面依稀地响起一阵笑声。
课件21张PPT。我
的
老
师魏
巍学习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及字词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所写的七件事。
3.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魏 巍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作者简介自读课文,给下面生字注音、组词。
芸 ( ) ( ) 榆 ( ) ( )痣 ( ) ( ) 褪 ( ) ( )
卜 ( ) ( ) 焚 ( ) ( )
鸥 ( ) ( ) 殴 ( ) ( ) 模 ( ) ( ) ( ) ( )yún芸芸众生yú榆 钱 zhì黑 痣tuì褪 色bǔ卜问吉凶 fén焚香ōu 海 鸥殴打ōumómú模模糊糊 模 样 检查预习效果看课文,听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圈点出生字词;
2、思考: 文中写了蔡老师哪几件事?(画出相关词句)。
全文记叙了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哪几件略写,哪几件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合作探究我的老师老师假装发怒下一页我的老师老师教我们跳舞下一页我的老师老师教我们观察蜜蜂下一页我的老师老师教我们读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边只有云头 ①假装发怒 ??????? ?②教跳舞???????? ③观察蜜蜂 ???????? ④教读诗 ???????? ⑤看老师写字 ???????? ⑥排除纠纷 ???????? ⑦梦里寻师 这样安排,突出了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次,详略得当。略写详写 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 这七件事情是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的顺序安排的。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依恋老师。
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挚爱、依恋。主题品读下列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的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大家为什么笑了?) 通过“好像”“轻轻”,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样子形象的写出来了。“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是老师“处罚”的结果。充分表现了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调皮,师生间的亲密。合作探究:(2)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狡猾一词如何理解?) “狡猾”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机灵与调皮,反映了我与蔡老师的关系非常亲近。(3) 我们见了他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依恋、崇拜之情。(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里人称的改变便于抒情,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5)“接近文学”与“爱好文学”两个词语位置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接近是爱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了解了,才能喜爱。 (6)“迷迷糊糊”的往外走改成“模模糊糊”,可不可以,为什么? 不能调换。迷迷糊糊是指说话口齿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视线朦,看不清楚。 文章集中写了七件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表现了老师对我们的爱,有主有次,详略得当。课堂小结:拓展
老师是我们路上的指明灯,将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在此,我们要感恩曾经为我们燃烧自己的老师。 山高水长
师恩难忘
呕心沥血
桃李芬芳写老师的美文的几个开头—— 1、“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
2、感谢有你,使我明白宽容;感谢有你,使我明白珍惜;感谢有你,使我明白学生的使命;过去的时光虽如烟花,转瞬即逝,回忆却也最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