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Ag-108 O-16 Na-40 Cl-35.5。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块融化 B.蜡烛燃烧 C.玻璃粉碎 D.蔬菜榨汁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水银——Ag B. 纯碱——Na2CO3 C. 生石灰——CaO D. 烧碱——NaOH
3.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 B. C. D.
4.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
A.CO2 B.KOH C.NH3 H2O D.KCl
5.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100克b物质的溶液中含有80克b物质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将t2℃时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6.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
B.金属铁与硫酸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溶液的质量增大
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D.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B.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D.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Fe2O3+CO2Fe+CO2
8.把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加入盛有X、Y、Z三种金属的试管中,只有Z始终无明显变化们X、Y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但是Y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X的快。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X>Y>Z B. X>Z>Y C. Z>Y>X D. Y>X>Z]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1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来源:属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
C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 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液温度下降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11.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OH- B.K+、Ca2+、CO32- C.Ag+、Na+、Cl- D.NO3-、Mg2+、Cu2+
1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
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2、填空题
13.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14.食品塑化剂的学名叫“邻苯二甲酸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
②该物质中还有24个碳原子
③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④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 ;
(3)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 ;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步伐黑心业者
(4)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 。
15.在今年全国“两会”中代表和委员们首次使用环保“石 头纸”制作的便笺和文件袋。“石头纸”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绿色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难溶性钙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石头纸”的成分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 的主要成分和“石头纸”的主要成分相同。
(2)装置A、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3)请说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列举一例即可)
16.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 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 。
三、计算与分析题
17.将2.34gNaCl固体溶于103.4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 AgNO3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的AgCl的质量与滴入的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下图所示(提示:NaCl + AgNO3 = AgCl↓+ NaNO3 )。
(1)计算A点处生成NaNO3的质量?
(2)计算B点溶液中AgNO3的溶质质量分数?(若最后结果不能整除,保留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