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学习内容】
教材:《故乡》
丛书:《在酒楼上》
【学习目标】
1.分析对比手法,进而掌握从不同角度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3.通过品读环境描写,体会其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课型及课时】
教读引领课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百多年前,一篇带有强烈纪实色彩的小说在北京诞生了,这篇小说曾在民国时期就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是百年间入选我国语文教材中最稳定的作品。大家知道是哪篇小说吗?
它就是鲁迅的《故乡》。这篇小说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来感受他作品中的思想光辉。
一、走进故乡
(一)寻找一条线索,梳理小说情节
请同学们回顾“单元预习单”相关内容,梳理文章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每一部分大意。
《故乡》以________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第一部分(开端):回故乡(1—5段),交代了回乡的时间、原因、回乡时所看到的景物及产生的心情。
第二部分(发展、高潮):在故乡(6—77段),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结局):离故乡(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二)走进一个小镇,打开一方水土
1.请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变”。
2.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文章,梳理这些变化,并用一张示意图展示出来。
(三)抓住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1.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仔细阅读文章,概括或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闰土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
中年
闰土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 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热爱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小结:小说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对比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农民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见多识广,是一个“小英雄”;中年闰土,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
2.杨二嫂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概括或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杨二嫂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年轻时
再见时
杨二嫂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年轻时 年轻美丽,“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终日坐着。 虽靠姿色招徕顾客,但仍是本分生活。
再见时 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爱搬弄是非。
小结:小说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等多方面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
教师引导:可以说,《故乡》的故事极其简单,讲的就是“我”回老家搬家。就这么简单的事,几乎构不成故事。作者却通过对比手法,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不同角度,成功塑造了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故事,还看到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一群病态的人。这篇作品直击心灵,让我们不由得也想替作者去呐喊,去唤醒,而这一切情感的共鸣都源于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你能总结出鲁迅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吗?
教师总结: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2.侧面描写:通过环境或他人来衬托或对比,从而突出人物形象。
(四)结合时代背景,找出变化原因
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了庸俗贪婪的泼妇,而“我”和闰土曾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出示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我”所感到的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理解,思想与感情互不相通。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和闰土之间,也存在于“我”与故乡的其他人物(如杨二嫂)之间,或故乡的人物彼此之间(如杨二嫂断定闰土是窃贼)。这实际上是故乡所象征的旧中国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鲁迅在众多作品中痛切揭露和反思的对象。“我”和闰土并非没有沟通、理解的愿望,然而,尽管两个人都迫切地希望能够对话、交流,重温少年时代的亲密,但却无法做到。可见,这种隔膜是由于某种超越于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现实导致的结果。旧中国的现实,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各自困在与自己社会身份相匹配的狭小的生活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感情都无法突破束缚,从而造就了一层层阻遏人们心意相通、哀乐与共的“厚障壁”。
过渡:
鲁迅的《故乡》,破解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千年母题:故乡。比起恒定不变的游子心态、思归情结,鲁迅却写出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回去也索然,变与不变都让人无奈,告别了“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的故乡,可以说,他在那次回乡之旅中失去了故乡这个根。1924年2月,鲁迅又一次回乡,此时小城的陈设景致已发生很大变化,而此时的他,无论身处何方,都因缺乏归属感而迷惘、彷徨,此次回乡之旅,他又会邂逅谁呢?我们一起走进《在酒楼上》。
二、故乡遇友
1.快速阅读《在酒楼上》,梳理文章情节。去酒楼—在酒楼—离酒楼。
2.在酒楼上,“我”邂逅了谁?他和“我”叙说了哪些事?十年未见的朋友——吕纬甫。
事件:(1)给小弟迁坟;(2)给邻居女孩顺姑送两朵剪绒花;(3)自己不再教“ABCD”,转而去教“子曰诗云”。
3.如今的吕纬甫和年轻时的吕纬甫相比,判若两人。请大家速读文章,概括或摘录关键语句,完成下面表格。
吕纬甫 变化
年轻时
如今
吕纬甫 变化
年轻时 他是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是个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他热情、勇敢。
如今 “格外迂缓”,脸也“衰”了,精神沉静、颓唐,眼睛也失了精采,人变得颓废、麻木、无聊。
小结:在酒楼上的这场邂逅,让鲁迅看到了吕纬甫从一个辛亥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变成了意志消沉的文人。他的悲剧,是一个走向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灵魂的悲剧。
三、探究景语
鲁迅曾谈过自己的小说创作动机:“我写的小说极为幼稚,只因哀本国如同隆冬,没有歌唱,也没有花朵,为冲破这寂寞才写的。”《在酒楼上》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隆冬季节的风雪天,“我”故地重游,“深冬雪后,风景凄清”,这浓郁的风景也是“我”情绪的底色。而《故乡》描写的同样是“深冬”返乡,同样的天气阴晦,同样的内心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找出《故乡》《在酒楼上》的环境描写,说说这些描写在表达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文章 环境描写 在文中的作用
《故乡》
《在酒楼上》
文章 环境描写 在文中的作用
《故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衬托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也写出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美好印象。
《在酒楼上》 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此处鸟雀归巢的画面,烘托出吕纬甫如今妥协、丧失自我、沉沦的形象。
四、课堂总结
《故乡》《在酒楼上》都出自鲁迅之手,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带给我们希望,他作为时代思潮的引领者、精神家园的建造者,即使在面对部分知识分子动摇初心、放弃信念时,也依然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精神信仰,不断地自我反省,思考自我价值,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丛书中的《神秘的大黄猫》。
【板书设计】(共25张PPT)
故乡
建议:2课时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读引领课
1.分析对比手法,进而掌握从不同角度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3.通过品读环境描写,体会其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字词过关
猹( ) 獾( ) 祭祀( )
弶( ) 潮汛( ) 恣睢( )
廿( ) 愕然( ) 瑟索( )
髀( ) 惘然( ) 嗤笑( )
chá
huān
sì
jiàng
xùn
zì suī
niàn
è
sè
bì
wǎng
chī
【预习检测】字词过关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鄙夷:轻视,看不起。
B.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C.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D.恣睢:自由自在。
D
【预习检测】 积累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 ,字 ,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和 家。自第一篇小说 开始用鲁迅作笔名。代表作有散文诗集 ,散文集 ,小说集 , 杂文集 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 。《社戏》和本文选自 。
周树人
豫才
文学
思想
革命
《狂人日记》
《野草》
《朝花夕拾》
《呐喊》
《华盖集》
《朝花夕拾》
《呐喊》
一、走进故乡
1.请同学们回顾“单元预习单”相关内容,梳理文章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每一部分大意。
《故乡》一文以 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 )故乡→( )故乡→( )故乡。
“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回
在
离
(一)寻找一条线索,梳理小说情节
参考示例:
回故乡(1—5 段),交代了回乡的时间、原因、回乡时所看到的景物及产生的心情。
在故乡(6—77 段),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离故乡(78—88 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第一部分(开端):
第二部分(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结局):
一、走进故乡
(二)走进一个小镇,打开一方水土
1.请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
“变”
2.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文章,梳理这些变化,并用一张示意图展示出来。
参考示例:
故乡的环境
“我的美丽的故乡”
“没有一些
活气”
故乡的人物:
闰土
故乡的人物:杨二嫂
“小英雄”
“辛苦麻木”
“豆腐西施”
“圆规”
一、走进故乡
(三)抓住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1.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仔细阅读文章,概括或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闰土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
中年
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热爱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一、走进故乡
(三)抓住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2.杨二嫂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概括或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杨二嫂 外貌 动作、语言、神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年轻时
再见时
年轻美丽:“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终日坐着。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虽靠姿色招徕顾客,但仍是本分生活。
爱搬弄是非
《故乡》的故事极其简单,讲的就是“我”回老家搬家。就这么简单的事,几乎构不成故事。作者却通过对比手法,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不同角度,成功塑造了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故事,还看到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一群病态的人。这篇作品直击心灵,让我们不由得也想替作者去呐喊,去唤醒,而这一切情感的共鸣都源于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你能总结出鲁迅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吗?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2.侧面描写:通过环境或他人来衬托或对比,从而突出人物形象。
一、走进故乡
(四)结合时代背景,找出变化原因
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了庸俗贪婪的泼妇,而“我”和闰土曾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919 年 12 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我”所感到的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理解,思想与感情互不相通。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和闰土之间,也存在于“我”与故乡的其他人物(如杨二嫂)之间,或故乡的人物彼此之间(如杨二嫂断定闰土是窃贼)。
这种隔膜是由于某种超越于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现实导致的结果。旧中国的现实,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各自困在与自己社会身份相匹配的狭小的生活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感情都无法突破束缚,从而造就了一层层阻遏人们心意相通、哀乐与共的“厚障壁”。
鲁迅的《故乡》,破解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千年母题:故乡。比起恒定不变的游子心态、思归情结,鲁迅却写出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回去也索然,变与不变都让人无奈,告别了“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的故乡,可以说,他在那次回乡之旅中失去了故乡这个根。1924年2月,鲁迅又一次回乡,此时小城的陈设景致已发生很大变化,而此时的他,无论身处何方,都因缺乏归属感而迷惘、彷徨,此次回乡之旅,他又会邂逅谁呢?我们一起走进《在酒楼上》。
二、故乡遇友
1.快速阅读《在酒楼上》,梳理文章情节。
去酒楼—在酒楼—离酒楼。
2.在酒楼上,“我”邂逅了谁?他和“我”叙说了哪些事?
参考答案:
邂逅了十年未见的朋友——吕纬甫。
事件:(1)给小弟迁坟;(2)给邻居女孩顺姑送两朵剪绒花;(3)自己不再教“ABCD”,转而去教“子曰诗云”。
二、故乡遇友
3.如今的吕纬甫和年轻时的吕纬甫相比,判若两人。请大家速读文章,概括或摘录关键语句,完成下面表格。
吕纬甫 变化
年轻时
再见时
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是个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他热情、勇敢。
“格外迂缓”,脸也“衰”了,精神沉静、颓唐,眼睛也失了精采,变得颓废、麻木、无聊。
三、探究景语
鲁迅曾谈过自己的小说创作动机:“我写的小说极为幼稚,只因哀本国如同隆冬,没有歌唱,也没有花朵,为冲破这寂寞才写的。”《在酒楼上》故事发生的背景是隆冬季节的风雪天,“我”故地重游,“深冬雪后,风景凄清”,这浓郁的风景也是“我”情绪的底色。而 《故乡》描写的同样是“深冬”返乡,同样的天气阴晦,同样的内心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找出 《故乡》《在酒楼上》的环境描写,说说这些描写在表达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三、探究景语
文章 环境描写 在文中的作用
《故乡》
《在酒楼上》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衬托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也写出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美好印象。
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此处鸟雀归巢的画面,烘托出吕纬甫如今妥协、丧失自我、沉沦的形象。
四、课堂总结
《故乡》《在酒楼上》都出自鲁迅之手,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带给我们希望,他作为时代思潮的引领者、精神家园的建造者,即使在面对部分知识分子动摇初心、放弃信念时,也依然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精神信仰,不断地自我反省,思考自我价值,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丛书中的《神秘的大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