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6 23: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日前,《考古Archaeology》杂志新出版的2024年第一期评选出了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中,以色列文物管理局的考古学家发现的四把铁剑位列第三。 它们可以追溯到大约1900年前的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统治该地区时期( )
A.首创了行省制 B.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C.诞生了基督教 D.继承了西亚君主专制制度
2.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城市法规定,在建筑不能确保重建的前提下,禁止建筑所有人拆除建筑物;国家有权要求所有权人维护建筑物,若其无法承担建筑物修缮费用,建筑物则会被出让给他人。此法律意在( )
A.捍卫公民政治权益 B.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C.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促进司法规则完善
3.下面是早期文明遗址中的部分建筑。对这些建筑解读正确的是( )
A.图腾崇拜在当时广泛的流行 B.古代文明具有共性和特性并存特点
C.古代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D.文明间的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4.《摩奴法典》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古印度国家根据吠陀经与传统习惯汇编而成的法律文献。法典中有规定“对于故意杀死武士种姓道德高尚的人,苦行应该是对于杀害婆罗门所要求的四分之一;对于操行可嘉的吠舍,苦行只要八分之一;对准确执行义务的首陀罗,只要十六分之一”。这一条款规定反映了古印度社会( )
A.佛教宽容慈悲的理念 B.法律的至上权威
C.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 D.森严的社会等级
5.政厅公餐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为城邦做出巨大贡献是他们获得这份荣誉的原因。雅典公民来说,在政厅参加终身公餐是一份荣誉,让雅典人为之追逐。代雅典这一举措( )
A.实现了公民和外邦人的平等 B.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
C.是雅典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D.旨在强化对城邦的集体意识
6.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 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 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7.史诗《摩诃婆罗多》载:为避免社会陷入混乱局面,人们祈求梵天派摩奴为王以维护秩序,自愿向他“缴纳五十分之一的牲畜和金子,十分之一的粮食增强国库,让勇敢的武士跟随左右,以便履行梵天的正法”。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
A.注重记载古印度的民风民俗 B.反映了王权合法性源于民需及神授
C.表明印度王权受婆罗门限制 D.体现了古印度宫廷文学的辉煌成就
8.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
A.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B.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的见证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 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
9.据考古发现,法老胡夫强迫埃及人修建金字塔,他们先是把金字塔底层垒好,再堆起一个和底层同样高的土坡进行下一层的建造,然后以此办法循环进行,待金字塔建成后,再把外面的土山去掉,让金字塔完全显露出来。这表明胡夫金字塔( )
A.凸显了奴隶与奴隶主斗争 B.建筑艺术超越其他国家
C.见证了民众的苦难和智慧 D.蕴含了灵魂不灭的信仰
10.19世纪,法国学者瓦朗在其《古代世界奴隶制度史》中指出,雅典的公民为6.7万人,奴隶为20.6万人,外邦自由人为4万人。奴隶约为公民数的3倍,为自由民数的2倍,但只有公民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和举手表决。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
A.奴隶主贵族地位的尊贵 B.直接民主与民主范围的狭隘
C.自由民享有民主的权利 D.民主政治发展呈渐进性特征
11.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中关于遗产分配的规定为:长子独得两份,次子得一份半,其余诸子各得一份;如果一个婆罗门依顺序娶了四个妻子并各有一个儿子时,婆罗门妻子所生之子得四份,刹帝利之子得三份,吠舍之子得两份,首陀罗之子只得一份。这一规定( )
A.旨在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B.树立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
C.遏止了不同种姓间通婚的现象 D.表明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宗教手段
12.据记载,亚历山大大帝原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在帝国扩张过程中又曾自诩是希腊最高神宙斯和埃及最高神阿蒙之子。其意在( )
A.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 B.彰显统治的合法性
C.扩大马其顿帝国版图 D.复兴征服地区文化
13.苏格拉底声称“我自知无知”,于是把问题提出来请教,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到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这体现出苏格拉底( )
A.具有理性的求真精神 B.始终关注人文主义精神发展
C.较早摆脱了宗教控制 D.重视鼓励人们探索自然规律
14.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移民活动,移民者重要的仪式便是从母邦的神庙中取出圣火去点燃殖民者的圣灶,代表一个新的城邦建立。从母邦来的贵族首领对新的殖民地进行规划和监督土地分配,并确立法律、政治和宗教制度。据此可知,古希腊的移民活动( )
A.扩散了民主政治和经济制度 B.促进了希腊统一国家的建立
C.利于希腊城邦共同体的建立 D.凸显希腊城邦的集体责任感
15.有学者指出,在古代雅典,公共决策虽然是以城邦集体利益为出发点,但贵族为了贵族的自我发展,平民为了平民的个人权益,这导致所有人表面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归根结底却是“自我服务者”。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雅典的这一状况( )
A.暗藏着城邦内部分化的风险 B.直接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表明主权在民原则尚未建立 D.是对实质平等过度追求
二、材料分析题
16.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和汉长安城,作为屹立在东西方的两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汉长安城的北城墙曲折如北斗七星,这是强调城郭与宇宙同构,与天地呼应,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汉长安城80%以上的面积都是宫殿区,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与南北主轴线的道路两边,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长安城郊有大型的游猎场、角马场和园林建筑,提供给皇室和贵族享用的。
古罗马城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罗马城以广场为中心,建筑沿着道路呈现辐射状分布,皇帝的府邸和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广场外侧,这样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即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地心说”体系,罗马城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体系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韩俊英《秩序与反秩序之美——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形态比较》
(1)根据材料,分析与汉代长安城相比,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形态有何不同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大多数历史学家来说,希腊政治生活中最为典型、最独特的成分就是城邦。很难用一个精确的定义表述城邦这种体制在规模、形态或社会和政治组织方面的多样性。粗略地说,城邦是一种由公民(成年男性)、没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妇女和儿童)以及非公民(客籍外邦人和奴隶)组成的共同体。这是一种确定的团体,占据着特定的区域,人们在特定或确定的政治体制下生活,不受外部威权的摆布,足以使其成员感到他们是独立自主的。城邦的大部分土地有可能无人居住,间或有农舍、村庄甚至小镇。但它必须有一个中心地点——宗教、政治、行政管理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点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斯巴达是个显著例外)。一般城邦通常筑有防御工事,总有一个市场,一处召开公民大会的场所,一处司法与政府机关、行政和协商之地;早期政府的类型是君主制或贵族制,后期通常是寡头制或民主制。
——摘编自(英)约翰·博德曼等《牛津古希腊史》
材料二 从公元前334年到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埃及以及波斯的腹地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伊朗。公元前331年到前330年的冬天,薛西斯位于波斯波利斯的宫殿被亚历山大付之一炬,波斯领导下的世界秩序正式终结。在攻占了波斯之后,亚历山大解散了他军队中的希腊分遣队,但是亚历山大穿过伊朗北部,继续向东推进,追击逃亡的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25年晚些时候,马其顿人终于成功横跨杰德罗西亚沙漠,为了庆祝对印度的再次成功征服,他们举行了长达一周的畅饮,以表达对酒神的敬意,亚历山大本人则在其中扮演狄俄尼索斯(希腊众神之一)的角色。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服是古代将领所能进行的最大胆、最遥远的远征,印度也被牢牢植入了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所熟悉的神话地理体系之中。
——摘编自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政治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意义。
1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1、2、3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的演讲
材料三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史料研习方法分析下列材料: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①,即实行责任内阁制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③。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当时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时期,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其常设机构是什么?
(4)材料三中属于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写序号)
(5)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汇、相互浸染;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中华文明融摄中亚游牧文明、波斯文明、印度佛教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等。中华文明正是在与外来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动态过程中,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兼收并蓄各国、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壮大。
——摘编自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材料二 两河流域对早期埃及的影响在物质文化上的表现主要包括青金石、滚印、雕刻艺术中的特定图案主题——如搏击猛兽的驯兽者、长颈猫科动物、带翅膀的狮身鹰首兽、盘绕花朵的蛇及行进中的动物行列等。上述传播至埃及的图案在两河流域的重要载体是滚印,它是两河流域独创的印章形制,目的是实现印章图案及铭文在泥球或泥板表面的面积最大化。迄今为止,在埃及已发现20枚左右两河流域风格的滚印。青金石质地的印章是两河流域滚印中最昂贵的种类之一。在两河流域,青金石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并与神祇和王权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些物质文化因素在公元前4千纪下半期已经出现在埃及,在多地的墓葬遗存中均有发现,与此相反,在两河流域并未发现来自埃及的文化元素。
——摘编自欧阳晓莉《交相辉映:两河流域文化元素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发现》
(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简述中华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绵延不绝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河流域文化元素在埃及发现的史料价值。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约旦、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巴勒斯坦,C项正确;行省制度不是罗马帝国首创的,在罗马帝国之前波斯帝国就已经实行行省制,排除A项;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排除B项;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共和国晚期(罗马)。据材料可知,罗马法禁止所有权人拆除建筑物,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C项正确;材料反映罗马法对城市建筑方面的规定,未涉及公民的政治权益,排除A项;材料强调罗马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视,而不是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和未涉及司法规则,排除B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这三种古代建筑修建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具体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图片建筑都与宗教有关,这体现了古代世界文明具有的共性和特性并存特点,B项正确;材料中的胡夫金字塔没有体现人类的图腾崇拜,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古代希腊的宙斯神像体现不出古希腊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古代世界文明具有的共性和特性并存特点,材料中的三种建筑之间体现不出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根据材料“对于故意杀死武士种姓道德高尚的人,苦行应该是对于杀害婆罗门所要求的四分之一;对于操行可嘉的吠舍,苦行只要八分之一;对准确执行义务的首陀罗,只要十六分之一”和所学可知,《摩奴法典》是根据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经和习惯汇编的法律文献,该规定对于故意杀害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所给予的惩处轻重不同,从而间接反映出各种姓拥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D项正确;《摩奴法典》是根据婆罗门教的经典编撰的法律文献,与佛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条款无法体现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也没有体现法律的至上权威,排除B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据题意可知,政厅公餐是雅典公民尽力在追求的城邦荣誉,所以这一举措有助于强化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D项正确;古代雅典城邦的公民和外邦人是不平等的,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排除A项;这一举措主要是增强了城邦公民的集体意识,并没有能够扩大民主政治的范围,排除B项;这一举措和人文主义精神没有必然关联,无法体现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古文字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都是象形文字,这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三个地区存在交往,排除B项;三地文字虽然都是象形文字,但是材料所列的文字是静态的,并未体现出文字的发展,因此无法证明三地文字同宗同源,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亚非地区和其它地区进行对比,因此无法说明古代亚非文明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印度时期。据材料可知,为避免社会陷入混乱局面,人们祈求梵天派摩奴为王以维护秩序,说明印度王权合法性,其源于民需及神授,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王权神授,而非民风民俗,排除A项;人们祈求梵天派摩奴为王以维护秩序,而非王权受婆罗门限制,排除C项;有长篇英雄史诗,《摩诃婆罗多》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而非宫廷文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世界)。据材料内容可知,在中亚地区发现了希腊文化的元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把希腊文化带到中亚地区,所以该遗址应该是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C项正确;A项错在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在前3000年左右就有了城市的遗址,排除A项;亚述帝国统治时间是(约前26世纪初---前609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古希腊人建立的海外城邦主要是在地中海沿岸,没有在中亚地区建立海外城邦,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根据材料描述,法老胡夫强迫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过程非常艰苦,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表明修建金字塔的过程中,埃及民众承受了巨大的苦难;同时,他们也通过创造性的方法,如堆土坡来建造高层金字塔,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工程技能,C项正确;题干中描述了修建金字塔的方法和过程,并没有直接提及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斗争,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和其他国家对比,不能证明埃及建筑艺术超越其他国家,排除B项;灵魂不灭的信仰在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提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中参加公民大会采取举手表决方式可以得出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直接民主,而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有占比很小的公民,说明雅典民主的范围狭隘,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奴隶主贵族地位尊贵的信息,排除A项;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而自由民不能等同于成年男性公民,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呈渐进性特征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印度《摩奴法典》规定遗产的继承中实行高级种姓长子优先原则,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高种姓在继承财产权力方面的特权地位,A项正确;这一规定是在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树立法律权威和社会教化不是材料内容的目的,排除B、D两项;材料中一个婆罗门可以娶不同等级的妻子,可见并未遏止不同种姓通婚,排除C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大帝原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在帝国扩张过程中又曾自诩是希腊最高神宙斯和埃及最高神阿蒙之子。”及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自诩为希腊最高神宙斯和埃及最高神阿蒙之子,这有助于加强被征服地区人民对帝国统治的认同,其旨在营造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扩大马其顿帝国版图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复兴征服地区文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以辩证思维的方式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体现出苏格拉底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让人们认识世界,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人性的肯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苏格拉底是否摆脱宗教控制,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的是苏格拉底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求真,并未说明他重视鼓励人们探索自然规律,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公元前8世纪”“从母邦的神庙中取出圣火去点燃殖民者的圣灶,代表一个新的城邦建立”“从母邦来的贵族首领对新的殖民地进行规划和监督土地分配,并确立法律、政治和宗教制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通过移民采取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为城邦共同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克里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确立了民主制,材料时期尚未确立民主政治,排除A项;古希腊邦国林立,并未建立过统一国家,排除B项;古希腊移民推动了希腊地区城邦共同体的寄哪里,没有涉及城邦的集体责任感,且城邦长期独立自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时期(世界中国)。据材料“但却不考虑贵族与平民,贵族为了贵族的自我发展,平民为了平民的个人权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全民参与机制,民主决策虽出于集体利益,但不同阶级各自追求自身利益,表面上城邦利益至上,但当城邦利益与本阶级利益发生冲突时,即做的决策仍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这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加剧城邦分化的风险,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政治的非理性导致暴政,排除B项;雅典的主权在民原则已经确立,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异:古罗马城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界限;古罗马城罗马城提供了大量的供市民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公共活动场所);古罗马城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古罗马城内部政治气息淡薄;古罗马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反秩序。
(2)汉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汉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古罗马受西方宇宙观思想的影响。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罗马)。异:据材料“古罗马城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可知,古罗马城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界限;据材料“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罗马城以广场为中心”可知,古罗马城罗马城提供了大量的供市民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公共活动场所);据材料“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可知,古罗马城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据材料“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可知,古罗马城内部政治气息淡薄;据材料“这样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即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地心说’体系,罗马城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体系建立起来的”可知,古罗马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反秩序。
(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罗马)。据材料“。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可知,汉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皇权至上,据材料“古罗马城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及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据材料“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可知,汉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据材料“这样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可知,古罗马受西方宇宙观思想的影响。
17.(1)以城邦为载体;政治体制多样;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范围有限。(每点2分,共8分)
(2)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广了希腊文化并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希腊政治生活中最为典型、最独特的成分就是城邦”可知,以城邦为载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地区的政体有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共和制、民主制,体现了政治体制多样;据材料“围绕这个中心点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邦一般规模较小,小国寡民,独立自主;据材料“城邦是一种由公民(成年男性)、没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妇女和儿童)以及非公民(客籍外邦人和奴隶)组成的共同体”可知,公民范围有限。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材料“ 从公元前334年到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埃及以及波斯的腹地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伊朗”可知,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据材料“ 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服是古代将领所能进行的最大胆、最遥远的远征,印度也被牢牢植入了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所熟悉的神话地理体系之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在非洲、亚洲推广希腊文化,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18.(1)秦朝;元朝。
(2)三省六部制;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3)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
(4)①、②、③。
(5)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元朝(中国)。据材料图1示意图可知,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三公九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据材料图3信息可知,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地方制度。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图二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雅典)。 据材料“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及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五百人会议。
(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始史料属于历史发生之时的史料,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属于原始史料;历史解释是对原始史料的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实行责任内阁制是对该法律条文的解释,所以②属于历史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所以③属于历史评价。
(5)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据材料“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1)史学依据:秦始皇经略岭南、凿灵渠、建郡县,使番禺地区成为跨越南海与东南亚进行海上贸易的中心。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这不仅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交往,而且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东汉时,班超奉命前往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由此打通了从西域到条支和安息,并抵达波斯湾沿岸的道路。东汉明帝遣使前往西域访求佛法,他们同印度僧人回到洛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不断与儒、道等本土文化磨合,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东汉灵帝时期,帝王贵胄提倡和支持胡文化,西域文化融入汉文化。大唐时代兼收并蓄、善交友邦、对外开放,大量摄取外来音乐舞蹈,名曲《霓裳羽衣曲》成为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最高成就。宋元时期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海上丝路繁荣,广州、泉州成为重要贸易港口。明清时期,早期西学东渐出现,西方使节、传教士、商人把西方的知识和制造技术带到中国,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明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东部非洲的物质、制度和文化交流。(任答三点即可,其他史实依据言之有理亦可)
(2)史料价值:这些物质文化因素属于一手史料(或答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埃及墓葬中发现的滚印的图案与材质具有明显的两河流域文化色彩,反映了两河流域与埃及之间存在贸易或文化方面的交流,可用于研究古代文明的交往。青金石与滚印在数量和空间的分布上有限,而两河流域并未发现来自埃及的文化元素,且青金石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可用于研究埃及上层阶级建立权威、彰显等级秩序的问题。孤证不立,实物史料需要与文献等其他多种类型的史料相互印证,才能更加精准地判断其意义。(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史实依据:根据材料“在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汇、相互浸染;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各国、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壮大”可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切入进行分析,具体叙述是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如秦始皇经略岭南、凿灵渠、建郡县,使番禺地区成为跨越南海与东南亚进行海上贸易的中心。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东汉时,班超奉命前往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由此打通了从西域到条支和安息,并抵达波斯湾沿岸的道路。东汉明帝遣使前往西域访求佛法,从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不断与儒、道等本土文化磨合,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东汉灵帝时期,帝王贵胄提倡和支持胡文化,西域文化融入汉文化。大唐时代兼收并蓄、善交友邦、对外开放。宋元时期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海上丝路繁荣,广州、泉州成为重要贸易港口。明清时期,早期西学东渐出现,西方使节、传教士、商人把西方的知识和制造技术带到中国,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明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东部非洲的物质、制度和文化交流。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埃及。分析史料价值应分步展开。第一步,先判断史料的类型。按载体、时间、意图中的任一标准进行分类即可。第二步,总结史料价值。结合材料中的史料信息,分有利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解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带有两河流域文化元素的图案的滚印出现在埃及,这说明两河流域与埃及之间存在交流,青金石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与神祇、王权存在密切联系,这说明埃及的上层阶级在摸索建立权威、彰显等级秩序上借用了两河流域的文化元素;根据史学研究方法与原则中的二重证据法、孤证不立等内容,可得出在埃及发现的两河流域文化元素的证据的不足,所以实物史料需要与文献等其他多种类型的史料相互印证,才能更加精准地判断其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