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回祖籍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进家塾读书。学习内容:传统文化典籍《诗经》、《春秋》、《通鉴》。
1904年:入梅溪小学堂,学习内容:经史、国文课、舆论、时务、格致、数学、英文、法文等课程。
1905年:进澄衷学堂。学习内容:国文、英文、算术、物理、博物、图画等课程。
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其课程内容基本上与前两所学校一致,知识程度更高、范围广泛一些。
1908年: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
材料
胡适早期先后在哪些地方接受教育?
私塾 新式学堂 留学
一、革故鼎新
京师大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先后经历“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
百日维新期间
新式学校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天津)
南洋公学(上海)
京师大学堂
请列举近代中国兴办的新式学校?
一、革故鼎新
科目丰富,切合实际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式教育新在哪里?
一、革故鼎新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制作时间轴
创立
僵化
发展
进一步发展
废除
隋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末
一、革故鼎新
材料二 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 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材料一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一、革故鼎新
材料一 教育是社会进化和改良的根本方法。教育根据于社会观念,支配个人的生活,这便是社会革新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请同学们结合胡适先生的两段话,探究近代教育变革的原因。
材料二 胡适在给友人许怡荪的书信中这样写道:“适以为今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教育。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知树人乃最迁远之图。然近来洞见国事与天下事均非捷径所能为功。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倘以三年之艾为迂远而不为,则终亦亡而已”。
——《胡适作品集36》远流出版公司
列强侵略
新的时代要求
一、革故鼎新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曹禺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丁玲
周立波
歌剧
电影
《雷雨》
《子夜》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李有才板话》
《女神》
《暴风骤雨》
《狂人日记》、《阿Q正传》
《白毛女》
《家》
《骆驼祥子》
《歌女红牡丹》
连连看
二、推陈出新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1942年,毛泽东同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二、推陈出新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 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9.315亿
二、推陈出新
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人或物?他们在干什么?
这幅画的用意是什么?
与时代同步伐,为时代而歌唱
二、推陈出新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鲁迅作品及特点
二、推陈出新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三、开拓创新
新式报刊
《申报》自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办,历时78年。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因为它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三、开拓创新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新式报刊的特点并分析近代新式报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实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已收缴军械,存于库....日兵突以三百人扒入我营,开枪相击,我军本未武装,自无抵抗。”
—— 《大公报》1931.9.20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开拓创新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
出版机构
1954年迁至北京,除出版各类书籍外,主要出版汉译书籍和中外语文辞书。
“为国难而牺牲,
为文化而奋斗”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日军1932年曾有针对性的轰炸商务印书馆。侵沪司令盐泽幸一:“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造成80%以上资产被毁,同时被毁的还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后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商务印书馆复业。
三、开拓创新
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开拓创新
近代的中华书局
近代开明书店出版的《算术》
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
解放区新华书店出版的《回忆马克思》
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
三、开拓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1937年成立于延安,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截至2006年共有14000多个发售网点。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现代化的新华书店
三、开拓创新
教育
文化
事业的
发展
教育的发展: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的废除
新闻出版业: 《申报》、商务印书馆《大公报》
文学成就: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
艺术成就:
绘画:齐白石、徐悲鸿
音乐:聂耳、洗星海
电源: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赵丹、周旋等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