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7 00: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漂洋过海来看你》
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19世纪初期,唐人街在美国和加拿大形成。唐人街保持着中国的风俗习惯,讲普通话或各省方言。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
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目标导航
1.了解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
2.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的影响及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
1.历史解释:结合殖民扩张历程,分析其与美洲、大洋洲族群变化的关系。
2.史料实证:结合史料理解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3.家国情怀:感悟华人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
1
课程
要求
2
素养
解读
时空坐标
1492年 16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哥伦布到达美洲
奴隶贸易兴起
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黑奴贸易受到限制;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
白人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
目录

改天换地——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鸠占鹊巢——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
结构的改变
背井离乡——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改天换地——殖民扩张
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材料 从16世纪开始,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形成的贸易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三角贸易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殖民者掠夺金银及其他财物带回欧洲,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基础
落实
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请结合课本,,对三角贸易进行合理解读。
知识补充: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14、15-18世纪)
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
目的:掠夺财富、积累原始资本
方式:公开殖民抢掠、欺诈贸易、种族灭绝、三角贸易、垄断商路
影响: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巨额资本。
中期殖民扩张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主要国家:英、俄、法、美等
目的: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
方式:炮舰政策、强签条约、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影响:推动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
后期殖民扩张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主要国家:英、法、美、德、俄、日等
目的:对外资本输出
方式: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资本原始积累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变化时间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
变化原因
变化表现 (人口结构) 北美
拉美
西印度群岛
①殖民扩张(传播疫病)是主因;
②黑奴贸易是辅助;
③欧洲移民是补充;
印第安人
黑人
白人

混血



①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②在美国,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①混血人种居主导。
②西欧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半数。
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美洲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我们该如何认识保留地制度的作用?
提示 保留地制度在美国历史上发挥了复杂的作用。保留地制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美国西部的开发起过推动作用;作为种族压迫的工具,它给印第安人造成了巨大不幸;作为种族之根的依托,它成为后来美国印第安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思考点
▲印第安人遭屠杀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印第安人
黑人
白人

混血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现代拉丁美洲》
欧洲文化
美洲文化
非洲文化
欧洲征服者:带来了自认为先进的文化概念。
印第安社会: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被中断。
非洲奴隶们: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 语言。
三者共同形成了新的族群,在世代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材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徙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人口迁移的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材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徙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
影响: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交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了灾难。
学习拓展
美洲出现族群的巨大变化,非洲为什么没有?
美洲历史上与世隔绝
非洲与欧洲交流频繁
美洲在当时属于刚发现的新大陆,长期以来与亚欧大陆隔绝,殖民者的大肆屠杀,病毒的入侵,导致美洲原住民人口极大减少,殖民者不得不大量从外洲移民,从而导致美洲族群的变化。而非洲与欧洲在历史上军事、经济交流较为频繁,较少受殖民者携带病毒影响,殖民者在非洲虽也有屠杀行为,但没有美洲的规模大。
三角贸易中美洲是输入方,非洲是输出方
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美洲属于人口输入方,非洲属于输出方,数亿的非洲劳动力被卖到美洲,极大影响了美洲族群,而非洲虽然损失了巨额人口,但族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殖民者移民美洲而不是非洲
美洲的环境较非洲更加优越,西方殖民者大量移民定居于美洲,并建立政权,如美国,这也影响了美洲族群。
鸠占鹊巢——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宣布这一“无主”大陆为英国所有。
178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地,关押英国罪犯。
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澳大利亚成为了英国的原料产地。
1851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流放罪犯
英国的殖民活动三部曲
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原住民因遭到屠杀,人口锐减。
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建立牧场
开采金矿
金矿的开发,让澳大利亚吸引了大批淘金者
英国海军上将菲利普在悉尼港建立殖民地
为什么说近代英国殖民扩张对大洋洲人口的变化造成的影响是“替代性”的?
大洋洲的原住民相比亚洲、非洲或美洲的原住民,社会发展程度较低,他们没有防备意识、未组织有效的抵抗;英国殖民者利用屠杀、疾病传染等方式使大洋洲原住民数量锐减;来自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大洋洲人口产生替代性变化。
思考点
世界上唯一的一次把整个人种彻底灭绝发生在塔斯马尼亚。4000多名土著被5000人组成的白人搜捕队四处追杀,最后只剩下200多人被押送到附近的弗林德斯岛,他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断死亡。1847年,残存的40人只剩下16人被送回塔斯马尼亚。30年后,塔斯马尼亚人在地球上绝种。
——刘晓燕《澳大利亚土著人:历史变迁与发展》
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纯种土著特鲁加尼尼
背井离乡——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华工也被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清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
华工出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鸦片战争前,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人数较少;
从鸦片战争到清末,几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分布在世界各地。19世纪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至少在七百万人以上,人数估计十倍于前一阶段。
19世纪中叶后,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阅读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苦力贸易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完成下表
原因 国际

国内

影响 经济 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
(1)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
(2)殖民者通过苦力贸易获取高额利润。
(1)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2)中国东南沿海穷苦百姓或是为生活所迫,或是被绑架、诱骗成为苦力。
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文化的发展。
基础
落实
19世纪中后期的一则招工广告:
美国人是非常富裕民族,彼等需要华人前往,极表欢迎。彼有优厚工资,大量上等房舍、食物与衣着。你可随时寄信或汇款给亲友,我等可负责传递驳汇,稳当无误。此是一个文明国家……全体一视同仁……现有许多中国人,已在彼谋生,自非一陌生之地……如欲赚取工资及保障工作,可向本公司申请,便得保证。
——《台山华侨史》
燕雀喜,
贺新年;
爹爹去金山赚钱,
赚得金银成万两,
返来起屋兼买田。
——《台山歌谣》
在对美国遍地金银的想象中,不少华人为生计所迫,登上了去往美国的运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材料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绝大部分是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作为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的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据许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等整理
合作探究
特点:多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以农民为主体;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固守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
认识:受工业化潮流的影响;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美文化交流;促进了美国交通、经济的发展;与殖民扩张相关联。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合作探究
19世纪下半期,美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铁路网。在这一过程中,数万名华工献出了自己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
2014年5月9日,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列入荣誉纪念堂,以纪念他们的卓越贡献。
2017年5月,美国加州众议院全票通过决议案,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铁路华工纪念日”。
  150年前,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和绝壁深谷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
——习近平讲述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华工的故事
从历史解释角度看苦力贸易与黑奴贸易的异同
苦力贸易 黑奴贸易
不 同 点 区域 中国 非洲
形式 签订契约,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 走私、掠夺
规模 损失1 000万劳动力 损失了2.1亿人口
影响 中华民族的灾难和血泪史 给非洲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相 同 点 (1)从性质上看,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掠夺,都是其重要的殖民活动。 (2)从形式上看,都存在被拐骗或者被强迫移民的现象。 (3)从过程上看,都在贩运途中受尽苦难,都在目的地受奴役。 (4)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深化拓展
“下南洋”
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堂小结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原因:黑奴减少、华工增多
方式:契约华工、为生计出国的华工
开发:美洲、大洋洲
影响:唐人街、中华文化
原因:早期殖民扩张
方式:三部曲
影响:交融、人口结构变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
表现:土著减少、欧洲人黑人混血人种增加
影响:文化毁灭与融合
现状:人口结构变化
移民文化
三文化广场
《防兔篱笆》
唐人街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出在人口迁徙过程中文化发展的哪些特征?
文化的交融
文化的坚守
多元一体,新的文化认同
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交融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