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颜宁“出走”与“归来”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目标导航
1.了解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2.认识人口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
1.时空观念: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阶段及路线。
2.历史解释:认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掌握美国的移民文化和新加坡的移民社会特征。
3.历史解释:分析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国际社会为解决难民问题作出的努力,并形成一定认识,培育国际视野。
1
课程
标准
2
素养
解读
1950年 1951年 1966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001年起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知识精英”迁徙
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来源地
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大多数移民从事繁重体力劳动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国际社会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任重道远
时空坐标
现代移民: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01
特殊群体: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02
移民文化: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03
目
录
经济全球化和
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壹
特斯拉美国员工
种族比例
01
02
03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其重要表现和推动力
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社会分工跨越国界而形成国与国的分工
国际分工
日益深化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移民社会形成的基本动因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
任务一【看图说话】
观察上图并结合教材,指出不同阶段全球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原因
基础落实
时间 迁出地 迁入地 原因/影响
二战后
20世纪 70至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
西欧、北美、大洋洲
推动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非洲、亚洲
中东产油国、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东欧
西欧、北美
中东产油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
亚洲国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经济发展受挫
二战后不同阶段全球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原因或影响
趋势一: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任务一【看图说话】
基础落实
任务二 经济全球化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阅读教材,指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20世纪50—70年代 劳工迁移
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精英迁移”(高素质人才转移)
原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趋势二: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基础落实
等级 申请条件
EB-1 具有特殊才能,并享有国家级或国际级声誉的杰出人才、教授、研究人员、跨国公司高管等
EB-2 有非凡能力的高学位人士,申请人需有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兼有5年专业相关工作经验
EB-3 专业人士、工人获得美国雇主长期的就业许可,获得劳工卡
EB-4 特殊职业移民(宗教、外交等),需雇主提交申请
EB-5 向美国商业投资50-100万美元
美国“绿卡”申请条件
谈谈你对美国“绿卡”(移民的永久居留许可)申请条件的认识。
认识:
(1)美国对移民有较高的限制和要求;
(2)受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影响,对知识精英比较欢迎;
(3)美国“绿卡”反映了国际劳动力市场知识密集型发展趋向。
思考点
“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美国“硅谷”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47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材料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人口迁移基本停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合作探究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20世纪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
(1)数量不断增多。
(2)人口迁移分布不均衡。二战后,自由移民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3)迁移人口从“蓝领”转变为“知识精英”。
(4)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移动的主要形式。
(5)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深化
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现代世界人口迁徙的影响
积极:弥补了接受国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接受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接受国人口增长和就业;移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消极:造成了迁出国人力和人才资源的流失,影响其经济发展;冲击了迁入国原有的劳动力市场,挤压了其公民的就业空间;给迁入国带来了难民、非法移民和跨国移民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这些国家的安全构成挑战。
深化
拓展
材料 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摘编自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
学成归国 两弹元勋 放弃美籍 报效祖国 归去来兮 年轻院士
邓稼先 杨振宁 颜宁
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国界
贰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从土耳其穿过爱琴海偷渡希腊
叙利亚3岁男童偷渡溺亡
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呢?
共同的身份:难民
俄乌战争与乌克兰难民危机
一、难民产生的原因与类型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编译自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
(1)原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
(2)类型:政治难民、灾害难民、环境难民等。
二
战
前
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二
战
后
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950
1951
1966
2000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决定设立“世界难民日”
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没有改变
实现世界不再有难民的终极目标任重道远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联合国在行动
各抒己见:谈谈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
国际合作
03
帮助难民重建家国回归本国
04
有条件国家合理接受安置难民
05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6
减少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01
建立国际性援助机构建立制度保障
02
思考点:阅读“何凤山给犹太难民签发的签证”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图片,这些历史文物佐证了怎样的一段历史?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推行屠杀犹太人的政策;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利用上海租界的有利条件,为大量犹太人签发了“生命签证”,帮助大量犹太人躲避了纳粹德国的迫害。
(2)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既是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居住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的是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向另外一个同样需要帮助的民族伸出援手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与以色列命运相连的历史见证。
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最理想的一种途径,是难民选择自愿回国,前提必须是国内环境变得良好和稳定,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第二种是就地融合,也就是让难民在庇护国得到妥善安排。
第三种是将难民重新安置于第三国。
拓展
知 识
叁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移民社会 小卡片
(1)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
(2)特质: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
(3)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代表 背景 特点 影响
美国 文化
世界各地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为美国发展带来活力;
②美国社会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阅读教材,梳理美国移民文化形成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典型一 美国移民文化
不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移民社会
交汇、借鉴、认同
发展
出现
促进
移民文化
促进
图解历史
经济全球化、移民社会与移民文化的关系
学思之窗
思考: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
欧洲移民为主(多来自英国)
欧洲移民占大多数,亚、拉美开始占据一定比例
欧洲移民下降,拉美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
欧洲移民下降到10%,亚洲和拉美移民成为新移民的大多数
移民人口多源性 → 移民文化多元性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突显
问题探究
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大熔炉”是指美国可以融合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 美国是移民国家,移民来自世界各地。每个移民族群都有自己文化,但美国社会不排斥这些文化,不同文化在美国吸收融合,形成多元美国文化,就像大熔炉一样把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
移民地理分布决定美国文化分布状况,分布随人口的相对集中而有所侧重,一般来说,欧洲文化主要散布在东部、南部和北部;亚洲文化多表现在西部,而拉美的文化在西南部,美国的多元文化就像“大拼盘”一样。
看法:美国跨族婚姻不断增长,导致美国种族关系的变化。种族、民族、族群界限模糊。不少人认为自己是“美利坚族裔”,文化认同不断发展,由此可见,美国多元文化不但不会破坏美国的一致性,而且可以促进美国各族裔的融合,进而增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国际问题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全书将“文明的冲突”视角由国际转向美国国内,论述了美国国家特性所受到的种种挑战,认为美国已面临何去何从的严重关头,若不大力捍卫和发扬盎格鲁--新教文化这一根本特性,国家就会有分化、衰落的危险。
代表 背景 特点 影响
新加坡文化
交通、经济环境、民族独立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①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阅读教材,梳理新加坡移民文化形成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典型二 新加坡移民文化
新加坡的移民文化:在融合中重构
▲新加坡人口构成统计图
佛牙寺龙华院
(佛教)
马里安曼兴都庙
(印度教)
詹美回教堂
(伊斯兰教)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相处和谐,安然无虞。在整个新加坡,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和其他较小的族裔,既互相砥砺与坚守,又互相渗透和影响,最后互不干涉,互相体谅,求同存异,万邦协和。
材料一 新加坡社会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缺乏社会向心力所需要的同质性因素。英国占领新加坡后,不追求同化当地民众。为了开发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把新加坡定为自由港,建立了自己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实行总督制,并从东南亚地区招揽大量劳动力。华侨从1830年占总人口的30%到1860年超过65%。它还一直都是东南亚移民的中转站,人口流动性较大。受民族独立浪潮冲击,1959年,新加坡在英联邦范围内实行自治,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内的一个州,1965年8月,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建立了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后的新加坡是一个具有明显移民特征的城市国家,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为新加坡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等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全面崛起是其文化传统潜能大爆发的表现。大批外来科技人才让美国政府尝尽甜头,《1952年移民法》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如今,美国人口除了有各种族土著外,还包括欧洲移民、非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不同种族的移民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小团体,并由小团体之间的交流、碰撞而创造出更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让美国社会呈现多样性和注重平等、民主。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不断涌入美国,这些移民所获得的成就,逐渐打破了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霸权。——摘编自朱学敏《浅析美国多元化文化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加坡社会“高度异质性”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析二战后移民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加坡社会“高度异质性”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析二战后移民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历史背景: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社会,人口结构复杂;是港口城市国家,人口流动性大;英国殖民政策使新加坡深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2)①积极影响:促进了美国的全面崛起;巩固了美国的经济、科技霸权;构建了美国多元文化;推动了美国平等、民主思想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容易产生文化冲突,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移民劳动力引入对美国本土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随着美国移民管控的加强,非法移民问题显现,威胁国家安全。
合作探究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对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
美国文化“大熔炉”
文化多元新加坡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难民类型:战争\经济\自然灾害难民
产生:二战前的欧洲;二战后的中东等地区
困境: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解决:联合国难民署
美国的移民文化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多元一体
任重道远
重心转移
课堂小结
从历史上中国移民的走向来看,“一带一路”正是华人走向世界的“路线图”,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从长安出发经中亚走向欧洲,走出了“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冲破重重的巨浪“下南洋、走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他们既是国家“硬实力”的载体,如投资经商、创新创业等经济活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如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他们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外资进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开展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移民推动了母国文化的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country——state——history/culture
moving for prosperity
内部创造;外部传扬
怎样看待移民的国家贡献?
学习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