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6 22:0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中考化学坐标曲线题
典题精析
考点 1 pH变化曲线
典型例题 1 (2023·甘肃兰州中考)向少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
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采用 传感器采集到的
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
A. 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B. 点时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D. 的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
质量不断增加
图1
【解析】向少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由
题图可知, 先增大到7,说明碳酸钠先与稀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点时碳酸
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点时碳酸钠与氯
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的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的过程是
碳酸钠与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不变。
【答案】B
思维点拨 曲线的变化规律如下:
类型 酸、碱稀释过程 的变化 曲线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 的变化曲线 酸性溶液稀 释 碱性溶液稀 释 酸溶液中加入碱 溶液 碱溶液中加入酸
溶液
图像
类型 酸、碱稀释过程 的变化 曲线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 的变化曲线 酸性溶液稀 释 碱性溶液稀 释 酸溶液中加入碱 溶液 碱溶液中加入酸
溶液
分析 溶液的 由 小于7的某个 数值开始逐 渐增大,但 溶液始终显 酸性,溶液 的 只能接 近7,而不能 大于或等于7 溶液的 由 大于7的某个 数值开始逐 渐减小,但 溶液始终显 碱性,溶液 的 只能接 近7,而不能 小于或等于7 起点的 , 随着碱溶液的加 入, 逐渐增 大;当二者恰好 完全反应时, ;继续加 入碱溶液,溶液 显碱性, 起点的 ,
随着酸溶液的加
入, 逐渐减
小;当二者恰好
完全反应时,
;继续加
入酸溶液,溶液
显酸性,
续表
针对训练
1.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种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
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 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图2
A. 点对应溶液呈碱性
B. 点对应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和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在 点到 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图3
2.(2022·山东济南中考)某同学
在常温下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
究。他向 的
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溶液)
中逐滴滴入 的稀盐酸,利
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
出溶液的 随滴入的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烧瓶中的溶液在 点时显红色
B. 点时溶液中的 与 恰好完全反应
C. 点时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的 逐渐减少

图3
考点 2 金属和酸反应的变化曲线
典型例题 2 (2023·广西中考)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 、
、 粉末,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 稀盐酸,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反应图像错误的是( ) 。
A&1& B&2& C&3& D&4&
【解析】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 、 、 粉末,同时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相同的 稀盐酸,由 、
、 可知,等质
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消耗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故对应溶液增加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因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故镁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最大,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最短,铝次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铁。
【答案】D
思维点拨
金属与酸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规律如下:
(1)横坐标为反应时间:
反应情况 图像 分析
足量的金 属与等量 的酸反应 金属足量,酸不足时,生成氢气的
质量由酸的量来决定,即生成氢气
的质量相等,但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反应速率更大
反应情况 图像 分析
等质量的 金属与足 量的酸反 应 等质量的 、 、 与足量的酸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
顺序为 、 、 ,生成氢气越
多,消耗的酸也越多;反应速率
(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 、 、
续表
(2)横坐标为质量:
类型 图像 分析
横坐标 为金属 的质量 阶段:酸过量,产生氢气的质
量由金属决定。对于 、 、 三
种金属,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时,金属
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消耗金属的质
量越少;若 存在,则消耗 的质量
最少。 之后:金属过量,酸完全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消耗金
属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 、
类型 图像 分析
横坐标 为酸的 质量 当 (酸) 时,四种金属与酸反
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最终四种金
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 、 、 、 注意:通
过该曲线不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续表
针对训练
1.现有等质量的 、 两种金属,将其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
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已知 、
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D
图4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
B.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 、
C.消耗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 、
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2.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A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 3 物质质量变化曲线
典型例题 3 (2022·广西柳州中考)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
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点对应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对应溶液的 。
点对应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⑤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 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图5
图5
【解析】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
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待硫酸完全反应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沉淀和硫酸钠。 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有剩余,故
溶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铜和硫酸钠三种溶质;
点时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点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
点时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 点对应溶液的 ;
点时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有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质;⑤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 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在不断增大,
则 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小。
【答案】C
思维点拨
这类题的变化曲线比较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做题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质的量,认真分析曲线的变化,明确曲线各部分的含义,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变化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反应情况 图像 分析
反应物有 剩余 开始不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
质量在不断减小,最后不为0
反应情况 图像 分析
完全反应 开始不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
质量在不断减小,最后为0
续表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反应情况 图像 分析
生成物质量 的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
后,生成物的质量将不再发生变化
反应情况 图像 分析
混合溶液中 反应生成气 体或沉淀的 质量变化 向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应
遵循优先反应原理,即优先发生中和反应,
再发生其他反应,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没有
不溶于酸的沉淀,酸与盐、碱与盐反应有气
体或沉淀生成
有催化剂时 生成物质量 的变化 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
应的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
续表
针对训练
1.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
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图6
图6
A.向 点对应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
变红
B. 点对应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 段(不含 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23·广西钦州一模)向一定质量的硫酸、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先后
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7
A. 点对应溶液的 为7
B.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钡
C. 段只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镁的反应
D.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
图7
【解析】向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镁中先
后滴加氢氧化钡和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
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后
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
沉淀。从题图可知, 段加入的氢氧化钡
过量,沉淀不再增加。滴加盐酸时,盐酸
先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再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
镁和水。图中 点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硫酸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只
有水, ; 点时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且氢氧化钡还有剩余,此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和氯化钡; 段只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镁的反应;由题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设硫酸镁的质量为
【答案】B
图7
因此,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 。
中考化学坐标曲线题
备考练习
达标练
1.(2023·四川眉山中考)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传感器探究 稀溶液与
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和 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
图1
图1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和
C. 时,加入 滴紫色石蕊溶
液,溶液变蓝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 稀
溶液中

2.(2023·江西中考)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烧
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
C
A &5& B &6& C D
3.(2023·湖南常德中考)向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
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D
图2
A. 段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点处溶液的
D. 段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4.(2023·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
D
A.室温下将等量的NaOH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等量的水中
B.加热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C.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钉
提分练
5.(2023·河北中考)向盛有 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
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
C
图3
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B. 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 的过程中,溶液的 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
6.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铝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
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图4
A.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图4右侧图像能反映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图4
7.(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
化关系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5
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 溶液时,恰好完全
反应
C.加入 溶液时,所得溶液
中的阴离子为
D. 溶液由 递增到 ,所
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图5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加入的 溶液的质量大于 时, 不再增加,说明当 溶液为 时,恰好完全反应;当加入的 溶液的质量为 时, 过量,所得溶液是 和 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为 、
【答案】C
; 溶液由 递增到 ,稀盐酸的质量逐渐减少,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8.(2022年玉林,能力提升)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A.图像①: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
断滴入水
B.图像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C.图像③:向一定量的硫酸钠和盐酸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
D.图像④:向相同质量的 、 、
三种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
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D
冲刺练
图6
9.(2023·四川眉山中考)将一块已生
锈的铁片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氢气
质量与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
(假设铁片除含有 外不含其他杂
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稀盐
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浓盐酸
B.刚开始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加入 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和
D.
图6
图6
【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开始一段
时间内没有气体生成,此时是铁锈中
的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当加入的
稀盐酸的质量为 时,铁锈中的
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而铁还
未与稀盐酸反应;当加入的稀盐酸质
量大于 时,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与铁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则有:
,即 。
【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