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6 23: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期末学情质量评估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图1 稻谷 图2 猪纹陶体 图3 骨耜
A.人类的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的传说 D.早期国家产生
3.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023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兔年,如果用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书写“兔”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方可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它应出自下列哪一著作( )
A.《韩非子》 B.《论语》 C.《孟子》 D.《道德经》
7.春秋时期,面对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激化和冲突,孔子强调爱人,认为爱父母、爱兄长、爱君上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孔子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仁” C.“兼爱” D.“礼治”
8.“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收集到“大泽乡”“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关键词。据此判断此历史小组研究的历史事件为( )
A.楚汉之争 B.陈胜、吴广起义 C.王莽夺取政权 D.黄巾起义
10.据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
11.如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帝( )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12.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诸葛亮
13.如图所示图书反映的主要历史人物具有坚强信念和开拓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主要贡献是( )
A.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 B.使中国丝绸由海路运到欧洲
C.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D.使西域正式归属了中央政权
14.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中国的新疆地区,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材料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 )
A.原因 B.路线 C.目的 D.意义
15.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16.《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
17.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的一部分,空白处应该填的是( )
A.东汉 B.西晋 C.北魏 D.西魏
18.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君主专制的实行 C.北方政局的稳定 D.江南地区的开发
19.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20.王羲之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以生动多变的线条表达自己的精神意境。下列对其代表作(如图)风格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飘逸自然 B.整齐划一 C.雄浑粗犷 D.大小一致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0分)
材料一:《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当时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商君”为变法而死,但变法为何还会成功?(2分)
(4)综上所述,指出统治者制定和调整制度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秦完成统一后,当时其统治范围为“东至海暨(jì,到)朝鲜,西起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有效管辖这辽阔的国土……汉代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充分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拥有行政权,还拥有财权和兵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僭(jiàn,超越)于天子”,俨然如一个独立王国。——摘编自王云度《秦汉时期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探索》
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图1 图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针对材料所述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4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货币”指的是汉武帝时期所铸造的什么货币?(2分)回想秦始皇时,他曾以秦国的哪一货币作为统一货币?(2分)
(3)材料三中图1反映了秦朝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图2建议的提出者是谁?(2分)
(4)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体现了秦汉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图1 汉代耧车(模型) 图2 翻车
材料二: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手工艺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制盐、造船、造纸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与城市的繁荣。南朝时期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城市。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功能。(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的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4分)
2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之时,是向来被看作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显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从4个“共同”作出了深刻阐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新华网《习近平的民族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并说明原因。(4分)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1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两项改革举措。(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的意义。(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2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质量评估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A 6.D 7.B 8.D 9.B 10.A 11.D 12.C 13.C 14.D 15.C
16.B 17.B 18.D 19.D 20.A
二、非选择题
21.(1)由集体耕作的井田制到租佃制出现。(2分)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
(2)严刑厉法;赏罚分明;公平无私;不畏强权。(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秦孝公的支持;变法措施得当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
(4)适应社会的发展;巩固其统治等。(4分,言之有理即可)
22.(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4分)
(2)五铢钱。(2分)圆形方孔半两钱。(2分)
(3)统一文字。(2分)董仲舒。(2分)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言之有理即可)
23.(1)图1:播种;图2:灌溉。(4分)
(2)三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客观上促进了各地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等。(4分)
(3)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4分)
(4)生产工具的进步;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24.(1)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4分)
(2)政治混乱,文化发展。(2分)汉族的向外迁移(或文明程度高的黄河流域民族向外迁移)。(2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分)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1分)
(4)中华文明是民族交融的结果,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2分,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