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7 16: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号
学法指导
1、学材准备:课本页、导学案、地图册、双色笔
2、学习流程
环节 学习方法
导入+解读目标 3分钟 根据课程标准,明确学习内容,尝试通过知识线索,理解本节课主线知识。
读学 15分钟 1.读学勾画:仔细阅读课文部分,根据【学习成果记录】的问题提示进行勾画、标注,严禁整段勾画,会的问题在后面的()画√;不会或不清楚的在()内画ⅹ 2.读学疑难:将不会或不清楚的勾画序号写于前板 3、组内互学:组内互相检查勾画知识点是否到位,对于一些名词尝试性的进行互相解答和讨论。
课文解读 1、小组内尝试互相解答课文内一些名词知识点。 2、对一些专有知识名词进行解释,逐字翻译。
研展 5+8分钟 1.研学:仔细阅读研展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小组研学。 2.展示:语言流畅、表述准确,有一定板书展示。
重难点15分钟 通过史料论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角度解答重难点。 针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白话讲解。
知识梳理和思考 对本节课问题进行梳理、整理基本史实并尝试记忆。 思考本节课重难点,理解其中含义。
巩固练习8分钟 当堂巩固:选择题---必做,问答题---选做。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概况,理解其原因和影响。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提升目标:1、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概况,理解其特点和影响。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成果记录
仔细阅读课文部分,根据问题提示进行勾画、标注,严禁整段勾画,会的问题在后面的()画√;不会或不清楚的在()内画ⅹ
读学 积累 课文部分 知识点问题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了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背景和表现。 了解民族自决原则。 回忆五四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促进作用。 知道《埃维昂协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了解印度现代文化。 知道儒家文化和新加坡现代化东方文化。 了解埃及二战后的文化情况。
名词解释
1、印度支那:印度支那联邦即法属印度支那(法语:L'Indochine fran aise;越南语: ng D ng thu c Pháp;字喃:东洋属法)是法兰西殖民地在东南亚的一部分,实行联邦制,其组成包括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兼领从中国清朝手上获得的广州湾(今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租界,首府位于河内。
2、民族自决原则
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民族自决的概念,初倡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但当时并不具备国际法的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颁布的《和平法令》谴责帝国主义大国强制合并弱小国家,宣布破坏自决权的行为为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联合国宪章》规定:“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将其作为联合国的宗旨之一。
3、《埃维昂协议》
《埃维昂协议》又称《阿法协议》,即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由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7月,阿尔及利亚进行公民自决投票后宣布正式独立,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0多年的殖民统治。
研展任务
四、基础知识补充(书上缺失的重点内容):
1、一战后欧洲政治版图变化的原因:
(1)同盟国战败,德国、奥匈帝国等不同程度上遭到战胜的协约国瓜分。(2)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皇专制统治结束,苏俄陷入内战,芬兰和波兰乘机复国。(3)东欧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西亚和北非政治版图的变化说明的问题
(1)这次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是建立在宰割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家的基础之上的,维护了英法等国在欧洲的霸权。
(2)一些民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民族自决原则。
(3)苏俄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使欧洲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主要是在奥向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废墟上建立的国家。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目的: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2)内容:第一阶段,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柜绝纳税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进行“食盐进军”。
第三阶段,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3)显著特点
①资产阶级领导的非暴力运动与人民群众自发的暴力反英斗争交织在一起。
②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及反殖民斗争的两面性。③由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重视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政治斗争,使印度民族民主运动有了新的面貌。
3、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出现的原因
(1)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传播到东欧、西亚和北非各地。
(2)十月革命的影响。
(3)原来统治这些地区的帝国遭到大战的沉重打击。
(4)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协约国通过对战败的同盟国进行制载,重新划分欧洲国家版图。
(5)西亚、北非地区自身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4、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同亚洲、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相比,非洲独立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几十年中就摧垮了殖民主义者经营了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
(2)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3)取得独立的斗争方式多样,有群众性的政治运动,也有通过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
5、理解印度现代文化的多样化特征
(1)在现代国家的框架内,现代化的制度与传统的行为符号混合在一起,导致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效互动。
(2)采纳了英国的议会民主制模式(如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负责)和美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征(如联邦制、权力分立)。
(3)实行政教分离。
(4)印度文化没有很强的扩张性,但也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6、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
(1)新加坡选择儒家文化与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因
1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移民国家,华人大量移入新加坡,也随之带去了儒家文化与价值观念及生活习俗。
2儒家文化不仅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3新加坡独立之初面临的形势:种族矛盾、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社会局势动荡;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④新加坡政府为摆脱困境,选择儒家文化与儒家思想作为谋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2)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发挥的作用
①新加坡政府倡导和谐、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推动了种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实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2根据儒家的民本思想,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现代化的成功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3根据儒家的贤政、仁政、德政思想,新加坡奉行精英主义,实行精英治国,坚决推行廉政建设,为其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倡导儒家勤奋、节俭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机制,为新加坡现代化的成功提供了有效的社会保障。
7、现代埃及文化的特点
(1)伊斯兰文化成为主流,并且受传统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很深。
(2)吸收了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埃及反殖民文化成果。
整理内化: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和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