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7 16:3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习目标】
1.梳理古代、近现代中外学校教育发展的史实,解释学校教育与社会变动的关系。
2.利用多样化的史料,实证书籍出现与生产的相关史实,解释印刷书诞生的历史意义。
3.概述图书馆、博物馆的成长历程,认识其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四大文化载体的发展历程;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难点:文化传承的意义;唤醒学生文化传承的自觉
【预习安排】
完成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
知识点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1)官学
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 ,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 官学。
(2)私学
①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其他诸子的思想也各有特色。
②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 、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 书院最为著名。
(3)作用
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西方大学教育
(1)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 的基础。
(2)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 ”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 结合在一起。
②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 与商业化,使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3.近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1)近代中国学校教育
① 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 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 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② 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2)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①教育政策
a.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b.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 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c.后来,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e.“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f.“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g.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h.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 ”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②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成果
a.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b.着眼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群体学习和深造的愿望与需求,学前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4.影响
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展示1
1.阅读教材P78“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知识点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出现
(1)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约在公元前30世纪, 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 ,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2.书籍的普及
(1)条件:有赖于造纸业的发展以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时间 概况 作用
公元前2世纪 中国已出现用 制成的纸 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05年 东汉蔡伦则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 ”
唐朝 已有雕版印刷品 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北宋 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
约15世纪中叶 德国人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 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2)印刷书的诞生
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 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展示2
2.阅读教材P79“思考点”: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
知识点三·图书馆的成长
1.功能:图书馆担负保存 典籍的职责,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服务公众。
2.沿革
(1)西方
①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这里收藏有约25000块 文书,几乎囊括了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
②在西方文明演进过程中,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 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也随之兴起。
③19世纪下半叶,在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 。
(2)中国
①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的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 ,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②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的职能开始体现。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知识点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外国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 城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1683年, 大学建立的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看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2.中国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晚清时期
名称 概况
自然历史博物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 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 1905年 在江苏南通建立,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2)民国以后
时间 概况
国立历史博物馆 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 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国立中央博物馆 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由于战争的影响,到1948年4月第一期工程及附属工程才竣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 ”
故宫博物院 ①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成立于 年10月10日,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国家调拨、向社会征集以及接受私人捐赠等方式,故宫博物院在旧藏珍宝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59年7月建成,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 ①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②该馆现有140万余件藏品,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 最大的博物馆
(3)作用
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共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3.博物馆的职能
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同时,博物馆也是进行 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合作探究】
主题一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一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进士已经成为宋代文官的主体。读书应试、追求科举功名已经成为唐宋以来大多数古代读书人自发的行动。经历唐末五代的长期战乱,赵宋朝廷更无力、亦无心发展官学。官学不仅无法从数量上满足求学者的需要,而且宋代官学实际上并未很好地履行其教育职能。北宋的最高统治者认识到了书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朝廷面临的士无求学之所的尴尬局面,于是通过赐书、赐额等方式,将其纳入到官方的监管之下。可以说从宋代开始,书院自身已经进行了调整,即从单纯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办学模式向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和为科举服务并行的办学模式转变。
——摘编自李兵、李文艺《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科举化原因的思考》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设置比较
中国古代的书院 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
课程内容 四书、五经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史学著作诗词百家之学的实用技术 神学、法学、医学文法、文学、历史学修辞学、辩证法算学、几何学地理学、天文学音乐
——据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和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整理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科举化的原因,并说明宋代书院教育的社会作用。
(2)根据史料二,指出中国古代书院课程与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的不同特点,并分别说明两者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课堂小结】
1.新中国成立前教育发展的历史
(1)五帝时代:已有学校,名字叫“成均”,这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2)夏、商、西周时期:学校的基本形式奴隶制官学,此时教育活动常常和政治活动混在一起。
(3)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出现并快速发展。
(4)秦汉时期:秦朝没有建立正式的学校,汉武帝开创太学,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的高等学校。
(5)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时兴时废,变幻无常。教育的延续主要靠私学、家学。
(6)隋唐五代时期:学校教育异常兴盛,教育行政机关也逐渐形成系统,较前代进步。
(7)宋元明时期:宋朝的教育制度可以分为科举、官学、私学和书院四部分,国子监为朝廷教育管理机关。元朝有国学、地方乡学、书院、社学。明朝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军事学校)。
(8)清朝时期:在学制方面,清朝国学基本沿袭明朝旧制,中央官学包括国子监、宗学和觉罗学、八旗旗学和算学、俄罗斯文馆等。地方官学包括府学、州学、县学、卫学等。
(9)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建立京师大学堂,为新式学校的开始。
(10)进入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场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继建立。
2.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书院教育
(1)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民间办学;官学衰落;佛教传播的影响;理学兴起与传播;宋代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印刷术的进步;重文轻武政策等。
(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
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一些实用学问,书院经费来源多元;学生的前途主要是参加科举考试;培养适应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3.全面认识我国文化传承中的各种载体
(1)文字。自从秦朝书同文以后,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虽书写方式有变化但是字形基本没改变,使我们看古代典籍毫无障碍,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2)语言。各朝代语言类型虽然有所不同,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新中国普通话的推广使语言交流更加方便,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服饰。服饰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4)书籍。书籍在传承文化方面,只要文字语言不断,就能发挥功效。
(5)建筑。建筑也是区别不同文化的典型特征。我们从存在的历史古建筑中能够直观地品味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看到辉煌灿烂的文化。现代博物馆、博物院等同样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6)宗教。佛教对中国影响深远,然而在文化传承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儒家学说和作为国教的道教。
(7)教育。中国文化自古重视教育,尤其是科举制度施行以来,教育成了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渠道。
(8)活动。重大文化活动是凝聚民心,提升国家荣誉感最有效的方式。春节、端午、重阳、元宵、中秋等节日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
【思维导图】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近代大学教育发展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B.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
C.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精英化 D.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2.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3.春秋末期,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形成了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这(  )
A.反映了私学逐渐取代了官学 B.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
C.促使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 D.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
4.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舆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明朝时期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 (  )
A.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
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
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资源
【书面作业】 完成学案及《师说》相关内容
【课后反思】
答案
课堂展示
1.
(1)北大是一所做高深学问研究的高等学府。
(2)怀揣做官梦想等目的的人,可以去北京其他学校,不必来到大学。
(3)来大学的人必须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为求学而来。学习法律,不能为了做官;学习商业,不能为了发财致富。
2.
(1)中国最早的书籍,是约在公元前5世纪出现的简策,后来又出现“帛书”。
(2)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
(3)德国人谷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
(4)从上述印刷书的出现过程来看,1 000多年来,“书”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直到15世纪中叶,谷登堡结束了这个历史。
商业,不能为了发财致富。
合作探究
(1)原因:宋代经济及科举制度的发展;政府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读书应举风气形成;官学教育功能的缺失;官方书院政策的诱导;书院自身的调适。作用: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应试的需要;弥补了官办教育的不足(弥补了官办教育重知识不重道德培养的不足);提高了大众素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2)特点:中国古代书院课程内容以儒学为主;偏重道德伦理;培养适应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内容多样(或课程设置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神学等内容);注重实用性(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追求科学理性(或注重对真理和科学的探求)。原因:中国: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的影响;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强化;适应科举制选拔人才的要求。欧洲: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宗教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达标检测
1.【答案】C【解析】近代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C说法错误,故选C。
2.【答案】A【解析】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增加,并扫除了大量文盲,说明新中国重视文化教育,注意增强文化软实力,故选A项;题干重在强调文盲率的下降,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排除C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不是发展文化教育,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据所学百家争鸣的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春秋末期士阶层的崛起,这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故选B项;材料仅提及“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但并未提及官学的衰落,无法反映私学是否逐渐取代了官学,排除A项;据材料“不拥有政治权力”可知,士阶层的崛起并不会直接引起血缘纽带关系的变化,“大大淡化”更是无从体现,排除C项;士阶层的兴起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坤舆万国全图》中,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的传播必然会冲击传统的华夏中心观,故B项正确。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材料体现不出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排除A项;印刷术的进步完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明末启蒙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