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7 21: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 年学考第一次模拟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4.3)
本试题共 6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 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 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 · 运用(16 分)
为弘扬长江文化,济南市某一中学组织同学们开展“江天万里——走近长江”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部分:史地社团负责“文明传承绵延长”展板。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 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 …” 一曲【甲】长江之歌【甲】,唱出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依恋。发源于青藏高 原的长江,接纳百川,汇聚千流,穿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经吴越,茫茫九脉,浩荡东流,奔腾入海。滔滔江水, 滋养了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也孕育了深厚的长江文化。千百年来,烟雨朦胧的水乡泽国,更是催生出一个诗意的 文化符号“ 江南” 。万里长江横贯东西,支流辐辏,港埠星罗,物畅其流。长江,以其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并(xù) 的胸怀,成就了长江文明的赓续与发展。
1. 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以及【甲】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请 你帮他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 .“脉”在文中的意思是“像血管一样连贯而成系统的东西” ,应读为“mài”。
B .“兼收并(xù) 中的“xù”在此处意思是“储藏,容纳” ,应写为“ 蓄”。
C .【甲】处应填书名号,标示歌曲的名称。
D .“赓”在文中的意思是“连续,继续” ,应读为“ gèng”。
2. 同学们在《新华字典》中查到“罗” 的义项有:①捕鸟的网;②散布,陈列;③搜集;④姓氏。根据文段内容及字
典释义,你认为“港埠星罗”在这里的意思是( )(3 分)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第二部分:文学社团负责“千年文脉润古今”展板。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博大浩瀚的长江文化,源于数千年的厚重积淀。以长江水系为脉,各民族文化跨越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交流、 融合,形成了绵延不绝、辉煌宏大的长江文明。千百年来,江水流出了河姆渡、良渚等新石器文化,也淌出了阳刚 之巴蜀、浪漫之荆楚、婉约之吴越,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她奔涌着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 日还” 的轻快欣喜,承载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家国情怀,激扬着苏轼“ 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英雄豪气 … … 长江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 标志性象征。
3. 同学们对展板上的两幅书法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两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第一幅笔力遒劲,古意盎然,让人感受到范仲淹与古仁人相同的忧乐观。
B .第一幅笔法厚重,庄严大气,让人感受到范仲淹的博大胸襟和高远志向。
C .第二幅笔画平直,端正工稳,让人感受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和济世情怀。
D .第二幅字体挺拔,潇洒飘逸,让人感受到范仲淹心忧天下的赤子之心和人生境界。
4.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于 2022 年年初正式启动。江苏省(图 1)的名胜古迹丰富(如南京的秦淮河、镇江的北 固山等),文化名人众多。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一位可以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名片?联系其经历或作
品,.说明理由。(4 分)
A .杜牧 B .辛弃疾 C.李白 D.杜甫
我选择:
理由是: 。 5. 为保护长江流域你将参加演讲比赛,请你拟定一份演讲稿。(不少于 30 字)(3 分)
二.(36 分)
(一)课内外文言比较阅读(21 分)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 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 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孔明千载人① , 其操心制行② , 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敌人畏之。玄德临终云: “ 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
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
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③钟会:魏国将领。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 远佞。
B. 甲文的写作特点是以议论为主,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同时运用了大量较为整齐 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被视为表的代表作。
C. 甲文文章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
D.诸葛亮北伐曹魏,深入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又“六出祁山”。
7.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广故数言欲亡
B.今南方已定 转转不已
C.亦举国听之而不疑 则有去国怀乡
D.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 .下列关于【甲】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 陛下”指刘禅。
B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被人格的肯定。 C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D .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 ,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9. 【乙】文中画框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B.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C.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D.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6 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君信之,士大夫仰之,敌人畏之。
11. 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 分)
(二)诗歌鉴赏(7 分)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鲍照南北朝诗人。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B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13 .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4 分)
(三)根据原文默写
14.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8 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 自然界的云烟,乡村中的炊烟,战场上的硝烟 … … 常常牵动着文人的思绪。你也一定积累了不少含有“烟”字 的古诗文,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你选择的是“ , ” 。(本试卷出现的句子除外)
(6)我们遇到困难,以为没有出路,但如果坚持前行,常常会豁然开朗。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 , ”就形象地阐明了这一道理。
三.15. 班级准备开展以“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 任务。(7 分)
(1)赏析选文,体会特点。(4 分)
内容呈现 问题探究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 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 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 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 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 红区农民有朝一 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 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 A.结合“ 内容呈现” 中画线的 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 .结合“ 内容呈现” 的第① 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 态度。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 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 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3 分)
四.(31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8 题。(共 12 分)
【材料一】 眼下,直播带货迅速升温,爆发性极强。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 流。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
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带 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 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 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 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 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于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 也来自于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 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 “好酒也怕巷子深” ,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 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 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 长效运行体 系的农村电商 2.0 版本的进程。
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 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 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 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 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
【材料二】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 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 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 户下一次会不会“ 买它” 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 口碑经济”“信任经济” ,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 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 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 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 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 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 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 4338 亿元。有机构预 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2020 年直播电商规模或将超过 9000 亿元。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 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 带来诸多问题后, 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 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 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
“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 、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就能为我们的消费 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
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还能满足用 户精神层面的渴求。
B.直播经济是“ 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 买它” 的关 键因素。
C .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 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 势的有效渠道。
D .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人们越来越重 视其可持续发展。
17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经济的路将会 越走越宽。
B .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难以安心、 放心。
C .材料一引用熟语“好酒也怕巷子深” ,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
D .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有可能危及 直播经济的发展。
18 .有人认为,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不同。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2 题。(共 19 分)
爱流汐涨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头,便忙忙跑到屋里叫 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屋里坐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的心负了无量的愁闷。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那么光明,可是他对 于月亮的情绪就大不如去年了。当孩子进来叫他的时候,他就起来,勉强回答说:“ 宝璜,今晚上不必拜月,我们 到院里对着月光吃些果品,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
孩子一听见要出去看热闹,更喜得了不得。他说:“ 为什么今晚上不拈香呢?记得从前是妈妈点给我的。”
父亲没有回答他。但孩子的话很多,问得父亲越发伤心了。他对着孩子不甚说话。只有向月不歇地叹息。
“爸爸今晚上不舒服么? 为何气喘得那么厉害?
父亲说:“是,我今晚上病了。你不是要出去看热闹么? 可以教素云姐带你去,我不能去了。”
素云是一个年长的丫头。主人的心思、性情,她本十分明白,所以家里无论大小事几乎是她一人主持。她带宝 璜出门,到河边看看船上和岸上各样的灯色,就告诉孩子说:“你爹爹今晚不舒服了,我们得早一点回去才是。”
孩子说:“爹爹白天还好好地,为何晚上就害起病来?
“唉,你记不得后天是妈妈的百日吗?
“什么是妈妈的百日?
“妈妈死掉,到后天是一百天的工夫。”
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 的深层意思。素云只得说:“夜深了,咱们回家去罢。”
素云和孩子回来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见他们回来,就说:“你们回来了。”她跑到床前回答说:“二爷, 我们回来了,晚上大哥儿可以和我同睡,我招呼他,好不好?
父亲说:“ 不必。你还是睡你的罢。你把他安置好,就可以去歇息,这里没有什么事。”
这个七岁的孩子就睡在离父亲不远的一张小床上。外头的鼓乐声和树梢的月影,把孩子纠缠得不能睡觉。在睡 眠的时候,父亲本有命令,不许说话,所以孩子只得默听着,不敢发出什么声音。
乐声远了,在近处的杂响中,最刺激孩子的,就是从父亲那里发出来的啜泣声。在孩子的思想里,大人是不会 哭的,所以他很诧异地问:“爹爹,你怕黑么? 大猫要来咬你么?你哭什么? ”他说着就要起来,因为他也怕大猫。
父亲阻止他,说:“爹爹今晚上不舒服,没有别的事,不许起来。”
“咦,爹爹明明哭了!我每哭的时候,爹爹说我的声音像河里水声潲潲地响,现在爹爹的声音也和那个一样。 呀,爹爹,别哭了,爹爹一哭,教宝璜怎能睡觉呢?
孩子越说越多,弄得父亲的心绪更乱。他不能用什么话来对付孩子,只说:“璜儿,我不是说过,在睡觉时不 许说话么?你再说时,爹爹就不疼你了。好好地睡罢。”
孩子只复说了一句:“爹爹要哭,教人怎样睡得着呢? ” 以后他就静默了。
这晚上的催眠歌,就是父亲的抽噎声。不久,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屋里只有些杂响伴着父亲发 出哀音。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3 分)
A.孩子等着父亲燃香拜月,而父亲不愿点香,只答应孩子“对着月光吃些果品” ,主要是因为从前一直是妻子点香, 父亲不忍再睹物伤情。
B.父亲叮嘱儿子“ … … 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这句话里,“别人”二字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孤寂和痛苦。 C.素云觉得孩子太小,肯定无法理解大人的心情,所以故作托辞“你爹爹今晚不舒服了” ,说服孩子早点回家。
D.父亲拒绝素云的好意,把孩子安置在自己房内过夜,是因为内心哀恸难以排遣,借儿子转移自己对亡妻的哀伤。 20. 请分析文章划线句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头, 便忙忙跑到屋里叫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4 分)
21. 文中儿子宝璜有什么性格特点?这一形象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 分)
22.文章在杂响与父亲发出的哀音中结束。你怎样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哭?如此结尾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 分)
五.(60 分)
23.按要求写作文。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两段语段
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 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
——2013 年 4 月 2 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成功是结果导向,是外在的社会考量;而成长注重过程,是内在的生命指标。大学是是 决定我们生命底色和终身习惯的最后一段时间,我们以成长的名义相聚在一起,年少的我们
都渴望成功,但是没有成长,就谈不上成功。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讲座
阅读玩两条语段后你有何感悟?请结合两条语段内容及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勿跑题
②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