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08: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泸州市第35届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加
B.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
C.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2.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处处可见,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推讲台,未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打针的时候,是利用了大气压把药液注射到身体内
C.筷子夹菜的位置必须做得光滑一些,减少摩擦力的影响
D.篮球击中篮筐后改变运动方向,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下列操作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覆杯实验
B.注射药水
C.吸饮料
D.马德堡半球实验
4.下列各实例中,主要属于应用密度知识的是(  )
A.高原地区煮食物时使用高压锅 B.包装盒中防震填充物采用泡沫塑料
C.中医传统的治疗器械—拔火罐 D.拦河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5.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则当地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大
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6.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工具或装置,其使用状态下利用大气压的是(  )
A.铅垂线 B.卫生间地漏
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D.三峡船闸
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茶壶的壶身与壶嘴构成连通器
B.按住气孔,因受大气压作用,水容易从壶嘴流出
C.茶壶的重力和茶壶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图所示两个使用吸盘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所挂钩码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一半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9.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B.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10.下列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水的沸点高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
C.平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水的沸点高
D.平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
二、填空题
11.首次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cm的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
12.著名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首先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实验时,玻璃管中水银柱高 mm,若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 ;若移到高山上测量时,水银柱的高度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如图所示,2008年5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人和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气压 (选填“高”或“低”)的困难.
14.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 ,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 .
15.如图我国开展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针筒利用 吸取药液,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 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16.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 。
17.如图为某款“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在 的作用下,牢牢吸在竖直玻璃上。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0cm2,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7.5×104Pa,则吸盘此时对玻璃的压力为 N。
18.如A、B、C、D图所示,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用水眼做托里拆利实验,
(1)此时此地的大气值正确的值是 Pa(ρ水银=13.6×10kg/m,g取10N/kg)
(2)下列操作能使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发生改变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管口未离开水眼面)
C.将玻璃管换成更粗或更细的
D.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将该实验移到高山上顶去做
(3)如图E所示,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玻璃管中的水银柱 (选填“上升”或“下降”)
19.小明手拿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乘电梯由11楼下至1楼,气压计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判断依据是: .
20.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倒置瓶口,用冷水浇瓶底(如图),瓶内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再次沸腾。
三、综合题
21.某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数值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在海拔高度3000m以下,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式是 .
某同学在该地区旅游时,到达了4500米高度,他用中的关系式计算出了该地气压值为 由于该关系式只适用于海拔3000m以下,该计算值与当地实际气压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那么你认为造成该偏差的原因是 .
22.如图是装有盐水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海拔高度4718m的位置,表1是海拔高度与大气压的关系,已知盐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表1:
海拔高度/km 0 1 2 3 4 5
大气压/kPa 101 90 80 70 62 54
(1)结合表格信息,该位置的气压可能是 ;
A.85kPa
B.55kPa
C.45kPa
(2)计算出A点的盐水压强;
(3)在图中倒入水至容器口,此时该容器中混合液体与之前盐水相比较,混合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盐水的密度,混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3.如图甲,容积为0.5m3、高lm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求(ρ水=1.0×103kg/m3,g=10N/kg大气压约为1.0×105Pa)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如图乙所示,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
①小孔面积为1×10-4m2,求小孔处受到的大气压力.
②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C
6.C
7.A
8.D
9.B
10.B
11. 马德堡半球实验 76
12. 760 不变 变小
13. 大气压 低
14. 减小 增大
15. 大气压 增大
16. 气压计 1.0×105Pa
17. 大气压 不变 900
18. 9.928×10Pa D 下降
19. 下降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0. 液化 会
21. 偏小 大气密压随高度的增加不是均匀减小的
22. B 4120Pa 小于 大于
23.(1)500kg;(2)104Pa;(3)①10N;②外面的大气压力大于里面液体产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