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08:5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A.铜块所受的重力
B.铜块所受浮力
C.铜块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
D.以上所述均不正确
2.漳州的“马洲大桥”在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匀速吊入江水中,在沉入过程中,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构件的密度为1.5×103kg/m3
B.构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104N
C.钢绳拉力F2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图线
D.当h=3m,构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104N
3.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直到圆柱体的底部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设烧杯底面积为1dm2),图中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着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柱体的体积为
B.圆柱体的密度为
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圆柱体浸没到水中所受的重力依然为12N
4.如图是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烧杯、水、重物及细线完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最合理的顺序是甲、乙、丙、丁
B.重物受到的浮力可表示为F2﹣F1
C.溢水杯中装满水的目的是使重物排开的水多于排出到烧杯中的水
D.若F1﹣F2=F3﹣F4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5.伟大的物理学家们是整个人类的财富,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帕斯卡热爱数学和物理,在物理学上,压强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C.阿基米德发现了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D.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容器中装有相同高度的水,若将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三个容器中,水不溢出,静止后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密度为0.9g/cm3的均匀圆柱体,和高为10cm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C,其内装有6cm深的水。沿着竖直方向从正中将圆柱体切割为A、B两部分,再将B竖直放入容器C中,静止时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且p1︰p2=1︰8,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B放入容器C中后,C中水面上升2cm
②容器C的底面积为250cm2
③若将A也放入容器C中,A、B受到的总浮力为9N
④若将A也放入容器C中,C对桌面的压强为1050Pa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
9.一个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袋口扎紧后挂在弹簧秤下,读数是9N,若使塑料袋体积的三分之二浸在水中称,弹簧秤的读数接近于(  )
A.0N B.3N C.6N D.9N
10.2012年5月9日,中国首座深水钻机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钻成功,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巨大的金属钻头从没入海水到接触海底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
A.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B.浮力更大,压强不变
C.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二、填空题
11.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个规律被称为 原理。
12.如图所示,将三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乙、丙两小球所受浮力关系为F乙 F丙。(选填“>”、“<”或“=”)
13.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14.有一潜水员在水下5m处受到的浮力 (大于/等于/小于)他在水下10m处受到的浮力。
15.如图所示是利用起重机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吊臂前端由滑轮组组成,动滑轮总重300kg,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质量为,体积为0.8m3的物体G匀速提起,滑轮组上钢丝绳拉力F的功率为3kW.则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上表面离开水面前起重机上绳子的拉力F为 N;物体上表面离开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g取10N/kg,ρ水=)
16.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悬挂一个小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kg。用细线吊起一个质量为0.54kg的铝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水未溢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17.小明利用图中的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步骤 中有错误(选填“a”、“b”、“c”、“d”或“e”)。纠正错误操作之后,分析所测得的物理量,发现浮力大小F浮与排开液体重力G排液的关系是 ,用下图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可表示为G物-F (用图中测量的字母表示)。
18.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当年“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前就已经发现了前方冰山而紧急改变航向,但由于船身具有巨大的 ,船体难以大幅度改变航向,船身一侧还是与冰山发生了撞击,结果被撞出了大洞,船内进水,船受到的总重力增加,当总重力 浮力时,船在水中下沉(选填“大于”、(d)“等于”或“小于”).
19.将重力为3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12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若它在水中静止不动,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6N,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当它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增加时,它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如图,将重8牛的物块A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若细线对物块A的拉力为2牛,则物块A所受的浮力为 牛,方向 ;随着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21.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像。
①由图像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N;
②观察图像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像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g=10N/kg)
22.①如图1,用10N的水平力把重2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则墙受到的压力是 N.
②标准大气压下(约为1×105 Pa),在水下2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 Pa.(g=10N/kg)
③重为50N的物体,经过2秒,竖直下落了20米,则这段时间内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④一辆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若轿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用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为 N
⑤排水量为100吨的货船在水中航行,现装有10吨货物,当它满载时浮力为 N.(g取10N/kg)
23.请比较以下浮力的大小。
(1)同样重的两个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2)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3)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B
6.C
7.A
8.B
9.B
10.C
11. 等于 阿基米德
12. 甲 =
13. 、
14.等于
15. 8000 5000 80%
16.52
17. c F浮=G排液 =G总-G桶
18. 惯性 大于
19. 12 18 不变
20. 6 竖直向上 不变
21. 9 减小 不变 无关 6 900
22. 10 2×105 500 1600 106
23.(1) 甲受到的浮力大;(2)铝块受到的浮力大;(3)铝块受到的浮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