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解剖”原子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3“解剖”原子同步练习(含答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08: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3“解剖”原子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B.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其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居民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
2.关于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C.因为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核、核外电子都不带电
D.原子核的总电荷量与核外电子的总电荷量可以不相等
3.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关于物质微观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 D.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5.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安培发现了同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A.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原子
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由带正电的电子和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
8.下列粒子按照尺度的数量级来排列,尺度最小的是(  )
A.原子 B.夸克 C.质子 D.分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
B.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的存在,证明中子是带负电的粒子
C.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并且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的存在,质子是带正电的粒子
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是时间单位,宇宙由很多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之一
B.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小,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失去电子带负电
C.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有电子在核外运动
D.固体很难被压缩,此时固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二、填空题
11.周末,小美来到扬子公园散步赏花,清风拂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她发现睡莲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 力。在探索微小粒子的过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 ,进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12.近代物理揭示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其内部蕴含有大量的能量,若能使原子核发生核裂变或 ,就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核能.
13.金属容易导电靠的是内部的自由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英国的 ,金属锌原子核带有3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有电荷量 C。
14.从微观世界到无限宇宙,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 是可分的。物理学家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发现日月星辰的旋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建立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15.如图甲所示是锂原子的结构图,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锂原子内有 个质子,电子带 (选填:“正”或“负”) 电荷,原子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模型(图乙),那么图甲中的 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
16.汤姆森发现了 ,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其中 带正电, 不带电.
17.近代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 组成。
18.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 ,从而证明 是可分的,它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19.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构成的。
20.(1)如甲图所示,泡沫块正在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现用吸管沿泡沫上表面吹气,吹气过程中泡沫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乙图所示的是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切面图,该模型称为 。(选填“枣糕模型”或“核式模型”)。

三、综合题
2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该结构带 电;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特别大的中心结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A.道耳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C.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2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选填“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 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请将下列物体按照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 .
23.氢原子的原子核的半径是1.5×10-15m,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的轨道半径是0.53×10-10m.
(1)如果把原子放大,核的半径为0.1mm(尘粒大小),电子离核多远
(2)通过计算,你对原子有什么理解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D
6.B
7.A
8.B
9.D
10.C
11.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引 电子 核式
12. 电子 中子 核聚变
13. 汤姆孙 30 4.8×10-18
14. 原子 牛顿
15. 3 负 原子核
16.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子 中子
17.电子
18. 电子 原子 原子核
19.核外电子
20. 减小 枣糕模型
21. 原子核 正 B C
22. 恒星 宇宙大爆炸 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电子.
23.(1)3.5 m (2)在原子中,原子核只占很小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