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史学家 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强唐弱宋”——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铁骑逼得跳海。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这个看似“不争气”的朝代究竟有何吸引力?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宋朝的印象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相关图片及史料,了解宋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及海外贸易繁荣的基本史实。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理解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
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世界经济史学家 贡德弗兰克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一、农业的发展
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南方农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部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材料四: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湘山野录》
④ 宋代统治者政策的推进。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的建立
根据下列材料探究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食货志》
秧马
《耕获图》
垦田数对比
②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牛转翻车)
①垦田面积扩大(圩田、梯田)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③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粮食作物
农业的发展——表现
真实情境
经济作物
③成就: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广东和福建
江淮、川蜀
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②棉花: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南宋后期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
北宋:广东 福建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除了农作物,还有什么可以反映宋朝农业的发展?
牛耕
翻车
(曹魏马钧)
灌溉
插秧
收获
后续处理
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技术
插秧和收获同时进行,说明什么?
农具·拔秧工具—秧马
宋代《耕获图》
其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稻有早晚,其名品甚繁。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物产》
酒肆林立→粮食充足
酒馆里喝酒的人
二、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
四川蜀锦
南宋棉毯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南京云锦
苏州宋锦
广西壮锦
读图,宋代丝织业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说明了什么?
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一带
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看书,宋代棉纺织业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
南宋后期兴起
船会运往何方呢?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
制瓷业大规模发展,出现了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名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定窑
汝窑
钧窑
哥窑
官窑
宋代瓷器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有瓷窑300多座,青花瓷是珍品,更显清丽娟秀。
宋定窑白釉梅瓶
宋官窑青釉方花盆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宋汝窑莲花式温碗
叶氏哥窑复制哥窑葵瓣口盘
哥窑: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官窑: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定窑:定瓷满泻色无别,梨花逊白梅逊芬
汝窑: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
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制瓷业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
配备了指南针。
开封
广州
泉州
明州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相关史事: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开封
南宋杭州
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清明时节,河水解冻,商船逐渐驶入汴河,沿河两岸人流陡增,商铺也热闹了起来……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表现①: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币……
目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分析
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很大。
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材料三: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唐长安城东西二市市坊分开
北宋东京市坊混杂。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
表现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城市 商贸变化 时间
空间
材料四:
表现③: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货郎图》(局部)
开封、杭州
(最大的商业城市)
不再受限,出现早市和夜市
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②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③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重要商业贸易区。
交子——北宋出现在四川成都,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会子——南宋出现,纸币使用范围更广。
纸币的出现: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材料一:(北宋时)初署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文献通考》
结合材料思考: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是什么?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知识拓展
海外贸易活跃
唐朝的建立
阅读书本,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海外贸易
①地位: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②大商港:广州、泉州
③政府态度:
鼓励海外贸易
④管理机构:市舶司
⑤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作用: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海外贸易
唐朝的建立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 [yǎng jǐ] 依靠别人供给 )东南”
—宋史
结合材料,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唐朝的建立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南宋时,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南方在人口、农业、手工业、海外贸易的发展及税收在全国的比重都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秦汉
隋唐
南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思考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西汉至南宋
南北方户数变化
材料一:
材料二:五代之后, 北方经历靖康之变、宋金对峙, 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 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三: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生长。
材料四: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②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政策倾向:宋代统治者政策鼓励。
唐朝的建立
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
(3)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4)要重视科技进步。
(5)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课堂小结
手工业的兴盛
农业的发展
商业贸易繁荣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1.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的城市是(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2.“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五更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C
D
课堂练习
3.两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瓷都是( )
A.景德镇 B.扬州 C.定州 D.杭州
4.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
A.会子 B.交子 C.银票 D.铜钱
5.两宋政府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盐运使 C.海关 D.布政使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