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 ”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2.Fe(OH)2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 Fe(OH)2白色絮状沉淀,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开止水夹,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B.关闭止水夹,能将B中的溶液压入A中
C.装置A、B中的液体接触后会立刻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D.如果实验中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可能是止水夹关闭过早
3.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对应的是
A.生石灰:CaO B.熟石灰:CaCO3
C.胆矾:CuSO4 H2O D.纯碱: Na2CO3
4.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固体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硫酸铜、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杂质中一定有氯化钾、碳酸钾
B.滤液a中一定含有氯化钾、氯化钠
C.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情况有4种
D.所用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4%
5.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操作1、2均为过滤 B.为提高转化效率,可以将溶液加热至100℃
C.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是CO2 D.“转化”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只有一种溶质NH4Cl
二、选择题
6.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完全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CO2: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C.碳酸氢铵分解:
D.双氧水分解:
9.现有Na2CO3、Fe、Ca(OH)2、H2SO4这四种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几组(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物质分类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单质:水、红磷、液氮 B.氧化物:过氧化氢、氧化镁、氢氧化钙
C.混合物:冰水、碘酒、石油 D.盐:硫酸铜、氯化铵、纯碱
1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aO+2H2O=Ca(OH)2 B.CuSO4+2NaOH=Na2SO4+Cu(OH)2↓
C.2H2O2H2O+O2↑ D.Zn+H2SO4=ZnSO4+H2↑
12.如图是A~E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一步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为CuSO4 B.物质B的俗名为烧碱
C.物质D转化为CO2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物质E是一种单质
13.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 B.氧化铁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14.下列每个选项的部分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容器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C.向盛有氧化钙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烧杯外壁发凉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15.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三、综合应用题
16.工业上以菱铁矿石(FeCO3,含少量SiO2)为原料,通过酸浸、沉铁、焙烧等步骤可制取Fe粉。
(1)酸浸:将菱铁矿石粉碎后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反应时有大量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②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2)沉铁:向“酸浸”过程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升温至60℃,在本溶液中开始分解。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反应过程中有白色沉淀(FeCO3)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沉铁”过程中若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Fe粉的产率下降,原因是 。
(3)焙烧:将“沉铁”过程所得的FeCO3固体洗净烘干后,与炭粉混合后焙烧,充分反应后得Fe粉。
①培烧过程中主要发生3个反应:
Ⅰ、
Ⅱ、
Ⅲ、 。
②焙烧过程中,向FeCO3与炭粉的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CaCO3,Fe粉产率随焙烧时间的变化如图。添加适量CaCO3可提高铁粉产率,原因是 。
(4)所得的Fe粉中常含有少量的单质碳。为了测定Fe粉中碳的质量分数,取10gFe粉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0.11gCO2。求此铁粉中碳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
17.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填字母)。
a.NaOH b.NaHCO3 c.CaCO3 d.Ca(OH)2
(2)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硫酸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把稀硫酸换为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进行该试验,则当滴加mg稀盐酸时,溶液的pH可能处于 (填“a”“b”或“c”)点
(3)如图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Na2CO3)的工艺流程图。
①“侯氏制碱法”中的侯氏指的科学家是 。
②操作a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哪些(写3种) 。
③滤液中除NaCl外,还有其他溶质,请设计实验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④步骤⑤是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和CO2,反应最终得到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杂质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20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5.6g,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18.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进行探究。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检验NaOH是否变质并除去部分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
(3)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 。
(4)KOH是一种比NaOH碱性更强的碱。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 (填元素符号)。
(5)根据“盐酸与NaOH反应所用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只要答案合理就给分)
(6)实验过程中盐酸与NaOH反应所用的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答案:
1.BD
2.BC
3.AD
4.BC
5.BD
6.C
7.C
8.B
9.C
10.D
11.B
12.D
13.D
14.D
15.B
16.(1) CO2 SiO2/二氧化硅
(2) 温度过高会导致(NH4)2CO3分解,FeSO4不能全部转变为FeCO3
(3) , 添加的CaCO3受热分解生成CO2,生成的CO2与炭粉进一步反应生成CO,导致CO的含量增多
(4)设:此铁粉中碳的质量为x
x=0.03g
故:此铁粉中碳的质量为0.03g,故此铁粉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7.(1)b
(2)
c
(3) 侯德榜 漏斗、烧杯、玻璃棒 取适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溶质还有NaOH和Na2CO3
(4)解:生成CO2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
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53%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18. 设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x
解之得:x=5.3g
即样品中Na2CO3的质量是5.3g。 K NaOH被中和后,滴加盐酸,为何没有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NaOH的质量=13.3g-5.3g=8g,设实验过程中盐酸与NaOH反应所用的HCl质量为y
解之得:y=7.3g
实验过程中盐酸与NaOH反应所用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