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化学肥料同步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5化学肥料同步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7 14: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5化学肥料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硫酸铵和硫酸钠固体 分别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观察有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 将固体加水,配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D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着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氯化铵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草木灰混施,会降低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单质:铁粉和碳粉 稀盐酸
B 盐: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C 碱;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酸: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4.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Ba2+、Cl-、、。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 g;
②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Ba2+一定不存在,一定存在
B.一定存在
C.Na+一定不存在
D. Cl-一定不存在
5.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
D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 B.KCl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要足量
C.某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应施用适量的氮肥
D.铁生锈的条件是只与氧气接触
8.如图是碳铵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复合肥料
B.主要含有四种元素
C.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储存和运输时,不宜受潮或曝晒
9.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NH4HCO3
C.(NH4)2 HPO4 D.K2SO4
10.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C.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D.将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可证明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11.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2.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尿素)都属于铵态氮肥
B.金刚石、石墨、都属于单质
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基本营养素
13.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中大多数为纯净物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14.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D.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15.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K2CO3 B.NH4H2PO4 C.CO(NH2)2 D.NaH2PO4
三、综合应用题
16.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请在如图中画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两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是
(3)KNO3是化学肥料中的 肥料,从热的KNO3浓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是 .
17.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因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 食盐水
B 浓H2SO4
C 烧碱溶液
D 石灰水
(2)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
(3)某化学小组利用pH传感器,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该实验,pH曲线可能经过 (填“a”“b”或“c”)。
(4)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有在NaCl、Na2CO3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该反应方程式为 。
②滴加AgNO3溶液后丙中的现象是 。
③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出了NaOH样品中含有NaCl和Na2CO3,请分析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
(5)22.33gBaC12溶液与30g稀H2SO4刚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50g滤液,则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18.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NH4HCO3、NH4Cl、K2SO4、KCl都是常见的化肥。
(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不能提供的营养元素是 。
(2)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b、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c、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e、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可得该肥料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
②实验a~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 (填标号)。
③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已知:)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加热至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为止,待冷却后,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往试管里加入少量 溶液,振荡后观察现象。 若 ,则该肥料的成分是NH4Cl、KCl。
参考答案:
1.AC
2.CD
3.ACD
4.AB
5.AD
6.C
7.B
8.A
9.C
10.B
11.D
12.A
13.B
14.D
15.D
16. 26.5 在该温度下,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复合 降温结晶或冷却
17. D a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不正确;因为加入稀盐酸引入C1-,无法证明NaCl的存在(合理即可) 1.46%
18.(1)P/磷
(2) 氯化铵/ 碳酸氢铵和硫酸钾/ 氯化钾/ C 硝酸银/ 产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