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通过分析作品,解读再现性绘画作品与表现性绘画作品的不同以及他们不同的表现形式,体会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美术作为一门需要创意和实践的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专业的知识和绘画技能,而是带领他们从正确的角度重新认识美术,认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
教学目标
从作者的生活经验、感受、创作激情、艺术技巧及物质材料等方面,发现作品产生的条件,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以思考、讨论、探究等方式,认识和解读作品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情感;
认识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感受作品的创作过程,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产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示范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石刻刀、石料
学生准备:铅笔、稿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导阶段 (3分钟) 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对比董希文《开国大典》学生分组讨论“像”与“不像” ,说一说两者的差别。 教师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请学生思考,美术作品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毛泽东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对比分析影像与油画的不同,思考问题,开拓思路。 通过总结,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内涵。 以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通过赏析七上的作品,唤醒学生的记忆,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作品,常学常新。
深入阶段 (20分钟) 图片展示《血衣》,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介绍作品是根据解放初期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创作而来。 图片展示当时的现实场景 人物分析: 手拿血衣的妇女:手在颤抖,脚已发软,身体扭曲,几乎昏倒,一腔深仇大恨,尽在悲痛欲绝之中。 双目失明的老妈妈:眼眶深陷满腔凄楚,欲哭无泪,当她知道她的前方就是她的仇人的时候,手使劲的伸向了她仇人的方向,另外一只手呢拿着那个拐杖非常有力的使劲的拽着,她太想报仇了。 手拿字据的老农:劳动了一辈子的双手粗大有力,创造了无数财富,但又一贫如洗,反而欠下一身债。 总结:画中每一形象,画家都进行了真实的描绘,都洋溢着作者对主人翁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王式廓曾说:“不论是处理历史题材或现实生活的题材,都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需要对生活或历史的深刻理解作基础。” 再现性美术作品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生活,他是画家反复思考、提炼、加工的智慧结晶,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劳动,总结突出教学重点。 提出问题: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源于生活的吗? 带着问题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赏析作品《格尔尼卡》 同学们观察这幅画,请谈谈最初的印象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介绍作品背景。1937年4月26 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终于以此事件为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 请学生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是如何表现战争场景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作品进一步分析。 牛:动作表情:面无表情、冷漠、龇牙咧嘴。 象征意义:象征法西斯的残暴 与邪恶。 马:被刺伤、仰头嘶鸣,代表了正在受难的西班牙人民。 母亲:仰天痛哭、悲痛欲绝,说明了战争的残酷, 象征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 战士:拿着断剑、倒地、顽强斗争、死不瞑目。战士右手握着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 灯: 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光明、和平、希望,寓意法西斯的罪恶在灯光里暴露无遗。 跳楼的人: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恐惧、无奈。 奔跑的人:痛苦、渴望、希望。 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夸张、变形和想象的表现手法,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毕加索曾说:“绘画不需要理解,而是要人们为之动情。” 引导学生理解再现性绘画与表现性绘画。 欣赏作品《狼牙山五壮士》 《向日葵》《十里蛙声出山泉》等。 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魅力。 总结问题:无论何种绘画都源于生活,而经过艺术处理创造的优秀的艺术形象便是不同于生活原型而高于生活的。 赏析作品,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自己看到的场景,到讲台演绎画中的角色。 了解了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社会革命。再读作品,体会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情感。 通过舞台剧一样的表演方式,上台表演任务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观看作品草图,体会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作者意图,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内涵,与教师一起总结作品。 思考问题。 观察图片,说一说对作品的理解。 聆听作品背景介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分组讨论,说一说画中场景的内容 分小组回答对画中内容的分析,体会人物情感。 聆听教师总结,发现与自己的体会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留待教师总结完成再做讨论。 通过毕加索的话,引导学生理解表现性绘画同样源于生活,他运用更加主观的表达方式来呈现真实,相对于再现性绘画具有更加复杂的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 自学为主,感受美术。 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表述、表演的形式欣赏美术作品,学会从形象、情节、内容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和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根据需要介绍作品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不同的视角认识画家的表现方式。 主动学习,巩固知识。
探究阶段 (20分钟) 除了作者的生活经验、感受、创作激情外,还有那些影响画家创作的因素呢? 总结:艺术技巧及物质材料等方面 学生欣赏作品《向往》《伏虎》《翠玉白菜》。 教师重点解读《伏虎》。 解读“巧色”技艺,把石料、刻刀发给学生,请学生因材施艺,创作一件作品,体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 教师示范: 分析石料的外部特征(适合做风景,动物,人物等),绘制草图 用石刻刀对石料的外部进行雕琢(体现古朴、大气的雕琢风格,注意用刀安全) 部分特征进行修饰 调整完成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就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思考、回答问题。 欣赏作品,体会作品因材施艺的特色。 从石料的外部特征分析,思考与现实事物的联系,创作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学会欣赏他人,弥补自身不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体会艺术创作的劳动价值和意义。
课堂总结 (1分钟)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课后拓展 (1分钟) 赏析梵高作品《吃土豆的人》 查阅资料,了解梵高的身世背景,分析作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体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下节课分享学习体会。 通过课外资源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同时给予知识储备丰富的学生课堂展示的空间。
板书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再现性绘画《血衣》 手拿血衣妇女、地主、老汉、失明老人、残疾青年 表现性绘画《格尔尼卡》 牛、马、母亲、跳楼的人、奔跑的人、战士、痛哭的母亲 教师示范: (一)分析石料,绘制草图 (二)雕刻 (三)部分修饰 (四)调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