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八下地理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同步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版八下地理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同步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09: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2课时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知识梳理
一、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的地表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有黄土土质________、地表缺乏__________、夏季降水集中且________等因素;人为原因有人多地少、________、修路和________等因素。
3.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___________,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___
________,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二、水土保持
4.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方面,已经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一方面,采取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__________________,过度放牧的地方___________。在缓坡地___________、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_____
__________种草、灌木和山杏;在坡脚建___________、护坡等。
基础通关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1~5题。
1.图中阴影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水污染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土地沙漠化严重
2.图示阴影区域主要地表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B.黄土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
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少
D.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沙漠向南迁移
B.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D.人们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地使用土地
5.关于图中阴影区域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错误的是 (  )
A.坡脚建挡土坝、护坡 B.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开荒种田,增加耕地 D.缓坡地修建梯田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成因,科学家曾提出多种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是“__________”。写出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突破
读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7~9题。
7.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阔坦荡 B.黄沙万里
C.千沟万壑 D.雪峰连绵
8.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黄河挟带甲地泥沙在下游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黄河在此处流量减少出现断流
9.为了治理黄河下游的“地上河”问题,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黄河下游加固大堤
B.减少黄河上游放牧的牲畜数量
C.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D.挖黄河下游河道沉积的泥沙
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0题。
10.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反映了“黄土高坡”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1.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图1“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1中的A、B两份水样,更浑浊的是_______,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2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时,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____;乙地表植被_______,水土流失多。
观察比较:图1中水样A与图2中_______(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素养达标
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旅游团自迎薰门步行入平遥古城,登上城墙俯瞰全貌,参观平遥县署、日昇昌票号博物馆,随后来到古城南大街,沿街巷观赏古城风貌,购买了平遥牛肉、饺子醋等特产,还参观了陈醋发酵打耙。
材料二 山西人特别爱吃醋,当地流传“山西老西儿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的说法。山西有3 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经“蒸、酵、熏、淋、陈”五步法酿制,使山西老陈醋以其“酸、香、甜、绵、醇”著称。作为人们常用的调味品,老陈醋早已融入山西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材料三 黄土高原示意图。
(1)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请分别说出图中甲、乙代表的山脉,并且说出两点乙山脉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西省地理位置重要,据图简述山西省的相对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出山西省的特色美食和著名景点。(各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
2.疏松 植被保护 多暴雨 过垦过牧 采矿
3.土壤 剧增
4.植树种草 建梯田 修挡土坝 退耕还林、还草 减少放牧的数量牲畜 建梯田 挡土坝 陡坡地
基础通关
一、1.A
2.D
3.C
4.D
5.C
6.(1)风成说 太行山脉 秦岭
(2)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少植被;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等等
过度放牧、开垦;采矿、修路破坏地表;等等
(3)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下泄的泥沙易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叙述合理即可)
能力突破
7.C
8.B
9.C
10.B
11.(1)B 大 中
(2)少 稀疏 甲
(3)黄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
(4)植树种草,打坝淤地,扩大植被面积,退耕还林、还草
素养提升
12.(1)甲:太行山脉。乙:秦岭。
乙山脉的地理意义: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等等。
(2)位于中国的中部,东邻河北省,北邻内蒙古自治区,西邻陕西省,南邻河南省
(3)①山西人喜食面食,尤其是各种杂粮面食。饮食中常用醋来调味,既美味可口,又有助于消化。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山西省的饮用水碱性较强,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的酸碱平衡。③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大量燃煤产生一氧化碳。醋酸具有解消煤气的作用,经常食醋,可以减轻煤气的侵害。④当地盛产酿造醋的原料——优质高粱,当地气候也有利于酿造优质醋。(意思接近即可)
(4)美食:平遥牛肉、刀削面、太谷饼等。
景点: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晋祠、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