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7 11: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练基础】
1.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
A.秦朝的咸阳 B.东汉的洛阳
C.西汉的长安 D.东汉的长安
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方壁画反映了 ( )
A.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诸侯王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队
3.“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bì)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开封
4.“草头”是我国南方居民喜食的一种蔬菜,它的学名叫“苜蓿”,由下面的示意图可知 ( )
A.战国时中原地区就开始食用“草头”
B.“草头”的传入与丝绸之路有关
C.“草头”原产于长江流域
D.“草头”的到来与长城的修建有关
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事件是 ( )
A.张骞通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设置西域都护 D.设乌垒城
6.班超曾经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当时在一旁抄书的人都嘲笑他,班超感叹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这一典故就是 ( )
A.朝秦暮楚 B.破釜沉舟
C.弃笔从戎 D.纸上谈兵
【练能力】
7.翦伯赞曾评价道:“他是一位冒险家,也是一位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汉武帝 B.汉文帝
C.张骞 D.张角
8.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对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截断西域各国与匈奴的交往
B.控制西域进行军事部署
C.加强与西域诸国的友好往来
D.使西域各国归附汉朝
9.“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10.下图所示的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A.北方民族内迁 B.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C.海上丝绸之路 D.丝绸之路的影响
11.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 )
①加强了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的联系 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④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他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
(2)请列举两例材料二中“自西来”的“佳种”。
(3)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被称为什么 其设置有何意义
【练素养】
13.他的出使虽没有达到原来盼望的政治目的,但为中国人发现了一片比当时中国还要广大的新的世界。他的贡献,只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以相比。材料中的“他”是 ( )
A.董仲舒 B.班超
C.卫温 D.张骞
14.汉武帝时,长安离宫门口的石狮子,是按照安息狮子的样子雕成的。离宫殿内,屏风画着开屏的印度孔雀,陈列着安息鸵鸟蛋以及安息国的水晶盘子,离宫较远的地方种着葡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卫青北击匈奴 D.班超出使西域
15.1930—1934年,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发掘出一批汉代竹简,上面记载了汉朝与楼兰国的关系,同时出土了汉代的青铜器、蜀锦等大量稀世文物。这一考古成果最能说明 ( )
A.汉朝与西域地区已经有往来
B.汉朝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C.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D.汉朝已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
16.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得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的出口,一个海洋,一个沙漠。”材料中的“两个大的出口”是指 ( )
A.敦煌和葱岭 B.长安和洛阳
C.海陆丝绸之路 D.玉门关和阳关
17.罗马贵族对中国丝绸的喜爱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查士丁尼在位期间,曾派遣传教士来到中国并且成功将蚕蛹偷运回罗马,从此,罗马人有了自己的养蚕业。据此推测,推动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 )
A.中国的强盛 B.张骞通西域
C.古欧洲的内需 D.中间商牟利
18.小明同学在复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对此,解说合理的是 ( )
A.西域指甘肃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地区
B.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1世纪
C.西域都护的设置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D.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相距210年
19.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二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指的是什么事件 其“始开”的任务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条传统的东西方商路上的A指今天的哪里 B在当时叫什么 同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
(3)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汉朝时哪一宗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你知道我们今天所吃的水果中,有哪些是通过这条线路传入的 (任举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C 2.B 3.B 4.B 5.C 6.C
练能力
7.C 8.C 9.D 10.D 11.D
12.(1)狭义的西域指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等广大地区。
(2)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任意列举两例即可)
(3)西域都护。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练素养
13.D 14.A 15.A
16.C 【解析】根据“(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得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的出口,一个海洋,一个沙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新疆,越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因此古代中国的“沙漠”出口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中国的海外贸易兴盛,因此古代中国的“海洋”出口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故选C项。
17.C 18.D
19.(1)事件:张骞通西域。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A:陕西西安。B:大秦。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3)宗教:佛教。水果:葡萄、石榴等。
(4)重要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传承了平等互利、包容互信的丝路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