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6.1 2 3
东北地区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分析东北的自然地理特征
3、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了解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5、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探讨东北振兴的出路
东北冻梨
目录
01
冻梨何处来?
何以产冻梨?
02
03
如何缓“冻梨”?
自主学习
1、说出东北地区在我国的主要位置和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2、圈出东北的邻国、临海、和相邻的省区,分析东北的海陆位置
3、计算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4、说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5、划出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及山脉
6、描出东北地区的河流
根据课本P24-30 地理图册P19-22
冻梨何处来?—— 地理位置
黑龙江
吉
宁
辽
林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
黑吉辽“东北三省”
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
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临海:
临国:
相邻省区:
渤海
黄海
俄罗斯
朝鲜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
海陆位置
东北地区南临渤海和黄海,北临俄罗斯,东面与朝鲜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相对位置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冻梨何处来?——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中温带
120°E
135°E
40°N
53°N
39°N—53°N
120°E—135°E
绝对位置
冻梨何处来?——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
海陆位置
东北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
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
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
练一练
读图,判断哪一幅图表示的相对位置,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定位画面示意
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东北冻梨,主要是由当地产的花盖梨(秋子梨)、白梨、南果梨、苹果梨冰冻而成
梨树的生产习性如下:
1、气温:梨树在生长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休眠期则需要一定的低温。其中花盖梨最抗寒,冬季最低温-38℃为栽培的北界
2、光照:梨树喜光,年需日照在1600~1700小时及以上地区,生长结果良好
3、水分:梨树喜水,但根系不能长时间浸水中,否则会缺氧腐烂
4、土壤:梨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沙土、壤土、黏土都可以栽培。但是仍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为好
探究1:
东北盛产冻梨的有利自然条件?
可结合课本P26图6-6、P28讨论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主要位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夏季温暖多雨短促
冬季寒冷干燥漫长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28℃至-8 ℃
18 ℃至24 ℃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500
1000
空间:
时间: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1
三江平原
2
松嫩平原
3
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
山
脉
河
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山脉:
平原:
河流: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黑水”
“白山”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湖水碧蓝,水平如境,群峰倒映,风景秀丽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地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黑土地成为中国东北的象征之一,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
土壤: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何以产冻梨?—— 自然环境
东北冻梨,主要是由当地产的花盖梨(秋子梨)、白梨、南果梨、苹果梨冰冻而成
梨树的生产习性如下:
1、气温:梨树在生长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休眠期则需要一定的低温。其中花盖梨最抗寒,冬季最低温-38℃为栽培的北界
2、光照:梨树喜光,年需日照在1600~1700小时及以上地区,生长结果良好
3、水分:梨树喜水,但根系不能长时间浸水中,否认会缺氧腐烂
4、土壤:梨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沙土、壤土、黏土都可以栽培。但是仍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为好
探究1:
东北盛产冻梨的有利自然条件?
可结合课本P26图6-6、P28讨论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气温较低有利于梨树生长
但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丘陵和山地面积较大,排水性好
三江环绕,水源充足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练一练
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3、A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A
受海拔的影响,气温从山麓到山顶逐渐递减
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
西北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东南侧,因为东南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同一植被带分布上限比西北侧要略高
练一练
1.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问题 B.粮食不足
C.森林资源不足 D.生态破坏问题
2.“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湿地 B.大力发展木器制造业
C.扩大耕地面积 D.发展旅游业
B
A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探究2:
东北盛产冻梨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较多,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
梨树种植历史悠久,冻梨制作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东北人把冻梨作为过冬的标配,喜食冻梨
政策支持
人口
交通
城市
自主学习
1、说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
3、描出东北地区主要的铁路干线
4、圈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城市
根据课本P31-35 地理图册P19-22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 45.4 18.7 14.7
人口(万人) 1953年 1190 1133 2039
2010年 3833 2747 4375
2020年 3185 2407 4259
省份
项目
70.1人/k㎡ 128.7人/k㎡ 289.7人/k㎡
人口密度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人口较多
黑龙江省北部的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思考1:
结合东北的地形和气候相关地图分析东北中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纬度相对较低,温度适宜,降水丰富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练一练
思考2:
讨论分析人口的分布除了考虑自然条件以外,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工业分布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练一练
满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根据提示,找出以下民族的分布地点
分布最广、人数最多
使用驯鹿的人、山岭上的人
住在江边的人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占主要地位
滨洲线
滨绥线
京哈线
哈大线
主要铁路干线:
主要工业城市:
分布:
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何以产冻梨?—— 人文环境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同时,哈尔滨又是重要的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
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沈阳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练一练
材料:
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旅游生地。大连的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每年9月初举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不仅弘扬了中华服饰文化,更是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
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纬度较低,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
海陆交通便利、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服装工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依山傍海,环境优美
如何缓“冻梨”?—— 振兴东北(农业)
东北平原
(春小麦)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单位面值产量高
如何缓“冻梨”?—— 振兴东北(农业)
1、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
社会
经济
不利
合作探究:
2、2023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91%,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中黑龙江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粮食安全,东北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
如何缓“冻梨”?—— 振兴东北(农业)
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
社会
经济
不利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夏季雨热同期
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低,适合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熟制只能一年一熟
冬季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合作探究:
如何缓“冻梨”?—— 振兴东北(农业)
1、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
社会
经济
不利
合作探究:
2、2023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91%,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中黑龙江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粮食安全,东北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
保护耕地;保护黑土;提高育种技术;提高单产;改良品种
如何缓“冻梨”?—— 振兴东北(工业)
全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
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形成了重型机械设备生产基地
原因:
城市附近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能源矿产,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鸡西、鹤岗等地区
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等
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
重工业
练一练
阅读课本P39的材料,分析辽中南基地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辽中南工业基地
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
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
12万平方千米,人口3500多万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较好的工业基础
如何缓“冻梨”?—— 振兴东北(工业)
几十年的发展东北硬生生的“掏空”了自己的身体,资源逐步“枯竭”,设备老化,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还背上了计划经济体系遗留下来的沉重包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生产发展缓慢,大批国有企业停产、半停产,亏损面和亏损额居高不下,众多职工下岗失业,东北经济发展迎来了漫长的寒冬……
阅读课本P40的相关材料,说说东北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
产业结构老化,设备单一
采矿造成的矿区沉陷
日益严重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
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减少浪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观光旅游业
恢复生态、保护环境
如何缓“冻梨”
农业
工业
课堂小结
冻梨何处来?
位置
范围
何以产冻梨
冷湿
气候
地形、河流
土壤
黑土
山环水绕
东北地区
主要农产品
农业发展优势
发展条件
面临问题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