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8课
一列催人奋进的火车——邓小平首次访问日本
1978年是中国国家战略发生重大转变之年。是年8月,中日两国政府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二战后首次正式访问日本。
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这次到日本来,就是要向日本请教。我们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谈到要承认落后的时候,他突然说了一句饶有风趣的话:“长得很丑却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样,那是不行的。”这一尖刻的自我评价逗得记者们哄堂大笑,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态度正是中国重新崛起的希望所在。
在对日本8天的访问中,邓小平挤出时间,怀着浓厚的兴趣先后参观了新日铁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等三个大企业。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去关西时,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他还说,“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
改革的起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时间、试点: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
当时小岗村有20家农户112人,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家家户户外出逃荒要饭,是出了名的“讨饭村”。
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
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②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
1978年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的土地并不是不长粮,关键是体制限制了人们的积极性。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土地归属
按劳分配
所有权、使用权归国家集体
所有权归国家集体
使用权归农民
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并逐渐在全国推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0年,农村学家杜润生起草了中央75号文件表述了“杜氏公式”:“可以包产到队,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 “杜氏公式”推动了包产到户制度的确立,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他也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年度的20倍。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小岗村喜获丰收
意义:提高劳动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
改革后的小岗村
1980年,第二个丰收年。
严宏昌家用借来手扶拖拉机运回收获的粮食。
1980年,粮丰猪肥。严宏昌的妻子喂养的肥猪长到800多斤。
1984年,严宏昌向妻子要了3000元钱,说要去买收割机。在村里人看来,他这笔钱纯粹是出去玩了一趟,而严宏昌说:“我要去外地看看其他的农民是怎么样的。”
震动他的是浙江的瑞安。他简直无法相信,这里的农民竟然抽3块钱一包的烟,而在凤阳是当上县里的官,才可能抽“红三环”——0.82元一包。
观光与猎奇不是严宏昌此行的目的,真正打动他的也不完全是农民抽如此昂贵的香烟,瑞安几乎户户农民都有自己的小工厂才是严宏昌的兴趣所在。严宏昌在一位叫张顺贤的瑞安农民家吃了顿饭,说起家庭收入,在家里搞塑料生产的张顺贤很实在地告诉他:“我的收入在这里算一般,大约每年能挣70来万元。”
80年代,年收入70多万!别说当时的严宏昌,哪怕是此刻的我们,内心也是震撼非常。严宏昌在瑞安乡下一个村一个村转下来,想清楚了,农民种地只能管个吃饭,要挣钱必须要搞工业。
农村体制改革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严宏昌一家人合影。从全家人的衣着、背景的新房和停放的摩托车,看出小岗村的发展变化。
对这事更恼火的是妻子。当时家里最小的孩子已经4岁,5个孩子挤在茅草屋里已经转不开身。此刻,建房子才是她最大的心愿,生产编织袋,建房子的钱又不知什么时候才攒得齐。
严宏昌的加工厂到底还是办起来了,甚至还租用了别人家的房子放机器设备。第一趟生意做下来,就把自己的投资收了回来,或者说,挣足了钱。
1989年,严家终于可以实施建房的梦想。当时安徽农村建房一般升级程度是由茅草房到瓦房,而严宏昌却是要建钢混结构的楼房。
农村体制改革
云南斗门把农田改为花田
专业化
社会化
商品化
松嫩平原机械化收割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书记吴仁宝
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在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成为乡镇企业佼佼者。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2010年到2012年中,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
华西村旗下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1956
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社员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1958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按劳分配;
所有权归国家
使用权归农民
1978
1950-1952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农业改造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土地所有
集体公有
集体公有
集体公有
中共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
改革的重点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①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
②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材料一:北京天桥商场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连修厕所都要向上级政府申请拨款。
材料二:描述青岛电冰箱厂“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三:国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不论盈利亏损,工资照发;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无论干多干少,工资平均分配。
城市改革之前存在的问题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无自主权;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
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企业缺少活力
城市改革内容:国有企业改革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承包
厂长
国有企业
(公有)
上
缴
税
利
指
标
生产自主权
利润归企业
国营企业承包第一人
石家庄市造纸厂马胜利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改革前
改革后
单一公有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政企不分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平均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新中国成立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怎样的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价格,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的。这种排斥市场的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商品供应的严重不足,人民消费水平低下。
改革的焦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你更愿意喜欢哪种消费方式?
40年前的供销社
现在的超市
社会主义国家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经济体制改革
何去何从?
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年)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时间:1992年春
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
(2)三个有利于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意义:(1)解放了人们思想,确认社会主义 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2)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农村
1978开始
1983普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城市
1984
国营企业
所有制形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十四大)
对外开放
点:经济特区4+1
4:1980(深、珠、汕、厦)
1:1988海南岛
线: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面:
4:1985年4个开放区
1: 1990年上海浦东
开放区:4+1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引进来
走出去
2001年加入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