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某研究团队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图左所示),发现中国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图右示意 2000~2020 年中国城市群城乡人口变动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阴影区域代表的含义和 2000~2020 年西部城市群城镇化类型分别是( )
A.城镇化速度提升 城乡收缩型
B.城镇化水平降低 城镇吸引型
C.城镇化速度降低 乡村流失型
D.城镇化水平提升 城乡扩张型
2.21 世纪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以下关于黑龙江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口老龄化更为严峻
B.城镇化起点较高,城镇化水平在 21 世纪处于上升阶段
C.产业结构失衡、第二产业占比高是城镇化率变化的原因
D.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依靠乡村人口迁移至外省市
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比起人造水景,早溪的特点是( )
A.维护成本高 B.设计成本高 C.居民活动空间小 D.节约水资源
4.据材料推测,早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改善空气质量 B.缓解热岛效应 C.减少城市内涝 D.增加生物多样性
读沿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率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人均GDP呈正相关 B.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相关
C.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 D.从上游到下游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
6.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有利于( )
①解决核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城市“绿街系统”是在城市高质量发展时期提出的道路系统整改概念。建构时,首先将快速路作为中心地区的边界,不得进入内部区域;其次,内部改变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下面左图为城市“绿街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城市“绿街系统”中甲、乙功能区地铁站(非换乘站)6~20时进出站客流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甲功能区可能为( )
A.居住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8.“绿街系统”建设反映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混乱 B.居住区密度大,治安隐患多
C.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严重 D.内城衰落,城市中心空洞化
“盆存留”是陕西省西成新区独有的城市“海绵体”景观(图),由多个类似铁笼的过滤网罩装置组成,其周围均稍微凹陷且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该装置对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功不可没。完成下面小题。
9.陕西省西咸新区内涝多发的实质是( )
A.降水量较大 B.降水强度大 C.地表径流大 D.地下径流大
10.“盆存留”较周围区域稍微凹陷,主要目的是( )
A.道路规划要求,追求美观 B.利于暴雨时汇水,增加下渗
C.利于绿植生长,减弱蒸发 D.防止土壤沙漠化,减少扬尘
11.“盆存留”周围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主要作用是( )
①减弱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②拦污过滤地表径流
③增大地表昼夜温差④减轻风力侵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多摩新城于1966年建设,核心定位为承接东京人口外溢的卫星新城、交通便捷的大都市圈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新城、生态绿色的宜居新城、大东京的住宅价格洼地。该地人口规模受东京都市圈的影响很大。下图示意多摩新城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早期多摩新城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B.缩短两地出行距离
C.节省居民出行费用 D.增强主城辐射能力
13.东京都建设卫星城,主要是为了( )
①疏散主城区人口②改善主城区环境③转移主城区产业④促进卫星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甲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图乙示意图甲中C阶段郊区与城区水循环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据图甲推测该城镇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 )
①城市等级提升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增加④城市交通线更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据图乙推断,该城镇易出现的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堵 C.城镇内涝 D.住房紧张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德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分布图。
(1)简述目前我国“集中式”城镇化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2)对比我国集中式的城镇化特点,推测德国的城市规模及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城市化模式的优点。
(3)德国的去中心化城市发展模式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年代开始,广西柳州市大力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形成“出门有工厂,抬头见烟囱”现象。20世纪90年代,该市开始大力推进工厂“退城进郊”“退城进园”。2007年,柳州市成立柳东新区,依托原有的汽车产业基础,加速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新区住房入住率较低,出现了产城分离现象。
(1)描述20世纪末广西柳州城区的空间结构特征。
(2)分析柳州市大力推进工厂“退城进郊”、“退城进园”带来的有利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埃及政府从2021年12月开始迁往新的行政首都。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沙漠中的甲地,可容纳650万人口。下面左图示意新首都的位置。
材料二:新首都Q区内有非洲第一高楼(高385.5米的“标志塔”)及20多栋高层建筑。绿河走廊由中央花园、河边花园等组成(由开放的水域与绿化植物相结合),总长35千米。下面右图示意新首都核心区的土地利用。
(1)说明埃及建设新首都的目的。
(2)推测右图中Q区最可能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Q区建筑物特点产生的作用。
(3)说明右图中绿化用地的特点。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安市通过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建设生态湿地公园,以缓解城市的相关问题,具体工程包括:拆除混凝土河堤(左图)、恢复滨河河道、恢复河道内的植被,为各类植物提供生长条件,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右图)。
(1)说明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推测河道生态改造工程所缓解的主要城市问题。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态湿地公园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阴影部分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乡村人口增长,城市人口减少;二是乡村人口增长量大于城镇人口增长量;三是乡村人口减少量小于城市人口减少量。因此总体而言,意味着乡村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降低; 2000~2020 年西部城市群表现为城镇人口密度增加,而乡村人口密度降低,且城镇人口增长量大于乡村人口减少量,因此对应城镇吸引型城市化。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东北城市群人口增长及其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口老龄化更为严峻,A正确;东北老工业基地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城镇化起点较高,城镇化水平在 21 世纪处于上升阶段,B正确;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传统工业衰落是城镇化率变化的原因,C错误;黑龙江城市化类型转变为城乡收缩型,城镇化率没有明显提高,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
【点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3.D 4.C
【解析】3.由材料可知,旱溪是人工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 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说明旱溪维护成本低,设计成本低,水资源消耗小,居民可在旱溪活动,活动空间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旱溪通过干涸的河床可增加下渗,从而减少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故C正确;由于旱溪不放水,所以生态功能不包括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旱溪就是不放水的溪床,人工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配合植物的营造在意境上表达出溪水的景观。在人造溪的时候,先是素土夯实,再碎石垫层,再混凝土,最后把天然石头放在之上。
5.C 6.D
【解析】5.由图可知,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率与人均GDP没有明显的相关性,A错误;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率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负相关,个别城市也不符合实际,B错误;城镇化率基本上都超过了70%,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C正确;从上游到下游,兰州和太原城镇化水平出现两个峰值,没有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6.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可能会加剧核心城市的城市化问题,①错误;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加强郑州对周边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③错误;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②④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太原生活成本较低,对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导致太原城镇化率较高。
7.A 8.C
【解析】7.据图可知,甲功能区地铁站进站客流量的峰值出现在8时左右,此时为上班时间,出站客流量峰值出现在18时左右,此时为下班时间,据此可推测甲功能区可能为居住区,A正确;工业区应该出现进站晚高峰,出站早高峰;B错误;商业区、文教区8时、18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客流峰值,CD错误。故选A。
8.根据材料可知,“绿街系统”是城市道路系统整改,反映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严重,C正确;材料无法判断城市内部空间及城市化情况,AD错误;居住区分布密度与存在治安隐患无必然关系,B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1)特点: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9.C 10.B 11.A
【解析】9.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因此,内涝的实质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出现大量积水的现象,即地表径流大,C正确;降水量较大,降水强度大,如果排涝及时,也不会出现内涝,AB错误;城区硬质路面较多,下渗较小,地下径流较小,D错误。故选C。
10.留存盆较周围地区稍微凹陷利于暴雨时汇水,增加下渗,B正确;美观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错误;“盆存留”中铺设的石子有利于抑制杂草,不利于绿植生长,C错误;与防止沙漠化无关,D错误。故选B。
11.“盆存留”周围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可减缓流速,减弱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拦污过滤地表径流,①②正确;增大地表昼夜温差对该地意义不大,③错误;该区域铺设石子对风力影响不大,铺设石子主要是应对内涝,而不是风力侵蚀,④错误。故选A。
【点睛】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通过“盆存留”等科学设计不但安然度过暴雨袭击,而且实现雨水重新利用,凸显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12.D 13.A
【解析】12.由题可知,多摩新城作为承接东京人口外溢的卫星新城,其定位是作为东都市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连接,多摩新城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并减轻东京市区的人口压力,从而增强主城的辐射能力,而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省出行费用并不是主要原因,D说法正确,AC说法错误;多摩新城与东京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无法通过开发来实现实际距离的缩短,B说法错误。故选D。
13.由题可知,多摩新城核心定位为承接东京人口外溢的卫星新城,且该地人口规模受东京都市圈的影响很大,①说法正确;东京都市圈是日本最大的都市圈,因为过多的人口,主城区环境亟待改善,所以通过建设卫星城改善主城区环境,②说法正确;该城市主要是为了吸纳东京人口,是生态绿色的宜居新城,并没有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出现,③说法错误;建设卫星城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主城区的压力,不是为了发展卫星城,④说法错误。排除BCD,选A。
【点睛】在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一些大城市在周边建设了一系列卫星城和工业区。大多数城市家庭拥有小汽车,加之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较快。
14.B 15.C
【解析】14.读图可知,图甲体现出的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则说明城市人口增加,②③正确,城市等级提升并未呈现,城市交通线更密集不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④错误;故选B。
15.由图乙可知,在降水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与郊区相比,城镇的径流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大于郊区,并且地下径流小于郊区,而较大的地表径流量容易形成城镇内涝,C正确;温室效应、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在图乙中没有体现,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16.(1)布局紧凑、节约土地,节省建设投资;相关配套设施集中布局,方便居民出行和生活;人口集中分布,方便生产协作。
(2)特点:城市规模小、数量多、分布相对均衡
优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城市问题;产业、教育等均衡分布,利于各地经济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方便治理环境污染,利于整体生态的保护;就地城镇化,降低了居民的部分生活成本(房租、交通等),竞争压力小,利于生活质量提高。
(3)国家可通过立法控制大城市发展,合理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新城;政府可通过规划均衡城乡各种资源的二次分布,避免因资源的倾斜而引起人员的流动;完善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便人们生活和出行;引导产业和企业分散布局以及教育分享的多种选择,增加中小城市的就业岗位和收入,为中小城镇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分析】本题以我国“集中式”城镇化与德国“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为背景,知识点涉及城镇化模式的优势及其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我国“集中式”城镇化带来的好处主要从城市功能、经济总量等角度分析。“集中式”城镇化,城市功能区布局紧凑、节约土地,节省建设投资;城市功能较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集中布局,方便居民出行和生活;人口集中分布,方便生产协作,城市经济总量较高。
(2)阅读德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分布图,人口聚集区多为城市,可知德国城市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相对均衡;德国“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的优点主要从城市交通、城乡差距、居民生活等角度分析:结合材料,“德国的“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通过规划……正面的作用”可知,德国“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城市问题;促进产业、教育等均衡分布,利于各地经济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方便治理环境污染,利于整体生态的保护;就地城镇化,降低了居民的部分生活成本(房租、交通等),竞争压力小,利于生活质量提高。
(3)通过规划和立法确保城乡平等发展,国家可通过立法控制大城市发展,合理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新城,引导资源的二次分布,政府可通过规划均衡城乡各种资源的二次分布,避免因资源的倾斜而引起人员的流动;政府保障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均衡,我们可以完善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便人们生活和出行;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引导产业和企业分散布局以及教育分享的多种选择,增加中小城市的就业岗位和收入,为中小城镇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7.(1)居住区与工业区较混杂;城市地域范围较大;商业用地面积较小,工业区与居住区用地占比较高;住宅区在工业区周围,住宅用地较分散。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综合治理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交通拥堵;腾出土地,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郊区地价低,减少企业投资;郊区发展空间大,利于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在郊区、园区集中布局,利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成本,节省运费,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利于企业间的协作交流,形成规模效应。
【分析】本题以广西柳州市产业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城市空间结构、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世纪末广西柳州城区居住区与工业区分布较为混杂;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较大;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占比较高,商业区的面积较小、占比较低;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工业区的周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2)“退城进郊”、“退城进园”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能够减少对主城区的污染,可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能够为城市绿化和发展腾出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利用结构;能够减少市中心的交通运输压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能够缓解主城区的人地矛盾;能够促进主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退城进郊”、“退城进园”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城市郊区和工业园区的土地价格较低,能够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增加收益;城市郊区和工业园区可用于工业发展的土地面积广阔,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企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降低成本,节省运费,提高收益;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收益等。
18.(1)缓解大开罗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分散开罗的行政职能;促进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宜居条件,创造就业机会。
(2)类型:中心商务区(商业区)。
作用:建筑物高大密集,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的付租能力;吸引商业、金融等经济活动集聚,扩大辐射范围,增强影响力。
(3)绿化用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分散在公共设施及各功能区周围;绿河走廊横穿城区。
【分析】本题以埃及新首都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埃及建设新首都的目的、选址原因、绿地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信息:由“新的行政首都”可知,新首都分散大开罗的行政职能;由“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沙漠中的甲地”可知,新首都促进埃及国土资源的开发,促进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由“可容纳650万人口”可知,新首都缓解大开罗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的问题;“新首都核心区的土地利用”可知,新首都为人们提供宜居条件,创造就业机会;城市中绿地面积广大,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2)Q区位于城市市中心,是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有非洲第一高楼(高385.5米的“标志塔”)及20多栋高层建筑”可知,建筑物高大密集,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中央商务区各项经济活动的土地付租能力最强;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商业、金融等经济活动集聚,辐射范围大,影响力强。
(3)读图可知,新首都绿化用地分布广泛,用地面积大;由中央花园、河边花园、绿地等多种类型,绿地类型多样;在公共设施及各功能区周围都有分布;绿河走廊横穿城区之中。
19.(1)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水域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
(2)城市内涝问题;水污染问题;水资源不足;休闲和绿色空间不足等。
(3)植被、水体面积增加,其热容量大,导致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幅度减小,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城市气温较之前降低,缓解了热岛效应。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方面的介绍为材料,设涉及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环境问题、热岛效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水循环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六盘水河道生态改造工程拆除混凝土河堤,硬化地面变为可透水地面,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滨河河道,恢复河道内的植被,水域面积和植被面积增加,主要引起蒸发量、蒸腾量增加。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城市地面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容易形成城市洪涝;建设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是为了促进水体中富营养化的物质被生物吸收",说明城市水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拆除混凝土河堤,恢复滨河河道,为各类植物提供生长条件”,增加湿地和绿地的面积,同时也增加了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所以城市河道生态改造工程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内涝、城市水污染、水资源不足;休闲空间和绿地不足等问题。
(3)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增加了湿地和植被的面积。植被、水域面积增加,其热容量大,导致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幅度减小,可使近地面增温速度减慢,地面温度低;地面升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城市气温较之前降低,缩小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异,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