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4单元 课型 略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讲述了董存瑞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这篇文章不仅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的重要素材。从文章结构来看,课文以清晰的时间线和事件发展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董存瑞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文中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教育价值来看,这篇文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卓绝和英雄们的伟大事迹,更重要的是,通过董存瑞的形象,向学生传递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在进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教学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年龄阶段来看,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于英雄事迹和战争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通过讲述董存瑞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董存瑞的英雄形象。从学生的情感发展来看,他们正处于情感丰富、易于感动的时期。通过讲述董存瑞的英勇事迹,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既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篇文章的优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雄的伟大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本课词语。 ★★
2.关注人物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体会这些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
3.体会董存瑞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关注人物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体会这些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难点:体会董存瑞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核心问题 关注人物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董存瑞的故事。
二、研读文本 1.学生自行默读借鉴上的内容,了解战士董存瑞生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件上的问题。 生答:事情发展顺序;讲了战士董存瑞为了解放隆化而舍身炸暗堡的故事。 3.学生朗读词语,等教师纠正字音后再齐读。 4.学生默读课文,回答: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炸暗堡的起因(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炸暗堡的经过(第2-7段),第三部分是炸暗堡的结果(第八自然段)。 5.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生答:可以分成三步:请求炸暗堡,逼近暗堡,舍身炸暗堡。 7.生答: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让我们从侧面感受到董存瑞对敌人的憎恨和炸暗堡的决心。 8.生答: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我感受到 董存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动作敏捷的特点。 9.生答:这段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董存瑞的英勇无畏和沉着机智。我感受到董存瑞即使受伤,也没有退缩。为了革命事业,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10.学生默读第7自然段,回答:一开始董存瑞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安放炸药包,大部队已经冲上来了,如果还不炸掉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死去,炸掉暗堡已经迫在眉睫。 11.生答:作者运用了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董存瑞 视死如归的特点。 1.教师出示课件,介绍战士董存瑞。 2.初读课文,教师出示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朗读词语,读准字音。教师出示课件上的词语,由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狡猾 迸射 战壕 扑哧 匍匐 隐蔽 凹地 坚毅 封锁 嘹亮 震撼 郅顺义 地动山摇 接二连三 昂首挺胸 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怎么划分呢? 5.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再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任务一 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英勇无畏 不怕牺牲 机智勇敢 舍生忘死 视死如归…… 任务二 默读第2-7自然段,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 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并作简单批注。 小组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6.想一想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可以分成几步? 7.请求炸暗堡 课件出示: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个句子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又让读者感受到了什么呢? 8.逼近暗堡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 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这个句子是怎么写的呢?写出了董存瑞什么特点呢? 9.课件出示: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 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师:从这段话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10.舍身炸暗堡 默读第7自然段,结合教材插图,想一想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11.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是怎么做的?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师:从这段话里,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1.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展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董存瑞的事迹和精神,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的介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2.初读课文时,教师出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让学生自由朗读,确保字音准确、句子通顺。这一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熟悉和理解文本。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渐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同时,通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以及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3.通过朗读词语,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文本的词汇,加深对词语的印象,提升词汇积累量。同时,准确朗读字音,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规范语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词语,既直观又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逐渐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朗读不同风格的词语,如“狡猾”、“坚毅”、“地动山摇”等,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段,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从而锻炼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分段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每个部分的主题和要点,进而深入理解整个文本。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思考如何划分段落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5.该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通过默读课文来深入理解董存瑞这个人物。同时,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进行阅读和交流,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6.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董存瑞炸暗堡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分解步骤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每个步骤的背景、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7.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描写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董存瑞炸暗堡前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气概。通过对“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的神态描写以及“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的言行描写的细致分析,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这些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更能从中领略到董存瑞的英雄形象。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让他们对这位革命英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8.这个句子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详细展现了董存瑞逼近暗堡时的情景。句子中详细描绘了董存瑞与战友郅顺义协同作战的过程,他们交替前进,互相配合,凸显了革命战士之间的默契与团结。同时,通过描写董存瑞抱起炸药包、跃出战壕、冲向前方的动作,生动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果敢决断,彰显出一位革命战士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质。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了董存瑞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9.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文字中领略到董存瑞的英雄形象,更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学生在感受董存瑞的英勇事迹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和敬仰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0.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通过结合教材插图进行阅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董存瑞的英雄形象和他的英勇事迹,从而增强对这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因此,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得以深刻感受到董存瑞的英雄形象和不屈精神,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情感共鸣能力,更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引导他们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总结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介绍了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掉敌人的暗堡,而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下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资料,多了解些革命战士的故事。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2.收集关于革命烈士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起因:暗堡封路 经过 请求炸堡 冲向暗堡 舍身炸堡 结果:解放隆化
教学反思 在教授《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因为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令人震撼,更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和成长。 课堂上,当我引导学生们默读、朗读、分析那些描述董存瑞英勇事迹的段落时,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在加速,情感在升腾。他们被董存瑞的坚毅目光、被那声震撼人心的“为了新中国,冲啊!”所打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董存瑞并肩作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那些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通过讲述董存瑞的故事,我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更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情感的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内涵。我也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知识,更能够运用知识,创造美好的未来。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相信,通过我的教学,这种精神和信仰将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们的心中,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积极奉献。 最后,我想说,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与学生们共同感受历史、感受英雄,都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会珍惜每一次这样的机会,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感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我的课堂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