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题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其中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蕨类植物化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各类岩石中,最有可能发现该化石的是( )
A. 页岩 B. 砾岩 C. 石英岩 D. 石灰岩
2. 蕨类植物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明显衰退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末期 C. 中生代末期 D. 新生代早期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化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并存在于沉积岩中,石英岩属于变质岩,不属于沉积岩,排除C;图中显示,含蕨类植物化石质地细腻,而砾岩颗粒较粗大且往往大小不均,排除B;蕨类植物为陆生植物,应形成于陆相环境沉积而成岩石,而石灰岩是海相沉积而成,排除D;页岩属于沉积岩,颗粒细腻,多为陆地沉积,最有可能发现该化石,A符合题意。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蕨类植物繁盛于古生代,古生代末期物种大灭绝时期出现明显衰退,B符合题意;前寒武纪时蕨类植物还没有出现,不存在衰退,排除A;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早期均没有出现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事件,排除CD。故选B。
【点睛】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后期形成联合古陆。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古生代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晚古生代中期出现两栖类,晚古生代晚期,出现爬行动物;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末期,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下图为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目前,可用于对地壳运动精确观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NSS C. GIS D. ChatGPT
4. 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站点空间布局疏密不均,其主要因素是( )
A. 站点级别 B. 建造难度 C. 经济水平 D. 地质状况
【答案】3. B 4.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判断各站点之间的精确位移则需要用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系统能够精确定位,提供地理事物的经度、纬度、海拔坐标,以及运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是地壳运动观测的重要工具。B正确,RS(遥感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地表信息的获取上A错误;GIS能够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从而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化、可视化与数字化。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GIS都有着广泛的应用,C错误;ChatGPT则是一种基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对话生成系统,它主要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对话生成、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等。ChatGPT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对话、虚拟助手、智能客服等领域,能够为用户提供自然、流畅的对话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不断改善其功能,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地质活动的差异性导致了观测网站点布局的不均。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活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地壳运动活跃,因此需要更密集的观测站点来实时监测和记录地壳运动情况。而一些地质活动相对稳定的地区,则可以适当减少观测站点的布局。且图中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壳运动相对比较活跃的地方,D正确;不同站点级别的观测站也是分布不均的,所以站点级别不是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站点空间布局疏密不均的原因,A错误;地壳运动观测网中的基准站、基本站和区域站通常是由国家主导的。这些站点作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行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因此通常由政府机构或相关科研机构负责主导和推进。所以建设难度和经济水平不是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站点空间布局疏密不均的原因,B、C错误。故选D。
【点睛】目前,我国可用于对地壳运动进行精准观测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能够精确定位,提供地理事物的经度、纬度、海拔坐标,以及运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是地壳运动观测的重要工具。除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在地壳运动观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用于把数据信息转换成图像输出,帮助分析和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而遥感技术(RS)则主要用于灾害的预警探测等方面。 这些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能够实现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和分析,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中欧小国匈牙利是欧洲重要的传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随着欧盟“2035年禁燃油车”目标的确立,传统汽车产业须向新能源电动化方向发展,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2022年,中国M公司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资建设电池动力工厂,这是该公司在欧洲建设的第二座工厂(第一座工厂在德国)。完成下面小题。
5. M公司选择在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主要原因是( )
A. 电池原料充足 B. 传统汽车产业链完备 C. 电池市场广阔 D. 电池的生产技术先进
6. 与德国相比,M公司在匈牙利建厂,可以( )
A. 增加产品产量 B. 增加产品销量 C. 提高产品质量 D. 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材料中提出匈牙利是欧洲重要的传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并且欧盟确立“2035年禁燃油车”政策,说明匈牙利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广阔,所以动力电池市场广阔,C正确。传统汽车产业链完备、原料充足、生产技术先进都是优势,但是让M企业在此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匈牙利在欧盟国家中经济水平较低,与发达的德国相比,在匈牙利建厂的劳动力、地租等生产成本可能较低,D正确,德国的科技水平较高,产品质量可能会更好,C错误;把第二座工厂也建在德国,也可以增加产品的产量和销量,AB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点睛】工业区位条件: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便利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市场: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交通: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素质、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使交通条件改善、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以及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室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燃料的工业应考虑解决能源供应地。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海沟的形成原因是( )
A. 板块张裂 B. 地壳抬升 C. 板块俯冲 D. 岩浆喷出
8. 伴随阿留申海沟同时形成的宏观地形是( )
A. 岛弧 B. 裂谷 C. 海岸山脉 D. 大洋中脊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C正确;图示海沟位于板块碰撞挤压边界,而不是板块张裂边界,排除A;地壳抬升、岩浆喷出不可能形成海沟,排除BD。故选C。
【8题详解】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之下,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则受到挤压隆起抬升,形成岛弧,即阿留申群岛,A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大洋中脊,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与海沟不在同一类板块边界,排除BD;图中显示,阿留申海沟北侧并没有形成海岸山脉,排除C。故选A。
【点睛】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在地质学上,海沟的产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形凹陷地带。
互联网销售巨头通过开发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其手机APP新用户不断增多,形成大规模下沉市场用户。下图为2022年我国主要互联网销售平台新用户增量及下沉市场贡献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最初,多数互联网销售巨头在下沉市场难以迅速铺开,其主要原因是下沉市场的( )
A. 市场规模较小 B. 消费理念滞后 C. 政策限制较多 D. 消费总量有限
10. 2022年,图示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新增用户主要来自( )
A. 进城打工者 B. 返乡创业者 C. 青少年群体 D. 中老年群体
【答案】9. B 10. D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下沉市场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与高等级城市相比,虽然居民个体消费能力较低,但数量规模庞大,总消费能力较强,这也进一步说明下沉市场的市场规模较大,AD错误;在地方政策方面往往是鼓励招商投资,地方政策有一定优势,C错误。早期,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更深,对网络消费的认知和认可度不高,消费理念滞后,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近年来,随着对互联网平台的了解,互联网平台的优势逐步凸显,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下沉市场,中老年群体则成为主要消费来源,D正确。进城打工者一般在一二线城市居多,A错误;返乡创业者原来主要在城市生活,B错误;青少年群体是互联网较早的客户,C错误,故选D。
【点睛】下沉市场是指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消费市场的人数大概有5亿,而下沉市场的消费人数有9亿左右,占了国内全部消费市场的三分之二,基数远大于一二线城消费市场。
柔鱼集中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暖水浅海及其周边海域,其洄游与洋流关系密切,早期幼体生活在35°N以南海区,后向北游,到10~11月开始向南洄游。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渔场和作业位置以及柔鱼产卵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西北太平洋柔鱼捕捞的最佳季节是( )
A. 冬春季 B. 春夏季 C. 夏秋季 D. 秋冬季
12. 西北太平洋柔鱼在10~11月后向南洄游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卵需要②食物减少③寒流增强④天敌增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柔鱼集中分布于暖水浅海及其周边海域,早期幼体生活在35°N以南海区,表明冬春季节柔鱼在南部海域产卵场产卵发育成幼体,不是捕鱼的最佳季节,排除A;春末夏初柔鱼幼体生长加快,为获得充足的食物沿日本暖流向北洄游至饵料丰富的北海道东部海域柔鱼渔场区,到夏秋季节柔鱼进入成熟期,个体较大,分布区域广,是捕捞柔鱼的最佳季节,排除B,C符合题意;秋冬季开始向南洄游,到南方温暖的海域准备产卵,此时不是捕捞的最佳季节,排除D。故选C。
【12题详解】
每年10~11月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需要南游至南部较暖海域产卵,①符合题意;每年10~11月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西风带南移,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地南移,柔鱼可以借助千岛寒流南下向南洄游产卵场产卵繁殖,③符合题意;10~11月后,食物和天敌并没有明显变化,不是柔鱼向南洄游的主要原因,②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洄游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中各重要生命活动。洄游的距离随种类而异,为了寻找适宜的外界条件和特定的产卵场所,有的种类要远游几千公里的距离。
太阳软X射线耀斑强度分A、B、C、M、X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划分为1-10十个等级,一般地球上观测到的弱耀斑是C级,M级是大耀斑,而X级则是极大耀斑。下图是某次耀斑爆发期间强度波动变化状况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本次耀斑达峰的北京时间约是( )
A. 5-6点 B. 11-12点 C. 14-15点 D. 21-22点
14. 下列现象与耀斑爆发关联最密切的是( )
A. 北极气温偏高 B. 太阳黑子随之增多 C. 冬季暴雪多发 D. 我国北方出现极光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本次耀斑在世界时12月31日21-22时强度最大(达峰),世界时为中时区区时,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北京时间比世界时早8小时,因此本次耀斑达峰的北京时间约是1月1日5-6时,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4题详解】
耀斑与黑子具有同起同落性,因此耀斑暴发时,太阳黑子也会随之增多,B符合题意;北极气温偏高往往是全球变暖的表现,耀斑爆发与全球变暖关系不明显,排除A;冬季暴雪多发主要由大气运动所致,耀斑爆发与大气运动关系不大,排除C;我国北方位于中纬度地区,而出现极光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排除D。故选B。
【点睛】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这就是太阳黑子。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太阳黑子的数量和位置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太阳大气中充满着磁场,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使太阳表面局部地区突然增亮几倍至几十倍,日面上出现极其明亮的白光,这就是耀斑爆发。
泰加林带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公里宽的北方塔形针叶林带,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地区,林中可见大量倒木,林下土壤贫瘠,有永久冻土层。下图是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泰加林树冠呈塔形的优势是( )
A. 保温 B. 保湿 C. 防积雪 D. 抗大风
16. 泰加林中多倒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树木古老,自然死亡 B. 植株高大,受风面大
C. 气温升高,土层蠕动 D. 冻土层厚,直根较浅
【答案】15. C 16. D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加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塔形树冠表面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C正确。保温、保湿、防风作用不大,AC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树木老化,病虫害影响会造成树木死亡,而不仅仅是自然倒伏,A错误;树冠呈塔形,受风面积小,B错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利于树木扎根,树木应不易倒伏,C错误;泰加林分布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而漫长,永久冻土层埋藏浅,厚度大,树根难以扎深,易出现自然倒伏现象,D正确。故选D。
【点睛】泰加林,又叫寒温带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南半球没有。泰加林带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主要的树种是云杉、冷杉、落叶松等,而且往往是单一树种的纯林。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平面图,图中虚线及数值表示等高线及相应海拔高度(单位:m),弯曲实线为岩层界线,岩层K、P、R、T的地质年代依次由老到新,平直实线表示断层线。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地当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18. 受断层影响,断层线两侧岩层的内力作用主要是( )
A. 东侧岩层向东倾斜 B. 东侧岩层整体抬升
C 西侧岩层向上拱起 D. 西侧岩层整体褶皱
【答案】17. A 18. B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判断,该区域所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风力作用不强,以流水作用为主。读图可知,图示甲地的地层年代较新,其南侧、西北侧地层年代逐渐变老,由此可推断出甲地应当属于向斜构造,再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地地势较高。因此,甲地的构造地貌为向斜山,山地地形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是风化和侵蚀,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上下错位的断层形成后,东、西两侧的同一岩层在同一高度上表现出岩层面宽窄的差异,图中断层线横穿甲处向斜,断层线东部岩层较窄说明为整体抬升一侧,西部岩层较宽说明相对于东侧而言是整体下沉一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五种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在不同阶段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不同。
某中学地理小组结合某气象观测站的冬季气象资料开展风向风速变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气象站观测到的风向和风速与当地山谷风关系密切。下图示意该气象观测站及周边等高线分布(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气象站观测到的典型山风、谷风风向分别是( )
A. 偏东风、偏西风 B. 偏西风、偏东风 C. 偏南风、偏北风 D. 偏北风、偏南风
20. 与夏季相比,该季节山谷风的风速是( )
A. 山风更强 B. 山谷均更强 C. 谷风更强 D. 谷风均更弱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观测站西侧为一个南北走向的谷地,观测站东侧为一个东西走向的山谷,开口朝西,观测站位于东西走向山谷的谷口。白天受西侧南北走向山谷自西向东的谷风影响(南北走向山谷的谷风吹入东西走向的山谷),风从东西走向山谷的谷口吹向东侧山坡,形成谷风,风向为西风。夜晚受东侧自高处向低处的山风影响,风从山坡吹向谷口,形成东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观测站所在区域冬季风为偏西风,由上题分析可知,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与夏季风相反),风速较夏季偏大,C正确、D错误;夜晚山风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与夏季风相同),风速较夏季偏小,AB错误。故选C。
【点睛】山谷风的原理:白天,山坡较山谷升温快,山坡近地面形成低压,山谷形成高压,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山谷较山坡降温慢,山谷近地面形成低压,山坡形成高压,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
近年来,甘肃省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相继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大量光伏电站对当地土壤发育与生物生长也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河西走廊戈壁光伏电站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率、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21. 河西走廊戈壁光伏电站能提高其下方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原因是( )
A. 物种丰富度增加,径流下渗量增加 B. 温度下降,蒸腾、蒸发作用会减弱
C. 蒸腾、蒸发作用增强,降水量增加 D. 生物量增加,风速减弱,蒸发减弱
22. 下列关于土壤含水率与生物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土壤含水率1.6%时,生物量最大 B. 土壤含水率3.0%时,生物量最小
C. 土壤含水率3.3%时,生物量最大 D. 土壤含水率越高,生物量越丰富
【答案】21. B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河西走廊戈壁光伏电站能提高其下方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电池板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地表温度降低,蒸发、蒸腾作用减弱,土壤中的含水率增加,B正确。土壤水分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径流下渗量增加,不符合地理逻辑,A错误;蒸发减弱,不会导致降水量增加,C错误;蒸发减弱是光伏电池板阻挡太阳辐射所致,并非生物量增加风速减弱所致,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2题详解】
该题是读图分析题,左图土壤含水率1.6%时,物种的丰富程度最低,对应右图读出生物量的值约为48,数值最大,A正确;左图土壤含水率3.0%时,生物丰富程度较大,对应右图读出生物量也较大,B错误;左图土壤含水率3.3%时,生物丰富程度最大,对应右图读出生物量约为30,不是最大值,C错误;受光伏发电站影响,在干旱区并非土壤含水率越高,生物量越丰富,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点睛】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往往具有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恢复荒漠地区的植被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光伏产业引入后,沙丘移动减缓。但杂草会遮挡面板,减弱发电量,因此该区域引入牧羊业,该产业对于植被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根据昼夜长短、正午日影变化等现象,在一年中定出若干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表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某节气天气晴朗,小明同学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量太阳高度,绘制出AO、BO两根等长杆影,PO恰好平分AB(如下图),并查询得知该日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是9:43和18:46,而前一天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9:44和18:45,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节气最有可能的是( )
A. 芒种 B. 小暑 C. 大雪 D. 小寒
24. 与前一天的同一时刻相比,杆影AO的变化是( )
A. 长度稍长 B. 长度稍短 C. 影端稍东 D. 影端稍北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日当地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是9:43和18:46,前一天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9:44和18:45,前后两天的昼长分别是9小时01分、9小时03分,此时位于北半球的当地昼短夜长,表明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昼长变长,表明直射点在向北移动。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可知,芒种(06月5日~06月6日)、小暑(07月7日~07月8日)、大雪(12月7日~12月8日)、小寒(01月5日~01月6日)中,芒种、小暑时,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雪时直射点向南移动,小寒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4题详解】
根据前一题分析可知,此时直射点在向北移动,与前一天相比,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升高,同一时刻的太阳高度也相应升高,因此杆影AO长度稍短,A错误、B正确;当地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影子朝北,则AO影子朝向东北,杆影AO长度变短,则此时影端与前一天相比向西南移动,CD错误。故选B。
【点睛】夏至日(6.22前后)至冬至日(12.22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缩短,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增长。冬至日(12.22前后)至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增长,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缩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局部区域简图。此时我国东北地区正处于强寒潮过境后2天,在较特殊的情景下形成了暖锋锋面。
(1)在图中各用一个箭头分别画出此时鄂霍次克海和朝鲜半岛的风向____,说出各自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
(2)说明图示区域不同气压系统的形成过程。
(3)比较图示锋线附近的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答案】(1) ①. 箭头如图:
②. 鄂霍次克海位于气旋北侧,受气旋影响吹东北风;朝鲜半岛受反气旋控制,吹西北风。
(2)左侧的高气压由于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冷高压;右侧的低气压系统是冬季海洋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系统。
(3)锋线北部气温高于南部;原因:来自鄂霍次克海上空的暖湿气流(倒暖锋的水汽),由北向南输送并与冷空气相遇,形成暖锋,北侧受暖气团控制,南侧受冷气团控制,气温北高南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天气系统和锋面系统为背景,涉及风向的判断、天气系统的成因、锋面对气温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鄂霍次克海位于气旋的北侧,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呈逆时针运动,故吹东北风(或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朝鲜半岛受反气旋的控制,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呈顺时针运动,故吹西北风。如图所示:
【小问2详解】
可先从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展开分析。由图可知,左侧为高气压(反气旋),主要位于西伯利亚,由于陆地冬季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冷高压;而右侧的为气旋,位于海洋上,海洋冬季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气旋)。
【小问3详解】
从气团性质展开分析。由于来自鄂霍次克海气旋的气流为暖湿气流,由北向南移动,而南部刚受到寒潮影响,气温较低,北部的暖湿气流与南部的冷气团相遇,形成暖锋,北侧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南侧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北邯郸广平县地处传统优势花生产区,自然条件有利于花生生长,所产花生含油量、油酸含量分别达到50%、75%以上。当地以高油酸花生基地为中心,大力推行“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质检、统一收储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的“大型加工企业+地方企业收购+合作社种植”的产业链合作模式。目前广平县注册了多个花生系列商标,开发花生蛋白粉、休闲烘烤花生等新产品,探索工业旅游模式。
2023年广平县高油酸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材料二下图为广平县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简图。
(1)指出广平县种植花生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运行机制对当地花生种植的积极作用。
(3)简析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因。
【答案】(1)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丰富;多砂质土壤,土层深厚肥沃等。
(2)统一生产标准花生品质有保障;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利于扩大种植规模;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利于提高种植水平;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可以降低市场风险;统一优良种源,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等。
(3)花生产业规模大,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中各生产要素关系密切,协调性好;协同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链长,覆盖花生种植、食品加工等,经济效益好;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产业特色突出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广平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农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广平县种植花生的自然优势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图中经纬线可知,广平县位于温带季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利于耕作;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丰富;为泥沙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多砂质土壤,土层深厚肥沃。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运行机制以高油酸花生基地为中心,建立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质检,保障花生品质;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可以降低农户的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利于提供农民种植积极性,扩大种植规模;企业统一收购, 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降低的产品的市场风险,目前广平县注册了多个花生系列商标,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合作社与基地提供种源,有统一优良种源,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开发了花生蛋白粉、休闲烘烤花生等新产品,实行了产品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小问3详解】
广平县地处传统优势花生主产区,花生产业规模大,产业优势突出;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产业链中各生产要素关系密切,协调性好;广平县注册了多个系列商标,协同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开发了花生蛋白粉、休闲烘烤花生等新产品,产业链长,覆盖花生种植、食品加工等,经济效益好;注册了多个系列商标还体现了广平县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产业特色突出等。因此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欧海即格陵兰海、冰岛海和挪威海的统称,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北欧海中的中、深层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重要来源,也是全球温盐环流(由海水温度盐度变化引起的密度差异,驱动深层海水运动形成的全球大洋环流系统)的主要驱动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单位:kg/m3)分布图。
(1)与表层相比,北欧海深层海水温度季节差异更____,盐度更____,密度更____。在温盐环流中北欧海海水通过____运动将表层和深层连接。
(2)归纳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的时空特点。
(3)“深海瀑布”发生最显著的季节是____,简述“深海瀑布”的发生过程____。
(4)推测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北欧海海水年平均密度的变化状况。从海气关系的角度分析该变化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答案】(1) ① 大 ②. 大 ③. 大 ④. 对流
(2)春冬季平均密度小,秋季平均密度大;密度最大值分布在北欧海中北部,并向东南一西北方向逐渐递减等。
(3) ①. 秋季##秋 ②. 秋季北大西洋与北冰洋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来自北大西洋的温暖海水在北欧海迅速冷却;海水密度增大,剧烈下沉;形成大规模海水下沉的“瀑布”景观,并通过深层海水流动注入北大西洋。
(4)逐渐变小;受全球变暖影响,极地冰盖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导致北欧海海水密度变小,海水下沉减弱或消失,造成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年平均密度减小。北大西洋表层水温下降,海水蒸发减弱,大气水汽含量降低,降水减少,影响范围减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分布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4道试题,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海水的密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的变化可知,深层的海水密度季节变化较大,密度变化与水温关系密切,因此,可推知北欧海深层海水温度季节差异更大;北欧海在高纬度海区,受海水结冰融冰影响,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故盐度大于表层;深层海水温度低,密度大于表层。在温盐环流中北欧海海水通过对流运动(即冷海水下沉等)将表层和深层连接。
【小问2详解】
读图可见,时间上:春冬季平均密度小,秋季平均密度大;空间上:密度最大值分布在北欧海中北部,并向东南一西北方向逐渐递减等。
【小问3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其他季节比,秋季北大西洋与北欧海100米深度海水密度差异较大,结合材料可知,北欧海深层海水是北大西洋北上的温暖海水遇冷,密度增大下沉形成的,反映出秋季北大西洋与北欧海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来自较低纬度海区北大西洋的温暖海水在北欧海(海水温度较低)冷却较明显;北大西洋的温暖海水在北欧海(海水温度较低)冷却较明显,导致海水密度增大,剧烈下沉;形成的北欧海海水“深海瀑布"最显著,最终导致深层海水平均密度较大。
【小问4详解】
结合设问及已学知识可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地冰盖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导致北欧海海水密度变小,北欧海海水密度变小,海水下沉减弱或消失,最终造成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年平均密度变化趋势为逐渐变小。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减小,海水下沉减弱或消失,就不会形成大规模海水下沉的-瀑布景观,也不会通过深层海水流动注入北大西洋,即全球热盐环流(海洋中由海水密度驱动的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减弱,说明热盐环流强度减弱,从而导致高纬度北大西洋地区温度降低;海水蒸发减少,大气的水汽含量降低,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减少,影响的范围缩小。诸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题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其中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某蕨类植物化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各类岩石中,最有可能发现该化石的是( )
A. 页岩 B. 砾岩 C. 石英岩 D. 石灰岩
2. 蕨类植物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明显衰退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末期 C. 中生代末期 D. 新生代早期
下图为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目前,可用于对地壳运动精确观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NSS C. GIS D. ChatGPT
4. 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站点空间布局疏密不均,其主要因素是( )
A 站点级别 B. 建造难度 C. 经济水平 D. 地质状况
中欧小国匈牙利是欧洲重要的传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基地。随着欧盟“2035年禁燃油车”目标的确立,传统汽车产业须向新能源电动化方向发展,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2022年,中国M公司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资建设电池动力工厂,这是该公司在欧洲建设的第二座工厂(第一座工厂在德国)。完成下面小题。
5. M公司选择在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主要原因是( )
A. 电池原料充足 B. 传统汽车产业链完备 C. 电池市场广阔 D. 电池的生产技术先进
6. 与德国相比,M公司在匈牙利建厂,可以( )
A. 增加产品产量 B. 增加产品销量 C. 提高产品质量 D. 降低生产成本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海沟的形成原因是( )
A. 板块张裂 B. 地壳抬升 C. 板块俯冲 D. 岩浆喷出
8. 伴随阿留申海沟同时形成的宏观地形是( )
A. 岛弧 B. 裂谷 C. 海岸山脉 D. 大洋中脊
互联网销售巨头通过开发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其手机APP新用户不断增多,形成大规模下沉市场用户。下图为2022年我国主要互联网销售平台新用户增量及下沉市场贡献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最初,多数互联网销售巨头在下沉市场难以迅速铺开,其主要原因是下沉市场的( )
A 市场规模较小 B. 消费理念滞后 C. 政策限制较多 D. 消费总量有限
10. 2022年,图示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新增用户主要来自( )
A. 进城打工者 B. 返乡创业者 C. 青少年群体 D. 中老年群体
柔鱼集中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暖水浅海及其周边海域,其洄游与洋流关系密切,早期幼体生活在35°N以南海区,后向北游,到10~11月开始向南洄游。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渔场和作业位置以及柔鱼产卵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西北太平洋柔鱼捕捞的最佳季节是( )
A. 冬春季 B. 春夏季 C. 夏秋季 D. 秋冬季
12. 西北太平洋柔鱼在10~11月后向南洄游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卵需要②食物减少③寒流增强④天敌增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太阳软X射线耀斑强度分A、B、C、M、X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划分为1-10十个等级,一般地球上观测到的弱耀斑是C级,M级是大耀斑,而X级则是极大耀斑。下图是某次耀斑爆发期间强度波动变化状况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本次耀斑达峰的北京时间约是( )
A. 5-6点 B. 11-12点 C. 14-15点 D. 21-22点
14. 下列现象与耀斑爆发关联最密切的是( )
A 北极气温偏高 B. 太阳黑子随之增多 C. 冬季暴雪多发 D. 我国北方出现极光
泰加林带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公里宽的北方塔形针叶林带,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地区,林中可见大量倒木,林下土壤贫瘠,有永久冻土层。下图是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泰加林树冠呈塔形的优势是( )
A. 保温 B. 保湿 C. 防积雪 D. 抗大风
16. 泰加林中多倒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树木古老,自然死亡 B. 植株高大,受风面大
C. 气温升高,土层蠕动 D. 冻土层厚,直根较浅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平面图,图中虚线及数值表示等高线及相应海拔高度(单位:m),弯曲实线为岩层界线,岩层K、P、R、T的地质年代依次由老到新,平直实线表示断层线。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地当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18. 受断层影响,断层线两侧岩层的内力作用主要是( )
A. 东侧岩层向东倾斜 B. 东侧岩层整体抬升
C. 西侧岩层向上拱起 D. 西侧岩层整体褶皱
某中学地理小组结合某气象观测站的冬季气象资料开展风向风速变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气象站观测到的风向和风速与当地山谷风关系密切。下图示意该气象观测站及周边等高线分布(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气象站观测到的典型山风、谷风风向分别是( )
A. 偏东风、偏西风 B. 偏西风、偏东风 C. 偏南风、偏北风 D. 偏北风、偏南风
20. 与夏季相比,该季节山谷风风速是( )
A. 山风更强 B. 山谷均更强 C. 谷风更强 D. 谷风均更弱
近年来,甘肃省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相继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大量光伏电站对当地土壤发育与生物生长也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河西走廊戈壁光伏电站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率、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21. 河西走廊戈壁光伏电站能提高其下方土壤含水率的主要原因是( )
A. 物种丰富度增加,径流下渗量增加 B. 温度下降,蒸腾、蒸发作用会减弱
C. 蒸腾、蒸发作用增强,降水量增加 D. 生物量增加,风速减弱,蒸发减弱
22. 下列关于土壤含水率与生物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土壤含水率1.6%时,生物量最大 B. 土壤含水率3.0%时,生物量最小
C. 土壤含水率3.3%时,生物量最大 D. 土壤含水率越高,生物量越丰富
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根据昼夜长短、正午日影变化等现象,在一年中定出若干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表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某节气天气晴朗,小明同学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量太阳高度,绘制出AO、BO两根等长杆影,PO恰好平分AB(如下图),并查询得知该日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是9:43和18:46,而前一天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9:44和18:45,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节气最有可能的是( )
A. 芒种 B. 小暑 C. 大雪 D. 小寒
24. 与前一天的同一时刻相比,杆影AO的变化是( )
A. 长度稍长 B. 长度稍短 C. 影端稍东 D. 影端稍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局部区域简图。此时我国东北地区正处于强寒潮过境后2天,在较特殊的情景下形成了暖锋锋面。
(1)在图中各用一个箭头分别画出此时鄂霍次克海和朝鲜半岛的风向____,说出各自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
(2)说明图示区域不同气压系统的形成过程。
(3)比较图示锋线附近的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北邯郸广平县地处传统优势花生产区,自然条件有利于花生生长,所产花生含油量、油酸含量分别达到50%、75%以上。当地以高油酸花生基地为中心,大力推行“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质检、统一收储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的“大型加工企业+地方企业收购+合作社种植”的产业链合作模式。目前广平县注册了多个花生系列商标,开发花生蛋白粉、休闲烘烤花生等新产品,探索工业旅游模式。
2023年广平县高油酸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材料二下图为广平县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简图。
(1)指出广平县种植花生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运行机制对当地花生种植的积极作用。
(3)简析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欧海即格陵兰海、冰岛海和挪威海的统称,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北欧海中的中、深层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重要来源,也是全球温盐环流(由海水温度盐度变化引起的密度差异,驱动深层海水运动形成的全球大洋环流系统)的主要驱动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单位:kg/m3)分布图。
(1)与表层相比,北欧海深层海水温度季节差异更____,盐度更____,密度更____。在温盐环流中北欧海海水通过____运动将表层和深层连接。
(2)归纳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的时空特点。
(3)“深海瀑布”发生最显著的季节是____,简述“深海瀑布”的发生过程____。
(4)推测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北欧海海水年平均密度的变化状况。从海气关系的角度分析该变化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