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7 21: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4 曹冲称象
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同学们知道曹操吗?他有个儿子叫曹冲,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曹操特别喜欢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他的故事。
分标题一
借助课题识字、写字。
活动一
曹冲称象
cáo
认一认,写一写。
曹冲称象
cáo
左窄右宽,上下等高。
左边末笔为点,
右边第一笔撇短小。
认一认,写一写。
分标题一
了解大象的特点,知道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活动二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默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这是一头很重的大象。
“根、柱”为什么都带有“木字旁”?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这是一头很重的大象。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议、论”为什么都带有“讠”?
1.默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2.比一比下面的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为什么?
第二句加上“到底”,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表示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难度很大。
到底: 。
你们两个长得这么像,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呢?
官员们想出的办法: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曹冲想到的方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3.朗读3-4自然段,找出文中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好在哪里。
曹冲的方法把船当作“大秤”,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了因大象体形庞大而没法直接称的问题。
官员们想出的办法: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曹冲想到的方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3.朗读3-4自然段,找出文中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好在哪里。
4.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
5.照样子用上“才”说一句话。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才: 。
妹妹才三岁就会自己系鞋带了
分标题一
借助关键词句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活动三
1.读读第四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排序。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作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4
3
2
1
2.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作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4
3
2
1
曹冲先把大象赶上船;再看船身下沉多少,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做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分标题一
拓展阅读,练习借助关键词句复述。
活动四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 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 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 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读一读《善于思考的徐文长》,标出徐文长提水桶过河的句段,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徐文长。
读到一个爱动脑筋的徐文长……
2.给下面的关键词句排序。
鞋子没湿,走过桥。
找来两根绳子,拴在水桶把儿上。
走上桥,牵着把儿上的绳子向前走。
将水桶推到河里。
1
2
3
4
3.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把这些关键词句连起来,说说徐文长提水桶过河的过程。
鞋子没湿,走过桥。
找来两根绳子,拴在水桶把儿上。
走上桥,牵着把儿上的绳子向前走。
将水桶推到河里。
1
2
3
4
分标题一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活动五
1.你能把每艘小船上的词语读正确吗?
柱 子
几 岁
到 底
做 事
大 船
然 后
站 好
一 杆
大 秤
2.按照结构给下面的字分类。
柱 底 做 岁 船 然 杆 秤 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柱、做、船、杆、秤、站

岁、然
3.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左窄右宽
左右基本等宽
注意穿插避让
“柱”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到木字旁右下方。
“做”右边的长撇穿插到“口”的下方。
“秤”第九笔横穿插到禾木旁点的右上方。
“杆”第六笔横穿插到木字旁点的右上方。
“船”左边“舟”中的横注意避让,写为提,写短、不出头。
3.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杆”“秤”,右边的竖画比左边的竖画略低。“做”中间的“口”写小,最后一笔捺舒展。“船”右边第二笔为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3.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跟着动画书空,注意字的笔顺。
跟着动画书空,注意字的笔顺。
3.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站”立字旁提写短,右下方“口”稍大。
跟着动画书空,注意字的笔顺。
左右不等窄让宽,穿插避让有礼貌。
3.认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和同桌互相评一评。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4.观察一下“岁、然”和“底”三个字,想一想怎样能写正确、美观。
上宽下窄。
四点之间有间距,
首尾两点略微大。
右上“犬”字要注意,有个小点写不差。
上窄下宽。
“山”字要写扁。横撇在中线,
撇长且舒展。
左上包右下。
“氐”横略长,
右上倾,
斜钩舒展,
左右平衡。
跟着动画书空,注意字的笔顺。
和同桌互相评一评。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5.根据书写要求同桌互相评一评,写得不好的,再写一遍。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古代的曹冲和徐文长。今后,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遇到事情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