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英语 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授课人 指导教师
课标模块 人与自我——身心健康,抗挫能力,珍爱生命的意识 人与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教材版本 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 Unit 5 Topic 2 I’m feeling excited.
课时数 4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Unit 5 Topic 2 I’m feeling excited.
主题概述 单元概况 本教学单元(依据教材实际情况,以下称为topic)的核心话题是学生青春期的负面情绪,依托对话、书信、记叙文等语篇,以Helen、Li Hong、Miss Wang的师生互动为线索,将考试失利、融入新环境、自身性格特征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集于一体。学生通过本topic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能够完成课标三级主题内容中有关“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的相关内容,学习理解有关情绪调控的语言知识,树立保持身心健康的意识,并将其应用实践于分析与解决实际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分享个人感受与见解,并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倾听、体谅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最终实现迁移创新,提升核心素养。 主题 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身心健康,抗挫能力,珍爱生命的意识 人与社会——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语言知识 本topic词汇知识包括“负面情绪的诱因”和“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语法知识包括“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用于分析负面情绪的诱因),和“as/so……as……”同级比较(用于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实际情况);语篇知识为书信的常用表达方式。据此,本topic语言知识结构图如下: 语言技能 ①理解性技能: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和交流中应根据说话者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判断其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能理解和推测书面语篇中隐含的信息和意义。 ②表达性技能:学生应运用本topic所学的词汇、句式、语法,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有效询问,恰当表达,表意准确、得体。 学习策略 在本topic学习活动中,学生应利用信息结构图对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归纳整理,理解主题内容;在课堂沟通和交流中,借助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询问和表达观点。 教学过程 明线:引领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 暗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 本topic共分为4课时 课时1:Section A 1a -- Section A 2 + Section B 1a -- 1c 课时2:Section A 3 + Section B 2a 课时3:Section C 1a -- Section C 3 课时4:Section D 1a -- 2+ project展示 育人价值 学生通过本topic学习,能够树立正确对待负面情绪的意识,学会分析负面情绪的原因、关注并询问他人的心理状态,对他人提出建议,进而实现学生英语语言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主题语篇分析 主题语境(What) 脉络:Miss Wang和Helen帮助新转生Li Hong解决负面情绪的一系列互动。 听力对话:Section A 1a(语篇1)& Section B 1a(语篇3)& Section B 2a(语篇4) Miss Wang询问Helen情绪低落的原因;Miss Wang和Helen帮助Li Hong重拾信心,找回快乐。 书信阅读;Section A 3(语篇2)& Section C(语篇5) Li Hong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描述了适应新环境的前后经过。 记叙文阅读:Section D 1a(语篇6) Jeff在其哥哥车祸去世的创伤,和走出阴霾的过程。
语篇意义(Why) 关联性;发展性——连续剧 起因(语篇1&语篇3):激发学生分析青春期负面情绪的动机; 发展(语篇2&语篇4):学生逐渐深入探究解决负面情绪的方法; 高潮(语篇5):Li Hong的转变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经历,激发表达和分享欲; 结局(语篇6):学生综合运用单元所学知识,提升共情能力。
文本结构(How) 语篇1:从who,what,why,how等方面,使用系表结构和because从句介绍困扰Helen和Li Hong的问题; 语篇2&3&4:情态动词、祈使句、委婉语等句式,给出建议和指导; 语篇5:一般过去时和“as/so...as...”同级比较结构展现Li Hong的心理变化; 语篇6: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not...any longer / no longer”展现Jeff走出阴霾。
调整补充 第一课时:加入视频,导入常见的负面情绪;将语篇3及其听力任务置于本课时; 第二课时:将语篇2置于本课时;补充拓展阅读文本(书信往来,改编自人教go for it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时:拓展多模态素材,图片和动画; 第四课时:电影宣传片;
主题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班级英语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融洽。 在本单元教学前采用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生活经验。 认知水平 八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有所提升,已经从单纯记忆转向思考和分析。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能从多方面理解和分析事物,关注更多的知识细节;能掌握较复杂的知识结构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建立自己的观点,并依据事实和知识支撑观点; 知识储备 八年级学生已完成小学阶段六年和本Unit前两个topic的学习,在“情绪”话题下已储备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型,足够支撑其参与课堂思考和交流。 生活经验 “情绪”话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本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可以围绕自身实际生活进行表达。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时可能有思考欠缺或信息遗漏,教师需实时把握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要时给出提示或引导。 (2)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中产出的语言知识信息较庞杂,部分学生个人输出不流畅,教师需利用板书进行结构化梳理; (3)学生对负面情绪的具体诱因缺乏系统的了解,教师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感知和分析;
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采用多模态学习方法,利用丰富的视频、音频和文本资源,参与有深度和情境感的学习活动。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
单元主题活动路径 正视抑郁找原因—解决抑郁有方法—不畏挫折树自信—关心他人能共情
单元学习目标 在本topic结束时,学生能够: 通过观看视频、听材料、阅读文本、合作讨论等方式,获取梳理有关负面情绪原因和解决方法的词汇和短语,构建单元主题词汇思维导图。(目标一) 用英语写一封不少于80词的短文,描述自己克服负面情绪的一次经历。(目标二)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短剧,询问他人或表达自己负面情绪的原因,并给出有效的建议。(目标三)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
Activity 1 文本处理(语篇1):学生观看动画,听读文本,注意说话人的表情、动作和语气,完成填表任务,分析Helen情绪低落的原因。(指向目标一)
Activity 2 巩固操练:学生围绕“What will cause your sadness ”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负面情绪的诱因,梳理关键词和短语,并用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表达分享。(指向目标一)
Activity 3 文本处理(语篇3):学生观看动画,听读文本,注意说话人的表情、动作和语气,完成1c补全短文任务,分析总结Miss Wang给Li Hong提出了哪些建议。(指向目标一)
Activity 4 文本处理(语篇2+语篇4),学生阅读并补全Helen写给Li Hong的书信,观看Helen和Li Hong的对话动画并补全对话,同桌讨论,分析总结“What Helen did to cheer Li Hong up ”(指向目标一)
Activity 5 梳理建构:学生在Activity 2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分析“What can we do to help others and ourselves deal with sadness ”梳理关键词和短语,完成思维导图。(完成目标一)
Activity 6 文本处理(语篇5):学生阅读Li Hong写给老同学的信,提取关键信息,完成1b填表任务,分析“How does Li Hong live happily as before ”,之后同桌之间根据表格互相复述1a课文。(指向目标二)
Activity 7 应用实践:学生仿照1b的表格,回忆自己一次克服负面情绪的真实经历,填写表格,并写一封不少于80词的短文,给某杂志投稿。(完成目标二)
Activity 8 文本处理(语篇6):学生阅读文本,回答1b问题,梳理“How does Jeff deal with his sadness ”的故事线,并猜测“Who may helped him change his mind ”,总结可能给予Jeff帮助的人物(parents,teachers,friends,psychiatrists)。(指向目标三)
Activity 9 迁移创新:学生小组合作,编写台词,角色扮演(包括但不限于students in sadness,parents,teachers,friends,psychiatrists),表演一出三分钟左右的情境短剧,全方位展现询问或表达负面情绪,并给出有效的建议。(完成目标三)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Activity 1文本处理(语篇1) 评价内容:学生观看动画的专注度,采集关键信息完成教材任务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表述的流畅度。 评价指标: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看动画,有意识捕捉动画中的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信息;完成教材任务时迅速,准确;勇于分享自己的答案,表达个人想法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无明显语法或表述错误。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 赋值方法:口头赞扬,适时纠错,板书精彩回答。
Activity 2巩固操练 评价内容:小组讨论的效率,小组信息产出量,分享观点时表述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评价指标:小组能紧扣问题进行讨论,不偏题不跑题;组内同学都有发言,有意识书面摘录他人观点;分享小组观点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无明显语法或表述错误。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 赋值方法:小组讨论时教师巡班,实时监测各组讨论进度和成果,给予肯定、提醒、帮助;小组分享时教师给予口头赞扬,适时纠错,板书精彩回答。
Activity 3文本处理(语篇3) 评价内容:学生观看动画的专注度,采集关键信息完成教材任务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表述的流畅度。 评价指标: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看动画,有意识捕捉动画中的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信息;完成教材任务时迅速,准确;勇于分享自己的答案,表达个人想法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无明显语法或表述错误。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 赋值方法:口头赞扬,适时纠错,板书精彩回答。
Activity 4文本处理(语篇2+语篇4) 评价内容:学生阅读文本和观看动画的专注度,采集关键信息完成教材任务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表述的流畅度。 评价指标: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语篇和观看动画,有意识捕捉动画中的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信息;能够连贯完成教材的补全语篇任务,无明显拼写和语法错误;勇于分享自己的答案,表达个人想法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无明显语法或表述错误。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 赋值方法:完成教材任务时教师巡班,实时监测学生进度和答案,适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小组分享时教师给予口头赞扬,适当纠错,板书精彩回答。
Activity 5梳理建构 评价内容:小组讨论的效率,小组信息产出量;词汇导图的充实度、逻辑性、设计感。 评价指标:小组能紧扣问题进行讨论,不偏题不跑题;组内同学都有发言,有意识书面摘录他人观点;导图评价指标见下表。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赋值方法:教师巡班,监测各组讨论进度和成果,给予肯定、提醒、帮助。
Activity 6文本处理(语篇5) 评价内容:学生阅读文本的专注度,采集关键信息完成教材任务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复述原文的准备速度和准确度。 评价指标: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语篇,有意识标记原文的关键信息;能够迅速完成阅读填表和补全短文的任务,无明显拼写和语法错误;准备复述时开口出声,不受干扰,不走神;面向同桌和全班复述时能够依据表格脱离原文,连贯完整无重大信息遗漏;能够专注地听同桌和其他同学复述,不随意打断,能辨认其有无重大信息遗漏或错误。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赋值方法:准备复述和同桌互相复述时教师巡班,实时检测学生状态,必要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同桌互相复述和全班展示时,由聆听的同学记录错误或信息遗漏的数量,并用重新复述的形式进行改进。
Activity 7应用实践 评价内容:学生写作的完整度、真实度、工整度。 评价指标:见下表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赋值方法:教师和学生依据下方评价表,给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写作打分。 写作评价表请使用下面的表格完成互评、自评和修改,根据评分完善自己的写作。短文是否有清晰的开头和结尾?5=Perfect 4=Wonderful
3=Good 2=Acceptable 1=Needs Improvement短文的词汇、短语、句型是否准确?短文是否情节完整,全面介绍了个人克服负面情绪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短文是否提到了自己感悟和对今后生活的信心?短文的时态、拼写、语法和标点是否正确?
Activity 8文本处理(语篇6) 评价内容:学生阅读文本专注度,采集关键信息完成教材任务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表述的流畅度。 评价指标: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语篇,有意识标记原文的关键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完成教材的回答问题任务;勇于分享自己的答案,表达个人想法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无明显语法或表述错误。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 赋值方法:教师给予口头赞扬,适时纠错。
Activity 9迁移创新 评价内容:学生表演的完整度、生动度和创新性。 评价指标:见下表 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赋值方法:
五、单元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摘录:梳理有关负面情绪原因。 作业目标:复现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巩固其读音、词形、词义、语用,为单元学习目标做铺垫。 作业内容:①基础性作业(必做)——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仿照教材Section A 1a,与同桌共同编写新的对话,互相询问现在面临的或曾经产生的悲伤心情及其原因,并给出1至2条建议。 ②拓展性作业(必做)——采访你的父母,询问他们在学生时代(at your age)遇到过哪些事情困扰他们的心情,并记录下来。 ③挑战性作业(选做)——将父母的采访记录整理成一篇30词左右的报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摘录:梳理有关负面情绪解决方法的词汇和短语,构建主题词汇思维导图。 作业目标:复现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构建单元语言知识体系,巩固完善学习目标一。 作业内容:①基础性作业(必做)——参考《思维导图评价量表》完善并修改自己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②拓展性作业(必做)——向父母展示并阐释自己的思维导图,可借助母语。 ③挑战性作业(选做)——回忆自己一次解决负面情绪的经历,将其绘制成一幅四格漫画。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摘录:短文描述自己克服负面情绪的经历。 作业目标:复现相关语言知识,训练读、写、译等高阶语言技能。 作业内容:①基础性作业(必做)——参考《写作评价表》完善并修改自己的短文。 ②拓展性作业(必做)——向父母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短文,并将其翻译成富有文采的中文故事。 ③挑战性作业(选做)——为前一课时的四格漫画配文字解说。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摘录:角色扮演,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作业目标:复现相关语言知识,进一步训练高阶语言技能,跨学科迁移创新。 作业内容:①基础性作业(必做)——参考《情景剧评价单》完善并修改自己的台词。 ②拓展性作业(必做)——参考模板,将台词扩充为完整的脚本。 ③挑战性作业(选做)——观看电影《流浪猫鲍勃》,用英语写一篇不少于120词的影评,讲述主人公如何重拾生活的信心,以及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优点: 资源整合。教师提供了多模态的素材,图片、视频、拓展阅读等,帮助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 学生主体。知识框架、文本输出、情景模拟,均是学生自主合作的成果,真正实现了由学生主导知识获取的过程。 问题导向。问题链串联各个课时的铺垫,增强了学生的代入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 二、教学不足 应关注学生的及时反馈,要把握课堂的节奏。 应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时间和思考空间。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