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5. 八角楼上
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八角楼坐落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上,那是一幢什么样的楼呢 毛主席当年住在这幢楼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八角楼上》。
八角楼内部
八角楼的天窗
毛主席在八角楼的故居
看图猜一猜
随题看图识字
楼: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
竹楼
土楼
楼梯
“楼”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木”字旁的一捺变成点,为右边部分让位,体现汉字的谦让美。
写字
楼
分标题一
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活动一
(一)多种方法识字
1.根据意思识字:
争:古代表示上下两只手争夺牛角一类的东西,本义是争夺、抢取。组词:争夺、斗争。
代:“代”与时间有关。年代:时代;时期;时间(多指过去的较远的)。
(一)多种方法识字
2.运用形声字规律:
腊、握、视、察、油
3.同音字比较
章(文章)——张(张开)
代(年代)——带(带领)
(一)多种方法识字
4.多读几遍本课难读的词语。
单军衣 薄毯子 凝视 沉思 察觉 革命
艰苦斗争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星星之火 光辉著作
披
轻
“披”注意右边部分第一笔为横钩,最后一笔为捺。
“轻”注意“车”作偏旁最后一笔横变提。
(二)写字
写完后与同桌借助评价表互相评价,写得不好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分标题一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二
读完了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在一个( )的深夜,他坐在竹椅上( )。在这盏油灯下,他写下了许多( ),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分标题一
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时代背景。
活动三
1.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根据课文插图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
2.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天如此。
毛主席工作多么刻苦、多么辛苦!
年
夜
三横等距,长横在下,第四笔是短竖,悬针竖压中线。
点在竖中线起笔,横长,最后一笔捺起笔处与第五笔短撇相接,捺笔舒展,向右下平缓写出。
随文写字
分标题一
借助词语、插图,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
活动四
(根据课文插图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腊月是农历十二月,天气十分寒冷。
薄:单薄,不厚。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观看插图,体会“凝视、沉思、
察觉”的意思。
提示:观察图上人物的表情、动作,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情感朗读
请借助下列词语,说一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穿着 披着 坐在
握 拨
凝视 沉思 察觉
借助插图,说一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分标题一
拓展阅读《夜(节选)》,了解故事内容。
活动五
自由朗读《夜》节选,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首长怎样的精神?
1. 借助插图,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再向桌边望望,只见首长依然坐在那里,对着桌上的地图看着,不时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然后用铅笔在图上画上点儿什么。首长目不转睛地望着灯光,好一会儿,才深情地说道,“长征的路,有千里万里,我们要把每一步都走好,走出胜利来!”
2.你感受到首长怎样的精神?
——为了革命的胜利,首长不怕辛苦,像毛主席一样忘我地工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借助插图体会重点词的意思,并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两位首长是怎样工作的,体会到了他们的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