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3.4 解决垃圾问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3.4 解决垃圾问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8 08: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垃圾问题》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3.垃圾分类有利于合理处理垃圾。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
三、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
2.关注垃圾的去向。
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
【教学重点】
感受垃圾数量之多,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垃圾问题记录表、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1.展示学生拍摄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照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区或村庄垃圾堆放点的情况。 2.展示大型垃圾堆放点照片,提问:你见到的大型垃圾场吗?有什么感受? 3.聚焦主题:垃圾问题这么严重,怎样解决垃圾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垃圾问题”。 分享交流。 交流讨论。 通过课前的家庭、小区垃圾统计使学生直观感受垃圾的数量多且对环境的影响大。
探索 (一)班级讨论: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1.提问: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2.组织学生从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最终去向等几个方面分组讨论并记录: ①什么地方产生垃圾? ②产生了哪些垃圾? ③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 ④它们都到哪里去了? 3.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形成班级记录表。 4.小结:家庭、商场、工厂、学校、医院等都会产生垃圾,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大多数最终去了垃圾填埋场。垃圾会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传播疾病,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垃圾问题。 (二)家庭生活垃圾统计 1.提问:我们家庭一周每天产生了多少垃圾?根据我们的记录进行计算,并估算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平均质量。 2.继续提问:那我们全班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有多少? 3.继续提问:那我们全校、全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分别又是多少呢? 4.ppt展示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提问:阅读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5.提问:这么多垃圾,我们如何分类呢? 6.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法”: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7.播放资源《【知识探究】帮垃圾找找家》。 8.发放卡片上,进行分类游戏,游戏规则: ①把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②再把卡片按照垃圾分类粘贴到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 (三)了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1.提问:这么垃圾,我们如何处理呢? 2.出示资料,讲述国际上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提问:哪些垃圾分别可以用哪一种方法解决? 4.进一步提问: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回答。 根据课前的调查分组讨论,填写记录表。 汇报交流。 计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 计算。 计算。 阅读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根据垃圾的材料、是否有毒、是否容易腐烂、垃圾来源进行分类。 完成交互动画。 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粘贴到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 交流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垃圾。 交流讨论。 说一说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估算的过程,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垃圾数量的庞大。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进一步认识垃圾问题严重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通过模拟垃圾分类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垃圾的种类,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学生的有关环保的认知,并指导他们的生活。
研讨 1.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 2.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 交流讨论。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促进学生参与减少垃圾的活动。
拓展 播放视频资料《【教学实验】做一个堆肥箱》,讲述做堆肥箱的方法。 课后做一个堆肥箱。 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