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图像分析题
类型1 坐标曲线
【解题模型】 解答坐标曲线题的一般思路
1.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2. 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
3.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有( )
图像
实验设计 向未经打磨的铝片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向CuS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 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足量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5.下列图像与其对应描述相符的是( )
6.向盛有一定量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下列曲线所表示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
7.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B.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C.T ℃时,向NH4Cl饱和溶液中加水稀释
D.向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8.同学们在实验室为制备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铜,设计了如下转化路线:CuOCuSO4Cu(OH)2,反应中Y随加入溶液的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代表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转化①②均只能与一种物质进行反应
C.b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D.曲线ab、bc、cd段均发生复分解反应
类型2 数字化实验
9.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电导率随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c段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B.c点时恰好完全反应
C.d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Ba2+
D.若用NaOH溶液替换Ba(OH)2溶液,某时刻电导率也几乎为零
10.某同学在如图1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暖宝宝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炭粉),并滴加几滴水,分别用压强、氧气浓度和温度三种数字传感器绘制出数据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为氧气浓度变化曲线
B.曲线Ⅱ为温度变化曲线
C.曲线Ⅰ、Ⅱ开始上升是因为铁缓慢氧化放热所致
D.如果暖宝宝原料足量,压强可降至0
11.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能准确地测定实验过程的相关数据。如图是某同学将少量锌粒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12.化学实验也要“数字化”。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至170秒时绘制出图2中曲线AB段,接下来用手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左右,绘制出曲线BC段,对比曲线AB段和BC段,分析推理氧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
(2)300秒时松开双手,停止加热,立即翻转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观察到氧气浓度比曲线AB段降低较快,分析推理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一
1.D 2.D 3.C 4.B 5.D 6.B 7.C 8.C 9.D 10.C
11.(1)Zn+H2SO4=== ZnSO4+H2↑ (2)ZnSO4、H2SO4
12.(1)温度越高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