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震悚(sǒng) 诘问(jié) 粗拙(zhuó) 絮说(xù)
B.涎水(xián) 蹒跚(mán) 头颅(lú) 愧怍(zuò)
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荒僻(pì)
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霹雳 投掷 书斋 微不足到
B.取谛 镶嵌 肿胀 大庭广众
C.糟糕 烦燥 醒悟 自言自语
D.微颔 酌油 厚道 言外之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她给孩子们讲“鬼”故事,虽说是随意编的,但也讲得绘声绘色。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他的书法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去掉“通过”)
B.我透过窗户向操场上一望,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篮球。(把“这里”改为“那里”)
C.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超过600万辆左右。(去掉“左右”)
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互换位置)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6.按要求改写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改变句式为: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B.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改变句式为: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不是我的朋友。
C.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改变句式为: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D.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改变句式为: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描绘了善良、朴实、迷信的保姆阿长的形象,表达对她的感激与怀念。
B.杨绛的散文《老王》表达的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突出了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C.《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双手。”句中的“嗯”是叹词。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10分)
一朵美好
连 恒
①电影散场,走到电梯处准备下楼,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一朵花五元,新鲜的花,香香的花,刚摘下来的玫瑰花。”
②循声看去,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映入眼帘,她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双眼在镜后眯成了一道缝,手中挽着一个大大的花篮,花篮里有一大丛火红的玫瑰花。
③看样子,小女孩和儿子年纪相仿,不过十岁,这个年纪应当还在上小学,怎么会出来卖花?我依稀记得,这个影院以前确实是有一个以卖花为生的中年女人,据说卖的就是她家种的玫瑰花。等电梯的空闲,身边几人买了几朵花,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把花包装好,把零钱放入随身带来的小荷包里,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
④我没有买花,但依旧有点好奇,也许是她家的大人临时有事,也许小女孩今天作业完成得早……
⑤一晃一个月后了,我又来到电影院,这次是带着儿子一起来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出电梯,又看到了那个黑黑瘦瘦的卖花女孩。电影马上要开场了,我拉着儿子的手正要赶往放映厅,突然,儿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孟小菲,你也来看电影了?”说着,一把握住了卖花小女孩的手。我惊奇地问:“这个小女孩是你的同学?”儿子说:“是啊,我俩是一个班的,她是这学期新转学过来的。”
⑥女孩孟小菲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我不是来看电影的,我是来卖花的。”听了她的话,儿子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儿子无法理解这件事。此时,女孩拉住儿子的手说:“我求你个事,别把在这儿遇到我的事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好吗?”见儿子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女孩绽开了笑脸,她抽出一朵花,塞到儿子手里,说:“谢谢你,这朵花送给你!”
⑦看电影时,我发现儿子的情绪低落了下来。散场后,儿子不愿离开影院,过了一会儿,他似乎鼓起勇气对我说:“爸爸,你有多久没有给妈妈买花了?”我一怔,儿子又说话了:“我觉得你应该给妈妈买几朵花,你知道的,妈妈最喜欢花了,孟小菲的花就很好,你看这一朵,这么长时间了还这么香,一点儿也没有枯萎。”
⑧我恍然大悟:“好,今年是爸爸妈妈结婚十周年,就买十朵吧。给你五十元钱,你去找你同学买吧。”儿子却摇了摇头,说:“爸爸,还是你亲自去买吧,这样才能表示你的诚意,我会和妈妈说的,是爸爸亲自买的花,我就不和你一起去了,我去上厕所,你快去买吧。”
⑨看着儿子蹦蹦跳跳着离开,我心头突然涌起一股感动。我知道,儿子是想帮助女孩,又怕她拒绝,他觉得不陪我去,女孩也许就不会认出我……我找到女孩,买了十朵花,然后就看到藏在远处的儿子悄悄走了过来,他沿着墙壁缓缓前行,似乎刻意躲着自己的同学。
⑩回家路上,儿子告诉我,孟小菲是班里最节俭也是学习最刻苦的同学。可最近,她的成绩下降了,听说,她妈妈病了,她要照顾妈妈,还要照看家里的买卖……
回到家,妻子看着我手中的十朵玫瑰花,笑得很幸福,她把花插在一个精致的花瓶中,儿子也向她要了个美丽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把孟小菲送他的那朵也插入了花瓶中。儿子笑着说:“这是一朵美好!我要一直珍藏着它。”
儿子睡后,我对妻子讲了关于“一朵美好”的故事,不知为何,我们的眼中竟蓄满了泪水,心中也是满满的欣慰与感动。
(选自《新民晚报》)
8.文章以“一朵美好”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9.第⑩段运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0.读完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儿子让“我”感动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6分)
土地的身影
阎连科
①到今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
②25个春春秋秋,是那么漫长的一河岁月。在这一河岁月的漂流中,过去许多老旧的事情,总是让我不能忘却,特别是父亲劳作的模样儿和他那留在土地上的身影。
③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④我家的自留地土质不好,全是褐黄的礓土,每一锨、每一镐插进土里,都要遇到无角无棱、不方不圆、无形无状的料礓石。每年犁地,打破犁铧是常有的事。
⑤为了改造这土地,父亲连续几年冬闲都领着家人,顶着寒风飞雪到自留地里刨刨翻翻,用头挖上一尺深浅,把那些料礓石从土里翻拣出来,以备回家时担回家里,堆到房下,积少成多,到有一日翻盖房子时,垒地基或砌山墙使用。
⑥那时的父亲有一米七多的个头儿,这在乡村是少有的高个儿。我看着他把头举过头顶,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
⑦这一面山只有我们一家在翻地劳作,四处静得出奇,我听见父亲的头钩断云丝那咯咯叭叭的声响。追着那种声音,我看见头在半空凝寂了片刻,一瞬间,又往下落去,深深地插在了那坚硬的田地里。父亲就这样一一地刨着,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在他的下流去和消失。一个冬日又一个冬日,被他刨碎又重新组合。每天清晨,往山坡上去时,父亲瘦高的身影显得挺拔而有力,像一棵挺直的树。待吃过带去的午饭,那树也就卸了吊着的物件,又重新努力着撑直起来,然而到了日将落山,那棵树也彻底弯下,如挂了两三袋更为沉重的物件,仿佛再也不会直了一般。尽管这样,父亲还是一下一下有力地把头举在半空,用力地让头落在那块料礓地里,直到日头最终沉将下去。
⑧我说:“爹,日头落了。”
⑨父亲把头举将起来,看着西边,问我道:“落了吗?”
⑩我说:“你看——落了呢。”
每次我这样说完,父亲都似乎不相信日头已真的落山,他要把目光盯着西边看上许久,待认定日头确实落了,黄昏确实来了,把头狠命地往地上刨一下,翻起一大块硬土之后,才最终把头丢下,将双手卡在腰上向后用力仰仰,让弯久的累腰响出几下特别舒服的嘠巴嘠巴的声音,再半旋身子,找一块高凸出地面的坷垃仰躺上去,让那坷垃正顶着他的腰骨。他一边均匀地呼吸,一边用手抓着那湿漉漉的碎土,将它们在手里捏成团儿,再揉成碎末儿,这样反复几下,再起身看看他翻过的土地,迈着匀称的脚步,东西走走,南北行行,丈量一番。父亲那满是红土的脸上,有了粲然的笑容。
我问:“有多少地?”
父亲说:“种豆子够咱们一家吃半年豆面,种红薯得再挖一个窑洞。”
然后,父亲就挑起一担我捡出来的料礓石,下山回家去。那料礓石虽然不似鹅卵石那么沉重,可毕竟也是石头,挑起时父亲是拄着柄才站起来的。路上我能看见他的汗一粒粒落在地上,把尘土砸出豆荚窝似的小坑。
到了家里,父亲把那一担料礓石放在山墙下边,似乎是彻底用完了自己的气力。随着那两筐落地的料礓石,他也把自己扔坐在料礓石堆上。如果黄昏不是太深,如果天气不是太冷,他就坐在那儿不再起来,让我姐姐们把饭碗端出去,直到吃完了夜饭,才会起身回屋。这个时候,我就怀疑回屋倒在床上的父亲,明天是否还能起得床来。然而,来日一早,他又如前一日一样,领着家人,天不亮就上山翻地去了。
这样过了三年,我们家的那块土地彻底地被翻拣完了。家里山墙下堆的黄色的料礓石,足够砌三间房的两面山墙,我简直不敢相信一块地里会有这么多的料礓石,我也终于知道那块比原来大了许多的自留地,其实都是从料礓石的缝中翻拣出来的。
总之,那块田地对几岁的我来说,犹如一片广场,平整、松软,散发着香甜的土腥,就是我在田地里翻筋斗、打滚儿,也不会有一点坚硬划破我的一丝皮儿。因此,我似乎懂得了一些劳作的意义,懂得了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的意义。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讲述了父亲带领一家人改造自留地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怀念。
B.文章塑造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并借此表达了对天下所有辛勤付出的父亲的赞美。
C.文章的对话富有形象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冲击力。两组对话虽简单日常,读来却令人泪目。
D.文章开篇倒叙,引出对父亲的回忆;中间叙述有详有略;结尾收束全文,将文意引向深刻。
12.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路上我能看见他的汗一粒粒落在地上,把尘土砸出豆荚窝似的小坑。(“砸”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品读文章结尾画线的语句。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劳作”和“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有着怎样的意义。(4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8题。(14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金陵人有卖药者,车载大士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中过,有留于手不下者,则许人服之,日获千钱。有少年从旁观,欲得其术,俟①人散后,邀饮酒家。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如是三。卖药人叩②其法,曰:“此小术耳,君许相易,幸甚。”卖药曰:“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少年曰:“我更无他。不过先以钱付酒家,约客到绝不相问耳。”彼此大笑而罢。
(选自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①俟:等待。②叩:询问、打听。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释担而立 释:
(2)但微颔之 颔:
(3)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4)君许相易 易:
16.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B.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C.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D.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
18.两文中“卖油翁”“卖药者”“少年”都有令人惊叹的行为,他们获得这些行为的途径和方法有何不同?从他们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5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9.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一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3分)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21.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 。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三、名著阅读(5分)
22.根据所学名著《骆驼祥子》内容,完成下面的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 ,等等。(2分)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四、语言运用(11分)
23.综合·探究。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请简要写出本次班会的意义。(2分)
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________________
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3分)
五、书面表达(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
横线上填入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等。
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节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震悚(sǒng) 诘问(jié) 粗拙(zhuó) 絮说(xù)
B.涎水(xián) 蹒跚(mán) 头颅(lú) 愧怍(zuò)
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荒僻(pì)
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
答案:C
【解析】A项“拙”应读zhuō,B项“蹒”应读pán,D项“憎”应读zē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霹雳 投掷 书斋 微不足到
B.取谛 镶嵌 肿胀 大庭广众
C.糟糕 烦燥 醒悟 自言自语
D.微颔 酌油 厚道 言外之意
答案:D
【解析】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燥”应为“烦躁”。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她给孩子们讲“鬼”故事,虽说是随意编的,但也讲得绘声绘色。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他的书法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答案:C
【解析】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去掉“通过”)
B.我透过窗户向操场上一望,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篮球。(把“这里”改为“那里”)
C.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超过600万辆左右。(去掉“左右”)
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互换位置)
答案:D
【解析】 把“优劣”改为“优秀”。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答案:D
6.按要求改写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改变句式为: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B.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改变句式为: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不是我的朋友。
C.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改变句式为: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D.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改变句式为: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答案:B
【解析】改变句式为: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描绘了善良、朴实、迷信的保姆阿长的形象,表达对她的感激与怀念。
B.杨绛的散文《老王》表达的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突出了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C.《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双手。”句中的“嗯”是叹词。
答案:D
【解析】句中的“嗯”是拟声词。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10分)
一朵美好
连 恒
①电影散场,走到电梯处准备下楼,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一朵花五元,新鲜的花,香香的花,刚摘下来的玫瑰花。”
②循声看去,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映入眼帘,她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双眼在镜后眯成了一道缝,手中挽着一个大大的花篮,花篮里有一大丛火红的玫瑰花。
③看样子,小女孩和儿子年纪相仿,不过十岁,这个年纪应当还在上小学,怎么会出来卖花?我依稀记得,这个影院以前确实是有一个以卖花为生的中年女人,据说卖的就是她家种的玫瑰花。等电梯的空闲,身边几人买了几朵花,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把花包装好,把零钱放入随身带来的小荷包里,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
④我没有买花,但依旧有点好奇,也许是她家的大人临时有事,也许小女孩今天作业完成得早……
⑤一晃一个月后了,我又来到电影院,这次是带着儿子一起来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出电梯,又看到了那个黑黑瘦瘦的卖花女孩。电影马上要开场了,我拉着儿子的手正要赶往放映厅,突然,儿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孟小菲,你也来看电影了?”说着,一把握住了卖花小女孩的手。我惊奇地问:“这个小女孩是你的同学?”儿子说:“是啊,我俩是一个班的,她是这学期新转学过来的。”
⑥女孩孟小菲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我不是来看电影的,我是来卖花的。”听了她的话,儿子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儿子无法理解这件事。此时,女孩拉住儿子的手说:“我求你个事,别把在这儿遇到我的事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好吗?”见儿子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女孩绽开了笑脸,她抽出一朵花,塞到儿子手里,说:“谢谢你,这朵花送给你!”
⑦看电影时,我发现儿子的情绪低落了下来。散场后,儿子不愿离开影院,过了一会儿,他似乎鼓起勇气对我说:“爸爸,你有多久没有给妈妈买花了?”我一怔,儿子又说话了:“我觉得你应该给妈妈买几朵花,你知道的,妈妈最喜欢花了,孟小菲的花就很好,你看这一朵,这么长时间了还这么香,一点儿也没有枯萎。”
⑧我恍然大悟:“好,今年是爸爸妈妈结婚十周年,就买十朵吧。给你五十元钱,你去找你同学买吧。”儿子却摇了摇头,说:“爸爸,还是你亲自去买吧,这样才能表示你的诚意,我会和妈妈说的,是爸爸亲自买的花,我就不和你一起去了,我去上厕所,你快去买吧。”
⑨看着儿子蹦蹦跳跳着离开,我心头突然涌起一股感动。我知道,儿子是想帮助女孩,又怕她拒绝,他觉得不陪我去,女孩也许就不会认出我……我找到女孩,买了十朵花,然后就看到藏在远处的儿子悄悄走了过来,他沿着墙壁缓缓前行,似乎刻意躲着自己的同学。
⑩回家路上,儿子告诉我,孟小菲是班里最节俭也是学习最刻苦的同学。可最近,她的成绩下降了,听说,她妈妈病了,她要照顾妈妈,还要照看家里的买卖……
回到家,妻子看着我手中的十朵玫瑰花,笑得很幸福,她把花插在一个精致的花瓶中,儿子也向她要了个美丽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把孟小菲送他的那朵也插入了花瓶中。儿子笑着说:“这是一朵美好!我要一直珍藏着它。”
儿子睡后,我对妻子讲了关于“一朵美好”的故事,不知为何,我们的眼中竟蓄满了泪水,心中也是满满的欣慰与感动。
(选自《新民晚报》)
8.文章以“一朵美好”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案:暗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题目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第⑩段运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插叙,交代儿子帮助女孩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0.读完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儿子让“我”感动的原因。(4分)
答案:儿子能主动帮助同学,富有爱心,并且能替同学着想,保护同学的自尊心。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6分)
土地的身影
阎连科
①到今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
②25个春春秋秋,是那么漫长的一河岁月。在这一河岁月的漂流中,过去许多老旧的事情,总是让我不能忘却,特别是父亲劳作的模样儿和他那留在土地上的身影。
③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④我家的自留地土质不好,全是褐黄的礓土,每一锨、每一镐插进土里,都要遇到无角无棱、不方不圆、无形无状的料礓石。每年犁地,打破犁铧是常有的事。
⑤为了改造这土地,父亲连续几年冬闲都领着家人,顶着寒风飞雪到自留地里刨刨翻翻,用头挖上一尺深浅,把那些料礓石从土里翻拣出来,以备回家时担回家里,堆到房下,积少成多,到有一日翻盖房子时,垒地基或砌山墙使用。
⑥那时的父亲有一米七多的个头儿,这在乡村是少有的高个儿。我看着他把头举过头顶,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
⑦这一面山只有我们一家在翻地劳作,四处静得出奇,我听见父亲的头钩断云丝那咯咯叭叭的声响。追着那种声音,我看见头在半空凝寂了片刻,一瞬间,又往下落去,深深地插在了那坚硬的田地里。父亲就这样一一地刨着,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在他的下流去和消失。一个冬日又一个冬日,被他刨碎又重新组合。每天清晨,往山坡上去时,父亲瘦高的身影显得挺拔而有力,像一棵挺直的树。待吃过带去的午饭,那树也就卸了吊着的物件,又重新努力着撑直起来,然而到了日将落山,那棵树也彻底弯下,如挂了两三袋更为沉重的物件,仿佛再也不会直了一般。尽管这样,父亲还是一下一下有力地把头举在半空,用力地让头落在那块料礓地里,直到日头最终沉将下去。
⑧我说:“爹,日头落了。”
⑨父亲把头举将起来,看着西边,问我道:“落了吗?”
⑩我说:“你看——落了呢。”
每次我这样说完,父亲都似乎不相信日头已真的落山,他要把目光盯着西边看上许久,待认定日头确实落了,黄昏确实来了,把头狠命地往地上刨一下,翻起一大块硬土之后,才最终把头丢下,将双手卡在腰上向后用力仰仰,让弯久的累腰响出几下特别舒服的嘠巴嘠巴的声音,再半旋身子,找一块高凸出地面的坷垃仰躺上去,让那坷垃正顶着他的腰骨。他一边均匀地呼吸,一边用手抓着那湿漉漉的碎土,将它们在手里捏成团儿,再揉成碎末儿,这样反复几下,再起身看看他翻过的土地,迈着匀称的脚步,东西走走,南北行行,丈量一番。父亲那满是红土的脸上,有了粲然的笑容。
我问:“有多少地?”
父亲说:“种豆子够咱们一家吃半年豆面,种红薯得再挖一个窑洞。”
然后,父亲就挑起一担我捡出来的料礓石,下山回家去。那料礓石虽然不似鹅卵石那么沉重,可毕竟也是石头,挑起时父亲是拄着柄才站起来的。路上我能看见他的汗一粒粒落在地上,把尘土砸出豆荚窝似的小坑。
到了家里,父亲把那一担料礓石放在山墙下边,似乎是彻底用完了自己的气力。随着那两筐落地的料礓石,他也把自己扔坐在料礓石堆上。如果黄昏不是太深,如果天气不是太冷,他就坐在那儿不再起来,让我姐姐们把饭碗端出去,直到吃完了夜饭,才会起身回屋。这个时候,我就怀疑回屋倒在床上的父亲,明天是否还能起得床来。然而,来日一早,他又如前一日一样,领着家人,天不亮就上山翻地去了。
这样过了三年,我们家的那块土地彻底地被翻拣完了。家里山墙下堆的黄色的料礓石,足够砌三间房的两面山墙,我简直不敢相信一块地里会有这么多的料礓石,我也终于知道那块比原来大了许多的自留地,其实都是从料礓石的缝中翻拣出来的。
总之,那块田地对几岁的我来说,犹如一片广场,平整、松软,散发着香甜的土腥,就是我在田地里翻筋斗、打滚儿,也不会有一点坚硬划破我的一丝皮儿。因此,我似乎懂得了一些劳作的意义,懂得了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的意义。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讲述了父亲带领一家人改造自留地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怀念。
B.文章塑造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并借此表达了对天下所有辛勤付出的父亲的赞美。
C.文章的对话富有形象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冲击力。两组对话虽简单日常,读来却令人泪目。
D.文章开篇倒叙,引出对父亲的回忆;中间叙述有详有略;结尾收束全文,将文意引向深刻。
答案:B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B项表述错误。文章主要回忆了父亲改造自留地,辛苦劳作的事情,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辛苦和坚强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12.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点题;②自然引出下文;③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勾画了父亲高大的形象,表现劳作时的全情投入。
(2)路上我能看见他的汗一粒粒落在地上,把尘土砸出豆荚窝似的小坑。(“砸”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砸”字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滴落的汗珠之大、之重;写出父亲肩上的担子之沉;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的劳累。
14.品读文章结尾画线的语句。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劳作”和“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有着怎样的意义。(4分)
答案:劳作:辛勤的“劳作”能改造贫瘠的土地,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的意义:①父亲用自己的勤劳让我们一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和幸福;②父亲身上的勤劳、负重、坚韧、奉献的品质深深感染了我,熏陶了我。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8题。(14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金陵人有卖药者,车载大士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中过,有留于手不下者,则许人服之,日获千钱。有少年从旁观,欲得其术,俟①人散后,邀饮酒家。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如是三。卖药人叩②其法,曰:“此小术耳,君许相易,幸甚。”卖药曰:“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少年曰:“我更无他。不过先以钱付酒家,约客到绝不相问耳。”彼此大笑而罢。
(选自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①俟:等待。②叩:询问、打听。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释担而立 释:
(2)但微颔之 颔:
(3)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4)君许相易 易:
答案:(1)放下(2)点头(3)慢慢地(4)交换
16.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B.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C.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D.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
答案:B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答案: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
(2)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
答案:不给酒钱,(少年)饮完竟然走出去,酒家店主就像没看见一样。
18.两文中“卖油翁”“卖药者”“少年”都有令人惊叹的行为,他们获得这些行为的途径和方法有何不同?从他们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答案:卖油翁沥油熟能生巧,卖药者和少年做事却是投机取巧。道理:我们做事要靠熟能生巧,不能靠投机取巧,最后才能真正成功。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5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9.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一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案:示例: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21.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 。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答案:(1)明月来相照 (2) 惟解漫天作雪飞 (3)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4)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名著阅读(5分)
22.根据所学名著《骆驼祥子》内容,完成下面的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 ,等等。(2分)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答案:(1)小福子 (2)D
四、语言运用(11分)
23.综合·探究。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请简要写出本次班会的意义。(2分)
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________________
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3分)
答案:
(1)示例: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2)示例: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3)示例:讲使用手机的故事 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 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4)略。 点拨: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
五、书面表达(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
横线上填入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等。
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节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我们知道,认真审题是写好命题作文最为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作文的材料,看好作文的要求,然后认真回忆哪一刻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心意的,最让自己难忘的,然后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只有这样,才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
那么该如何审题呢?
一是明确题中词语的内涵与外延。 “那一刻”即那一时刻——已经过去的某一个短暂的时间。
二是扩充题目的内容。题目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与提炼。解题,则是对概括与提炼的逆向操作,即明确与充实题目的意思。三是确定题目的重点。作为初中重要文体的记叙文,叙事是重点,提示学生在习作时,应重点表现自己的“难忘”, 尤其要看好作文要求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
例文:
让我感动的那一刻
窗外是浅青色的黎明,残余的夜色不曾褪去,草木在夏日的暖风中更加浓密茂盛。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期末的激战又面临眼前。炎热的狂流更让人平添几分焦躁。忽然,一股浓郁的饭香沁人心脾,悄悄走到厨房门前,我发现母亲正在为我煮粥。
听到有脚步声,母亲慢慢转过身来,对我微笑。我清晰地看见,她的脸上有细密的汗珠,额前的发丝已经被汗水浸湿,她轻轻抬起一只胳膊,为自己拭去汗珠。片刻过后,母亲为我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粥,递给我说:“天太热,特意为你煮了绿豆粥,慢慢喝吧,别烫着。”便转身去收拾厨房里的东西。我看见母亲的后背似乎已经湿透,尽管她穿得很单薄。顿时只觉得有一种热热的东西在眼中要涌出来。
凝视着这一碗绿豆粥,只见碗中绿宝石般的豆子如同洒在银河天际的点点星光,令人味蕾生津。我先用嘴唇轻轻触碰,感知绿豆的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清香柔软的怀里,用舌尖输送进它的清爽润滑的躯体,然后便感觉到我的味蕾一点点通透感知。慢慢咽下去的瞬间,我的身体便一点点地褪尽疲惫,我的心灵仿佛一寸寸地清除掉心浮气躁……我何止是在品一碗绿豆粥,更是在母爱的气息中,畅游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水波之上,一时间,顿觉神清气爽。
当我满怀欣喜吃完一碗的时候,抬头的瞬间,却发现母亲正在凝视着我,她额头的汗水缓缓地滑出曲折的印痕,饱含着几分憔悴,几分疲惫。我知道,那是一位母亲为了一位学子的付出。时光点滴逝去,窗外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射进屋内,为母亲的画面衬上了金色的背景。
顿时,感动如潮水般涌来,心儿朝着阳光颤动,惭愧的波涛几乎将要把我淹没。是母爱的阳光在我的,心中照耀下来,一直暖到心灵的深处。岁月尘埃,时光易逝,而母爱的浓情永远不会褪去。
母爱是一碗绿豆粥,浓浓的亲情如花般融在其中;母爱是天空,包容着我的成长;母爱是一本巨著,让我终生尽情拜读。
【句段赏析】
第一段环境描写为下文母亲为“我”煮粥作铺垫。
第三段母亲煮粥: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位为孩子甘愿奉献操劳的母亲形象。
第四段“我”喝粥: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对绿豆粥的喜爱之情,以及“我”感受到母爱后的感动。
抒情、议论深化了母爱的伟大这一主题。
【点评】
1.精雕细刻,情深意浓。一碗浓浓的绿豆粥,饱含着深深的母爱。作者对母亲的刻画知腻传神,一个抬手擦汗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便刻画出一位为孩子甘愿奉献操劳的母亲形象,平淡中的生活画面,尽显母爱的伟大。
2.动作传神,感受至深。如何描绘母爱,不是在于情感的抒发,而在于细腻动作的展现。考生以喝粥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种地表现出对绿豆粥的喜爱之情,令人感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