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8 12:12: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同学们认识这些科学家吗?选择其中一位简单介绍一下。
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5
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一课时
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州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等。
作者简介
真理
真理:真实的道理。
解读课题

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先把句子读通顺,再朗读课文。
我会读

左窄右宽,左半部分的“土”写得略小,而右半部分的“或”写得略大,注意斜勾要舒展,斜勾上面的一笔“丿”不能忘。
我会写
sōu
书写时注意布局要匀称,左窄右宽,“叟”这个部件要注意笔顺,上下部分要匀称。
我会写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文中是说一些现象常见就不觉得奇怪了。
对于他的无理取闹,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听课文朗读,说一说:课文是围绕哪个观点来写的?
作者引用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名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既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充当理论依据,一举两得。
中心观点
课文是围绕哪个观点来写的?
本文围绕中心观点安排了哪几部分内容?
1
2
3
4
5
6
7
提出观点
印证观点
总结观点
课文是按“___________”的结构写的。
总—分—总
自由读第1、2自然段,找到能够解释本文主要观点的句子。
提出观点
1
2
“有所建树”指的是:
有了不起的功绩。
第2自然段中的“?”和“!”分别指什么?把“?”拉直变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


前提条件:善于思考、追根求源。
发现问题
解决疑问
为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课文具体写了哪三个事例
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 是什么?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印证观点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竞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 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提出问题
!找到真理
发现问题
实验探究
拓展延伸
说一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及这句话给自己带来的启发。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并通过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
认真读第3—5自然段,根据事例填写学习单。
作业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