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练习卷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古诗中的“蛙”属于( )
A. 软体动物 B. 节肢动物 C. 两栖动物 D. 爬行动物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由此可看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 )
A. 水中和陆地 B. 水中 C. 陆地 D. 母体内
3.“恰则黄昏雨便晴,青塘迤逦尽蛙鸣。”大声鸣叫的青蛙是( )
A. 雌蛙 B. 雄蛙 C. 蝌蚪 D. 雌蛙和雄蛙
4.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 )
A. 捉住雌蛙,防止雌蛙逃走
B. 培养感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
C. 雌蛙与雄蛙之间的识别
D. 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受精卵
②外鳃消失的蝌蚪
③只有后肢的蝌蚪
④长出四肢的蝌蚪
⑤有外鳃的蝌蚪
⑥幼蛙
⑦成蛙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①④③②⑤⑥⑦
6.如图为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当蛙处于②所示的发育阶段时,它的发育环境和呼吸器官分别是( )
A. 陆地肺 B. 水中肺 C. 陆地鳃 D. 水中鰓
7.如图为某地区青蛙数量的变化情况,导致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天敌数量的减少
B. 农药的大量使用
C. 降雨量的减少
D. 人类的大量捕杀
8.南美洲特有的豹纹蛙属于世界珍稀物种,已经几近灭绝了。最近发现的豹纹蛙多长出了两条后腿,导致豹纹蛙出现畸形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空气污染 B. 水域污染 C. 土壤污染 D. 人类捕杀
9.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需要改进的设计是( )
项目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适量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适量 10℃ 30个 9只
A. 水温太高 B. 水量过多
C. 变量不唯一 D. 蛙卵数减少至每组 5 个
10.3.45亿年至2.25亿年前,两栖动物种类繁多,是繁盛时期,在此之后,两栖动物逐渐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主要原因( )
A. 环境污染 B. 人类大量捕杀两栖动物
C. 气候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D. 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
11.从蝌蚪发育成蛙,其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
A. 膘-鳃-肺 B. 内鳃-外鳃-肺 C. 肺-外鳃-内鳃 D. 外鳃-内锶-肺
12.青蛙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人类有益的时期是( )
A. 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期,此时不需要食物
B. 任何时期都一样,都吞食害虫
C. 蝌蚪期,此时长出后肢,可以登上陆地
D. 成蛙期,此时既可在水中,又可在陆地,并吞食大量害虫
13.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生殖过程的相同点是( )
①变态发育 ②不经过蛹期 ③将卵产在水中 ④有性生殖.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鲵、嵘螺、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精卵结合的成功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成熟卵细胞 B. 受精卵 C. 刚孵出的小蝌蚪 D. 小青蛙
16.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
A. 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C. 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D. 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17.如图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局部),让人无限遐想。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B. 蝌蚪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
C. 蝌蚪与成蛙生活习性相似
D.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18.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 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 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 皮肤能分泌黏液,辅助肺呼吸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9.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水质、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该小组同学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现将实验设计及结果整理于如表中,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水质 洗涤剂 水量 蛙卵数 孵出数
甲 池塘水 10g 500ml 100 32
乙 自来水 ① 500ml 100 63
丙 池塘水 0 500ml 100 92
(1)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是 ______ 。
(2)若想探究自来水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则①处应填 ______ 。
(3)若要探究洗涤剂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应选择 ______ 作为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为减小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 ______ 实验;并取 ______ 。
(5)能促进青蛙生长发育,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的激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据分析可知,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因此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C。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栖动物的特征。
2.【答案】B
【解析】解:青蛙经过抱对后,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由此可看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
故选: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可见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据此答题。
知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在两栖动物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繁殖行为。所以大声鸣叫的青蛙是雄蛙。
故选:B。
在繁殖季节里,雄蛙鸣叫,吸引雌蛙的,属于一种繁殖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雄蛙有鸣囊,能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
4.【答案】D
【解析】解: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故选:D。
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据此答题。
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相关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一般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青蛙微变态发育,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①受精卵→蝌蚪【先长出外鳃→外鳃消失长出内鳃(⑤→②)】→蝌蚪长出后肢、前肢(③、④)→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⑥幼蛙→⑦成蛙,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就变态发育。
6.【答案】D
【解析】解: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所以当蛙处于②所示的发育阶段时,它的发育环境和呼吸器官分别是水中、鳃。
故选:D。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
理解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关键,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幼体蝌蚪用鳃呼吸,其发育必须在水中才能完成,成体青蛙才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因此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青蛙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农田被侵占等,破坏了青蛙的生存环境,导致青蛙数量减少;以及人类的大量捕杀,此外降雨量的减少也是威胁青蛙生存的原因。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8.【答案】B
【解析】解:青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其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水域环境污染会影响青蛙幼体的发育,从而导致畸形蛙的出现.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因为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受精过程在水里进行,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水中致畸物的影响,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受水环境的影响大。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致畸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青蛙的发育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对青蛙发育的影响。
9.【答案】C
【解析】解:对照实验要求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控制的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为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应使对照实验只有一组变量。“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的实验,除水质不同外,温度也不相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故选:C。
蛙卵的孵化需要在水中进行,其孵化受温度和水质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掌握对照试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10.【答案】C
【解析】解: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应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这也就是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而两栖动物没有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是主要原因。故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即气候变干燥,地球上逐渐出现干旱和沙漠是导致两栖类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
故选:C。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的概念、基础、原因、方式、过程、结果方面来切入。
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
11.【答案】D
【解析】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
故选:D.
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时期,为变态发育,蝌蚪用鳃进行呼吸,据此答题.
青蛙的生殖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
12.【答案】D
【解析】解:A、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青蛙,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期,此时不需要食物与人类关系不大。
B、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任何时期都一样,都吞食害虫的说法是错误的。
C、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有发达的后肢,适于跳跃;所以青蛙发育过程中,运动器官的变化是尾→四肢。因此蝌蚪期,此时长出后肢,可以登上陆地的说法是错误的。
D、青蛙取食农业害虫,号称“田园卫士”,成蛙期,此时既可在水中,又可在陆地,并吞食大量害虫。因此我们应该保护青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据此答题。
明确青蛙的生殖方式和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青蛙和家蚕二者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而家蚕的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熟练掌握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14.【答案】C
【解析】解: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正确。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乌龟,错误。
③两栖动物的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正确。
④抱对大大提高了青蛙精卵结合的成功率,正确。
故选:C。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青蛙属于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
故选: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方式为卵生,水中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掌握两栖动物的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属于体外受精,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故选: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较为琐碎,需细心理解。
17.【答案】D
【解析】A、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错误;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D、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D正确。
故选:D。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注意抱对不是交配,是为了提高卵的受精率。
18.【答案】B
【解析】解: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不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A不正确;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适宜陆生,用皮肤呼吸适于水生,B正确;
C、青蛙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昆虫,C不正确;
D、皮肤能分泌黏液,辅助肺呼吸,是因为肺部发达,D不正确。
故选: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19.【答案】丙 0 甲与丙 洗涤剂(或污染物)影响蛙卵的孵化 重复 平均值 甲状腺激素
【解析】解:(1)、(2)、(3)自来水中加洗涤剂,即①处应填10g,目的是通过与甲组加入洗涤剂的池塘水进行对照实验来探究自来水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其中丙组不加洗涤剂作为对照组,与甲组对照,可以探究洗涤剂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由表中的孵出数得出的结论是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
(4)进行平行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性。
(5)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甲状腺激素能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1)丙;
(2)0;
(3)甲与丙;洗涤剂(或污染物)影响蛙卵的孵化(表述清楚即可);
(4)重复;平均值;
(5)甲状腺激素。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该兴趣小组以水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灭绝;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明确青蛙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