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主要叙述了北宋与周边辽、西夏的关系,通过澶渊之盟、宋夏和约中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交往,推动了民族间的交融,认识到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此内容分析之下,聚焦“民族交融”这一中心主题,把本课整合成为“榷场风云”这一情境化专题,利用辽、北宋、西夏的边境贸易场所这一交融点,把辽、西夏、北宋三者联系起来,将“融合”以具象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榷场兴立:行特色交易”、“榷场中断:定澶渊之盟”、“榷场繁荣:映民族交融”,分别讲述了北宋与辽、西夏的交往、中断及恢复后的再发展。通过史料、地图、历史图片等的探究,认识到在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下,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不断深入。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二课。第二单元共有八课,分别为《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宋代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本单元基于辽宋夏金元多民族发展时期这一历史线索,尽可能地将其时代特点以及重要发展、成就等囊括其中,对多民族并立的局势及各民族政权的历史发展进行介绍,并将此时期具有显著发展的经济及文化以小专题形式呈现,展现出此时的民族关系发展以及社会变化。本单元在本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时序上,承接唐亡五代十国时期的结束,迎来又一个较为统一的王朝北宋,推进了历史进程;同时,在内容上为之后明清的等朝代的课程奠定了基础。本课在本单元中上承第六课《北宋的政治》,下接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其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衔接作用。在同一时序下,对所存的不同政权及政权与北宋的关系,按照小专题的方式分成对应课时,不仅体现出此时期的政权分立的显著特点,还表现出在同一时空下,空间的叙述完整性,体现出北宋所存在的多政权并立时期的复杂性,以及民族交融的发展。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为:“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契丹族与党项族”叙述了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历史,为接下来更好叙述辽与西夏的历史作出背景上的奠基,具有铺垫作用;“辽与北宋的和战”是以辽与北宋作为主体,描述辽与北宋的和战,主要突出了“澶渊之盟”的形成过程,而其影响则是本课需要探究的一大方面,表现出民族间的交流以及交融;“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则是以西夏与北宋作为主体,描述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其间突出宋夏和约对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积极作用。本课旨在以“民族交融”为主题,“榷场风云”为情境,体现在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中华民族通过经济交流、政治和约、文化交往等方面,实现中华民族的进一步交融。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以及影视娱乐的宣传下,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北宋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初步了解了北宋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但对辽、西夏的历史不够了解,需要在本堂课加深印象,并且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此时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七年级的学生较为稚嫩。在阅读上,学生对于诗句、古文的释读存在一定困难,在书本的阅读上速度较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同步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及归纳能力;在思考与分析层面上,七年级的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层次较浅,在课文以及史料的阅读下能够探究出辽宋和战产生的“澶渊之盟”对北宋历史发展的作用,但对认识“澶渊之盟”中民族融合的一面存在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史料引导学生深入本课。出于对七年级学生更好融入课堂的更高标准,教师在备课时,创设一个有趣的历史情境即“榷场风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迸发其学习自主能动性,并尽量采用直观的有趣的方式如多用历史图片等,授课时应更自然活泼,带动学生融入课堂。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及其民族交融。通过对辽、西夏政权的学习,认识在北宋、辽与西夏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中,统一是势不可挡的趋势(素养目标:唯物史观)。从展示的北宋时期形势地图(1111 年)中,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知道此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独特历史环境(素养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地图、图片以及史料等的展示以及探究,理解“澶渊之盟”对北宋历史的影响,榷场与澶渊之盟对民族进一步交融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对辽、西夏与北宋关系的学习,认识到多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密切交往,体会民族在交往中的不断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深远意义(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历史、辽与北宋的和战的过程突破方法:通过地图、史料等方式进行探究,使学生自主对史料等进行初步解读,形成对辽、西夏的初步了解,并对其关系有初步认识。教学难点:辽与北宋的和战的影响突破方法:通过史料等方式进行探究,使学生了解榷场以及“澶渊之盟”等对北宋历史及民族融合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史料、多媒体等(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榷场风云榷场兴立:行特色交易榷场中断:定澶渊之盟榷场繁荣:映民族交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榷场”这一新概念,即是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相交易的市场。教师提问:请在图中标示出“榷场”的大概位置。展示图片:教师总结:根据“榷场”的定义,应在政权与政权边界进行勾画。在“榷场”中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现在走进辽、西夏与北宋的“榷场”一探究竟。 观察图片,思考并标出“榷场”的大致位置 使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榷场兴立:行特色交易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思考北宋能与哪些政权进行贸易呢?展示图片:教师总结:北宋能与辽、西夏进行榷场贸易。过渡:辽与西夏是怎样的政权呢?首先从图中的辽开始认识。教师提问:阅读课本,了解辽及西夏的概况。展示表格: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西夏教师总结: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西夏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 昊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教师讲授: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是辽政权留存至今的建筑瑰宝,其位置在辽上京平面图的大塔处。具有一定的汉族文化氛围。展示图片:加个北宋布局图教师提问:观察辽上京平面图,辽上京的布局有哪些构成部分呢?教师总结:通过了解辽上京的布局,会发现其布局与汉族王朝的布局是具有相似性的,如皇城、内外城、紫禁城等。可总结为“状如京师”。教师提问:以契丹族为例,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展示史料:契丹帐苏颂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展示图片:教师总结:从图片与“四时畋猎是生涯”等信息,可得出其生活方式为游牧狩猎。西夏党项族的生活大致也如辽一般。过渡:宋人、辽人、西夏人会在榷场交易什么呢?展示图片:教师讲授:北宋在榷场中可贸易其精致的瓷器、精美的布料绣品、受人喜爱的茶叶等丰富的产品;辽与西夏由于生活方式相似,在榷场贸易的商品具有相似之处,辽一般贸易牛、羊、藏红花、毛毡、翎毛等,西夏在此贸易牛、羊、骆驼、毛毡、翎毛等。政权与政权之间互通有无。 观察图片,辨别出北宋能与辽、西夏政权进行贸易。阅读课本,填写教师展示的表格。观察图片,指出辽上京的组成部分观察图片与理解史料,认识到契丹族与党项族的生活方式。 结合图片,辨别出北宋能与辽、西夏政权进行贸易,对当前局势形成初步理解。 锻炼学生自主阅读与归纳能力,初步了解辽、西夏政权的基本概况。通过观察历史图片与辽上京布局图,初步认识到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在政治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交融。在锻炼学生理解史料的能力中,使其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从而为榷场贸易埋下伏笔。
二、榷场中断:定澶渊之盟 过渡:但榷场的贸易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遇到过挫折。其中我们以北宋与辽之间榷场的中断为例来进一步认识。宋辽“榷场”为何会中断呢?展示图片:教师讲授: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因此“榷场”在此期间不得不中断。在辽的进攻下,北宋内部也准备前往澶州应对。展示史料:“遂请帝幸澶州。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太半,乃引去。”“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脱脱《元史》教师讲授:通过史料中的关键词,可以理解出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教师提问:“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否值得呢?展示史料:“祖宗虽狥契丹岁输五十万之数,然复置榷场,与之为市,以我不急易彼所珍,岁相乘除,所失无几。”——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十四》展示图片:教师总结:在经济层面上,可看出“所失无几”,损失较少,但换取了长期的和平,可进一步发展经济。而在齐涛先生主编的《中国政治通史》是这样评价“澶渊之盟”的,“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所以,这是即使北宋打退了辽,也要签订和约的一大价值。“榷场”因澶渊之盟的签订又恢复了原来的贸易。“榷场”的中断不仅在北宋与辽之间发生,北宋与西夏之间也因战争而中断。北宋与西夏的“榷场”缘何中断,又缘何恢复呢?教师提问:阅读课本,完善表格,了解北宋与西夏榷场的中断与恢复。展示表格:榷场中断原因和约和约内容和约影响教师总结:榷场中断原因西夏进攻北宋和约宋夏和约和约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和约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教师讲授: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北宋与西夏的“榷场”也得到恢复。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述。学生活动:聆听教师对澶渊之盟过程的讲述,进而阅读史料,思考“澶渊之盟”在经济层面的价值。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提取信息,了解北宋与西夏榷场的中断与恢复。 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认识到“澶渊之盟”具有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历史思考深度。
三、榷场繁荣:映民族交融 过渡:榷场的再次开放,迎来了新的繁荣。而这样的繁荣,并不单单是榷场经济上的繁荣,而是各民族在交流中交融的最佳映照。首先在经济交往中,经济上货币交流增多。经济上展示图片:教师讲授:在经济的不断交往中,辽与西夏学习北宋的铸钱方式,制作出了类似北宋制法,属于自己政权的货币。(二)社会上展示图片:教师讲授:所展示的画是宣化辽墓备茶图的局部,清晰地展示了榷场里辽与北宋交易的茶在辽朝的饮用过程。从而在社会的生活习俗中,纳入了汉族文化的一抹光彩。教师提问:榷场的存在有何意义呢?教师总结:榷场从经济的角度而言,能够促进货币交流、贸易往来,从而推动双方乃至三方的经济发展;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在物品的交流中,是文化习俗的交流与交融。总体而言,是民族在交流中进一步的交融。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解内容,思考榷场对于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意义。 通过榷场交易延伸出榷场中的交融,以实物史料的图片为观察对象,拓宽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理解榷场中蕴藏的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 教师讲授:本课通过三个民族政权在榷场的往事走进了北宋与辽、西夏的澶渊之盟以及宋夏和约,认识到了三个政权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方面交流,在交流的不断深入中民族进一步交融。 学生活动:聆听并进一步理解。 通过图构提纲挈领地突出本课重点,进一步明晰本课脉络及中心知识。
作业布置 教师提问:契丹与西夏文字与汉字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留心问题,课下进一步思考。 通过契丹与西夏的文字的图片展示,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民族间的相互学习以及民族交融的深远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对“榷场风云”的课题设计,首先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这是值得表扬的。而在内容的设置上也较为充实且有趣,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在问题的设置上,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考虑,兼顾了课堂的整体实施效果;史料的选取上,贴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史料进行加工、多使用历史图片等方式,使学生便于理解。但在设计中由于内容过多,自主阅读部分需要部分时间分配,所以可能会出现时间不足等情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