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7 22: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版本 统编版 授课题目 化干戈为玉帛,聚多元为一体
课程标准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主要叙述了辽、宋、西夏三大政权及三者间的关系。对比初中旧课标可以发现,新课标对三大政权之间的关系描述从对“峙变”为“并立”,重新诠释了民族关系,可见新课标下本课侧重通过描述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共设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本课在第一子目的基础上展开第二、第三子目内容的讲述,知识点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不懂得如何学习历史、理解历史,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与历史学习适应性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心理特征:七年级的学生进入少年期,身体机能逐步健全,但心理品质方面仍保留着幼稚性的特点,因此课程需要更加侧重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增加趣味性。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学生学会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辽、宋、西夏三大政权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学生了解三大政权并立发生的时空背景,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观察了解三大政权并立的局势及其产生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揭示政权并立下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史料实证学生通过对史料内容的分析,了解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实,更真切的感受历史,进而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依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并初步形成论从史出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解释学生学会分析解读史料和对比史实,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从而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家国情怀学生通过了解古代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辽、宋、西夏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民族交融 难点:澶渊之盟的影响
教学特色 本课以“中华民族从何而来”为导入,在各民族血脉相连的事实基础上以民族关系为线索逐步深入,结合课标,把本课教材整合为“民族平等,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常态”、“民族交融、多元一体”三部分,最后回扣中华民族的起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教法:史料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2min) 以下教学设计与比赛课件比较略有增减 【教师提问】同学们好!你们都来自哪个民族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之中有的人来自汉族,有的人来自……等少数民族,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那同学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从何而来的呢? (学生回答) 【呈现材料】 材料一: 南、北汉族均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血缘相近,而南、北汉族间的血缘却很远。这说明,长期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很多血缘交流。 ——杜若甫,肖春杰.从遗传学探讨中华民族的源与流[J].中国社会科学,1997(04):138-145. 材料二: 族际通婚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这主要是由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所决定。 ——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J].人口研究,2004(03):68-75. 【教师陈述】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许多血缘交流,民族之间的联姻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我们今天的汉人其实本身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混成体,这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着相似的血缘,我们都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这种交融是从何而来、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辽、宋、西夏三大政权并立的时代,一探究竟。 从每个人来自不同的民族,引入到我们都来自中华民族,再依据材料提出我们都是民族交融的结果,通过了解各族之间血缘上的相似,学生能够通过反常识的知识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增强家国情怀。 同时教师提出中华民族从而何来的问题,学生引起学习的探究兴趣。
第一部分: 民族平等,政权并立(11min) 一、民族平等,政权并立 【子目导入】从唐代到宋代,中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唐前期疆域图 五代十国前期疆域图 辽、宋、西夏疆域图 【教师陈述】通过对地图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从唐代到宋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从唐朝的大一统到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变成分裂割据的局面,再到宋代结束地方分裂的局面,契丹族、党项族先后建立辽、西夏政权,自此辽、宋与西夏三大政权形成并立之势。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书本33-34页完成以下表格 (教师提示学生自主完成表格,把表格记在书上,并走下讲台观察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呈现答案】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 辽的建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看,唐末突厥和回鹘都已衰微,无力东进。中原的朝廷和藩镇也忙于对付农民起义和争夺统治权力,无暇北图。这在客观上为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朝定都上京临潢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从契丹族自身看,契丹在建国以前已有约五个半世纪的发展史,这为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以上京临潢府为都城,并不断向南发展势力,控制了北方的广大地区。获得燕云十六州之地后,在与中原政权的对抗过程中,占据了战略主动。 【呈现材料】 西夏兴起是党项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党项族最初居于青藏高原。唐初,迫于日益强大的吐蕃政权的威胁,逐渐迁徙到陇东、陕北一带。此后数百年,在中原文明的滋养下,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阶级结构不断分化。与此同时,党项族善于利用外部条件,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唐末,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因作战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爵号夏国公。到北宋初年其已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在内外条件成熟的基础上,1038 年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依据地图,绘制辽、西夏、北宋并立的形式简图 【教师呈现答案】 【子目过渡】政权的并立难免伴随着碰撞,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和为常态。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学生了解并立局势形成的过程与历史背景,加强时空观念。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课本,梳理并掌握本课基础史实。同时学生通过回顾旧知、新知旧知结合,加强知识框架。 通过观察地图与听老师讲解辽与西夏的建立过程,学生更深层次了解辽、西夏兴起的原因。 学生通过完成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形式简图,增强对于并立局势的印象。
第二部分: 有战有和,和为常态(15min) 有战有和,和为常态 【导入材料】 【教师陈述与导入】 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处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地区,生活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加之生产落后,因此他们往往不得不南下中原获取生存的物资,这便是我国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常常发生战争的原因。 辽、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具体是因何而起呢? 【呈现材料】 【教师陈述】燕云十六州处于燕山与太行山相接处,山脉险峻、长城蜿蜒,共同构筑了中原北部最重要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石敬瑭为称帝,向契丹求援,割让燕云十六州,自此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中原的北宋政权受到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双方自此战乱不断。 【呈现材料】 【教师陈述】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北宋朝廷出兵征伐,兴师问罪,宋夏战争从此爆发。 【呈现材料】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依据教材35页,结合材料观察并总结宋与辽的战和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陈述】结合材料我们能够发现,宋朝两次主动出击辽国皆告失败,辽朝深入宋朝境内,也屡遭失败。宋朝无法回收燕云十六州,更无法兼并辽,辽也没有能力消灭宋,更没有力量统治繁荣的中原地区。因此,订立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实力均衡的一个必然结果。 【教师提问】双方并立长达160年的时间,和平时间达到了121年。通过北宋与辽、西夏战与和的过程,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 【呈现答案】 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和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陈述过渡】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连年的战争使得双方元气大伤。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请同学们一起在一分钟时间内观察一下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内容,找出他们异同吧。 【呈现表格】 澶渊之盟庆历和议①双方约为兄弟之国①元昊去帝号,对宋称臣,宋册封其为夏国主②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③在西夏国主生日时赏银器,衣帛等作为生日礼物④在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市场),开展贸易④重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高平寨(今宁夏固原)等沿边榷场贸易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澶渊之盟中宋辽结为兄弟国,庆历和议中夏向宋称臣。澶渊之盟和庆历和议中内容上都规定宋王朝要交纳岁币,双方设置榷场互市贸易,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设问】宋朝获得了战争胜利,却选择议和,从经济角度看,宋朝在澶渊之盟中是否吃亏?请依据课本35-36页,结合材料说出你的看法。 【呈现材料】 1、贸易顺差 (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由于两国贸易基本上是一种加工制品和原料品的不等价交换过程,对宋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币上所受的损失,使两国的经济关系,借此保持一定的平衡。 ——张亮采:《宋辽间的榷场贸易》 政权辽(游牧民族)北宋(农耕文明)输出商品马、羊、骆驼、盐、矿物粟、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进口的香料和珍珠
——根据刘欣、吕亚军: 《宋辽贸易战论析》整编 2、榷场贸易: 榷场商人,许买入国家急需,以济国用,使外物有所泄。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保安旧有榷场,自元昊叛命再请和,数使来乞增置之,朝廷为置榷场于保安、镇戎军。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战争与和平: 臣观治平二年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五 —— 《宋名臣奏议卷》 卷一百二十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材料并点评) 【教师总结】北宋凭借其农业文明的经济优势,占据了宋辽贸易的主导地位。即便辽把每年得到的岁币全部扔进去,也不足以弥补贸易逆差的缺口。边贸改变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宋与少数民族从剑拔弩张变成了称兄道弟。同时贸易带来了双方所急需的物资,如宋朝所需的牛马,少数民族所急需的粮食,双方缺少战争的需求,自此开启了长久的和平。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出一位代表总结归纳澶渊之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小组讨论并由各小组代表总结陈词) 【教师总结】 积极影响: ①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②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 ③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 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启示: ①中华民族间要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②在和平的时期不能忽略国防建设。 【陈述过渡】 并立间伴随着碰撞,碰撞中孕育着交融,中华民族的一体化进程从未中断。 通过了解游牧民族生存的环境对比游牧民族所在地区与中原的差异,学生能够理解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经常发生战争的原因,能在后续的学习中了解到澶渊之盟的可贵。 学生结合地图了解燕云十六州的险要及其对宋朝的边防作用,理解宋辽战争的缘起。 学生结合地图了解西夏建立的过程与宋夏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通过阅读辽宋和战关系年表,详细且深刻了解辽宋之间和战关系变化,从而理解民族政权间战和的趋势。 通过表格归纳小结,学生更清晰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内容与异同。 在一线教学实践当中,学生普遍二元对立地认为宋朝胜利却订立和约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抨击澶渊之盟就是“拿钱换和平”,缺乏对澶渊之盟与边贸的客观认知,故此部分材料选取偏向于呈现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旨在改变学生对于澶渊之盟的直觉性认知。 澶渊之盟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学会分析解读史料,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从而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更深刻理解澶渊之盟的影响。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思维碰撞中认识到澶渊之盟的利与弊,得到对澶渊之盟的客观认知,明白中华民族对内要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对外则在和平的时期不能忽略国防建设,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第三部分: 民族交融,多元一体(10min) 民族交融,多元一体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三分钟内翻阅教材33-36页,找出与民族交流、交融有关的语句,并尝试将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归纳。 【呈现表格与材料】 课本政治经济文化契丹1、唐朝末年,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2、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3、契丹族仿照中原制造契丹货币。契丹族仿照中原文化,创制契丹文字党项11世纪前期,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元昊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党项族仿照中原制造西夏货币党项族仿照中原文化,创制西夏文字双边宋与辽、西夏的互市: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北宋皇宋通宝 西夏大德通宝折三铜钱 西夏文石碑残片 北宋铁弯锄 北宋四尺铁耙 【教师陈述】 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促进了游物政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交融,推进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知识延伸与探究】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中华民族从何而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从何而来? 【呈现材料】 “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基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地域认同基点,即国家;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认同基点,即文化;三是中华民族的亲情认同基点,即血缘。” ——刘汉利、张永喜:《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华民族认同基点研究》,《社科纵横》2014 年第 6 期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分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血缘认同三组,判断以下哪段材料属于与你们小组有关的材料,并尝试解释那段材料。 【呈现材料】 材料一: 耶律阿保机在建立辽国之后,就使用了从燕蓟地区俘虏去的许多汉族士人,如康默记、韩延徽、韩知谷等人,仿照汉制为辽国制定一些典章制度。…… 元昊仿效北宋政府的组织,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兵制。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 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尝有汉人讲《论语》,至‘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帝曰:‘吾闻北极之下为中国,此岂其地耶?’又讲至‘夷狄之有君’,疾读不敢讲,又曰:‘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 ——《契丹国志》 材料三: ……从上述户籍账(出土西夏文户籍账)中已经能确定的不同民族的夫妻关系看,这30户中至少有4户是党项族和汉族相互通婚,共同组成家庭,反映出当地普通民众中族际婚姻已不是个别现象,显示出民族间在密切交往中实现自然深度交融。 —— 史金波《族际通婚:出土西夏文文献证实民族间的深度融合》 (学生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回答) 【讲解材料】 拓跋是党项族的一个核心部族,通过材料一展示的这两段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契丹族与党项族都效仿中原的政治制度,如称中原的位号、仿中原的管制、任用中原的政治人才、实施中国的法律制度等,这表明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 材料二说了这样一段往事,曾经有汉族人在辽朝统治者面前讲《论语》,讲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辽朝统治者说,我听说北极之下是中国,难道此地不是吗?又讲到文化落后的地区有君主,汉族人不敢再讲下去了,辽朝统治者却说曾经没有礼仪法度的北方游牧民族才称之为夷,我和中原一样讲礼仪法度,对这个词语有什么好嫌弃的呢?这表明辽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态度是开明的,并认为积极吸收儒家文化有利于他们的政治统治,于是大力推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材料三中提到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很多血缘交流,即意味着我们用有着相似的血缘,有着同样的亲情认同基点。 【教师总结】 我们之所以会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因为我们都同属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拥有着同样的文化背景,乃至都有着相似的血缘与血缘认同,这便是我们最终成为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原因。 【子目小结】 【呈现材料】 “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东西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 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深人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莫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教师总结】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产生是在上千年的民族交融中逐渐产生的,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鉴、融合,我们最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学生通过翻阅教材,熟悉基础知识,了解民族交融给双方带来的利好,理解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理解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华民族认同基点,进一步理解民族交融的影响。 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1min) 我们作为后人在看待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同中原政权的战和问题时不能站在某一具体政权的角度,而是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看待问题。 各民族政权是相互平等的,民族政权并立时难免伴随着碰撞,但是总体来看,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和为常态,碰撞之中的交融推进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梳理课程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部分: 课后延伸拓展 (1min ) 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与实际情况 基础巩固1、熟记地图、政权名称 2、熟记澶渊之盟的内容与影响学生熟记基础知识,自主把握教材核心知识能力拓展阅读金冲及所著的《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并绘制一张相关的艺术手抄报基于掌握本课框架,阅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想象能力实践创新选择本课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或“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或主旨,编写历史剧脚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或校内演出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梳理,加强知识框架,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情境,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分层的课后延伸拓展有助于学生基于自己的能力、兴趣进行历史学习,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板书设计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