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7 22: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分为三个子目,以时间顺序叙述北宋初期至后期的政治治理政策,呈现北宋政治治理的探索情况。上呈第5课唐中后期及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历史,下启第7、8课两宋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历史。北宋政治治理方针的选择与唐中后期五代历史惯性相关,也深刻影响着两宋在与周边民族交往时的情况,因此学习好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宋的两面——“强与弱”,而其中对祖宗之法的革新与士大夫的政治运动对学生培养现实关照、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宋之前五代十国的历史已有所了解,而对宋的了解可能是有关“靖康之变”“岳飞”等耻辱“弱宋”,且该学段学生思维比较具象,对历史人物故事感兴趣。因此要利用好学生的知识基础,讲清楚北宋采取的政治治理措施的原因,深刻理解其思维定式中“弱宋”的原因,同时也要注意对另一角度的“强宋”的了解,以求更全面的理解宋的政治治理为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走向做出的巨大贡献。综上,拟将本课立意与主线定为“政治治理之力——北宋的政治”。分为“安国之力”“稳国之力”“卫国之力”三个部分,对应课本三个子目内容。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能通过回忆所学与教师给出的材料,分析北宋在建权之初面临的新形势,理解北宋政治措施原因。(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时空观念)能够通过史料与历史故事,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带来的影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能够利用史料与所学,辩证看待祖宗之法与北宋后期各项革新运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述与史料,深刻理解政治治理中因时而变、以民为本等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内容与背景;教学难点辩证看待祖宗之法的作用并联系现实获得政治治理的借鉴;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纪录片(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材料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北宋的政治安国之力: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稳国之力:重文轻武政策卫国之力:王安石变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呈现连环画图片材料和文字史料,形成“弱宋”与“强宋”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北宋的政治治理使得国家拥有对内统治的安稳之力,同时又使得国家在与周边民族交往中呈现弱势,甚至丧失卫国之力,导入本课。惟宋无女主、外戚、宗室强藩之祸。宦寺虽为祸而亦不多。——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善于阅读的材料造成认知冲突,吸引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安国之力【教师活动】结合地图,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这场兵变与五代嬗变性质的相同之处——武将夺权。【学生活动】结合教师所讲,阅读教材,完成重点基础知识落实。并通过观察地图,找出北宋统一与汉唐一统的区别——局部统一。【设计意图】通过故事与地图,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配合,加深对北宋建权面临局势和必要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解,培养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完成表格。【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完成表格,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映出的重难点问题结合图示和史料进行讲解。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宋史·兵志》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梁溪全集》【设计意图】将繁琐知识体系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北宋政治治理中以史为鉴,防五代弊政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北宋政治治理获得了安国之力。
( 二、稳国之力【教师活动】呈现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分裂局面形成的更深层却更隐藏的原因——重武风气,从而合理解释北宋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新唐书·兵志》【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与材料,了解重文轻武政策两方面的内涵,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北宋重文轻武政策下开辟的“文治”局面新风与士大夫社会责任感的提高。【设计意图】通过回溯五代历史,说明重文轻武政策的背景,帮助学生培养时空观念。同时通过史料讲授重文轻武政策内容与影响,为士大夫社会责任感之下的政治革新运动做铺垫,建立历史逻辑,培养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教师活动】简单小结以上两个字目的内容,加强中央集权与重文轻武政策构成祖宗之法,以史为鉴的防弊之政为北宋政权提供了走出五代轮回的安稳之力。同时提出问题“祖宗之法不足变能够永葆赵宋政权安宁吗?”【设计意图】通过片段小结回答开头为何“强宋”的原因,同时以祖宗之法为承启点,为下文祖宗之法带来的弊端和因循守旧的风气使得“弱宋”失去卫国之力做铺垫过渡。
三、卫国之力【学生活动】阅读和分析史料,总结归纳祖宗之法带来的三冗问题。【教师活动】结合时间轴讲述北宋中后期面临三冗问题士大夫们的政治革新运动。并呈现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设计意图】借助史料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回答开头的问题“北宋的政治治理何以拥有在对内统治中汉唐不及的安稳之力,却没有在对外关系上重要的卫国之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北宋政治治理中“以史为鉴”为安稳之力获得做出的贡献,同时关注到“因循守旧”对卫国之力失去的影响。【设计意图】将本课所述之北宋政治举措归纳到政治治理范畴之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北宋政治的得与失,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56集,并完成不少于150字的观后感想,下节课请同学起来分享。【设计意图】布置多媒体作业,帮助学生在无意识中回顾所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