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这一课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范畴,相较于经济、文化等内容,其表现及影响会相对枯燥,要注意加强讲解内容的故事性;北宋的建立与唐末至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治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因此要注意对前面历史的复习和回顾。学生情况分析相较于上学期,学生此时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和历史素养,因此,在课程讲授的时候可以注意加强引导学生对历史意义或历史影响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3、通过对赵匡胤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4、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5、影响;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 5、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6、把握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启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与影响。教学难点难点:赵匡胤集权政策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史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小组讨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陈桥兵变得天下黄袍加身北宋的建立统一【局部统一】以史为鉴治国家“收其精兵”——控制军权(中央)“收其精兵”——控制军权(地方)“制其钱谷”——财政“稍夺其权”——分化事权(中央)“稍夺其权”——分化事权(地方)以文驭武固天下轻武——抑制武将地位重文——发展科举制变法改革除积病——王安石变法“三冗两积”过程内容转折——走向失败启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如果把北宋的政治比喻成一部精彩的剧集,那么上一个故事的结局就意味着新的故事即将开始。接下来,我们用一个视频来简单回顾一下黎明的前夜——五代十国时期的大致历程。【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 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为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作铺垫。
新课讲授 第一子目:陈桥兵变得天下师:通过回顾历史,我们重温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战争不断的局面。到了公元959年,五代第一明君柴荣病逝,其统一理想未成,七岁儿子柴宗训即位皇帝。但是天子年幼,又正值武将争霸之势,种种原因使得后周江山岌岌可危。【播放课件】教师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屏幕上这张图篇讲的是什么典故?学生回答:陈桥兵变【讲解陈桥兵变】【播放课件】赵匡胤随即带领大军班师回到开封,用强大的武力以及智谋和平夺取了后周政权。960年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赵匡胤从后周大将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一统河山,结束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太祖及其继任者,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陆续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到了979年,基本实现了统一。师: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左侧的这张图,北宋王朝虽然是这一时期的正统王朝,但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仍然有一些其他的政权存在,比如说辽、西夏,这些政权处于并列的局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北宋政权属于局部统一的状态。在这种局部统一之下,赵匡胤虽然当上了大宋皇帝,却经常感到很担忧。 【回答问题,认真听讲。】 通过介绍陈桥兵变的典故,自然地引出本课的第一子目——陈桥兵变得天下。
第二子目——以史为鉴治国家【播放课件:赵匡胤与赵普的对话】教师提问:那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这句话看出赵普认为国家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师:对,就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那么由这句话方镇太重,同学们可以回忆起我们之前朝代的哪个局面呢?学生回答:“藩镇割据”师:那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节度使的权利过大,致使地方藩镇割据。那么现在,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赵普提出了什么办法呢?学生回答:“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师:没错,赵普认为,我们把权、钱、兵全都收回来,牢牢掌握在中央、在皇帝的手中,那么割据就可以被消除,唐末以来的弊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播放课件】【讲解杯酒释兵权的典故】“收其精兵”——控制军权(中央)师:首先,宋太祖考虑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人尽皆知,如果自己的部下也效仿他,来个翻版,黄袍加身,皇位又岂能坐的安稳。于是,宋太祖借助一场叙旧的酒局,委婉让将军们交出兵权,回家置产,享受清福,以杯酒释兵权然后他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由皇帝掌控军队。总结:这大大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播放课件】“收其精兵”——控制军权(地方)师:但是,仅仅解除这些高级将领的兵权还不够,宋太祖又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这两段材料。“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也就是说枢密院可以去调兵,去安排行军布阵等等,但是这些军队平常是不归枢密院掌管的。那么三帅则是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也就是说平时的军队由他们训练,而到了行军打仗之时,他们并没有权利去调动军队。那么这就控制了对军队的调动,形成了统调分离的局面。这样一来将领们的权利受到掣肘,而军中大权牢牢地把握到了皇帝的手里,大大将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形成了百三十年无兵变也的局面。除此之外,宋太祖还规定“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也就是说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这样的方法也叫做更戍法。通过这些举措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总结:因此地方军队无法形成威胁皇权的割据势力,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其钱谷”——财政【播放课件】师:掌握了军权之后,我们说还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招兵买马,招兵买马需要大量的财富嘛,那么宋太祖就要开始在财政上采取措施。首先,先是撤销了一部分地方财政的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然后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那么转运使的主要职能就是财赋和监察,专门负责把地方财富转运中央。总结:那么以此可以看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监督和控制。“稍夺其权”——中央:分化事权【播放课件】师:那么说完了军和钱,我们在行政权利方面也要进行改革。首先,在中央,为了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在宰相之下又有副宰相若干人,叫做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在政事堂处理政务。另外设立了枢密院,职位叫做枢密使,分割了宰相军权,又设三司,三司分为盐铁、度支、户部,长官叫做三司使,三司分割了宰相的财权。因此,赵匡胤通过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宰相大权,强化了皇权。教师提问:然后,请同学们回忆一开始宋太祖和赵普的对话,赵普认为唐末政治弊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藩镇割据。师:没错,就是藩镇割据,唐代的节度使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宋太祖也非常重视地方政权的改革。在地方,赵匡胤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宋太祖对文臣的一个偏向,在他的心中文臣是比武臣更加可靠的,但是,他对文臣也不是完全的信任,他了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这样一来即使是文臣,也无法培养自身的地方的割据势力,威胁到中央的权利。但即便如此,太祖对地方官还是不完全信任,因此在此基础之上,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割了知州的权利,这相当于在中央的宰相之外,又设立了若干的副宰相。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太祖皇帝都采取了分话事权的方式去强化集权。总结:赵匡胤的政治改革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播放课件】整体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 【观看课件,回答问题。】【仔细阅读材料材料。】【回答问题】 让同学们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前后所学。用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史料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史料素养。结合前面的所学知识,联系前后文。加强对这一子目的整体把握
第三子目——以文驭武固太平【播放课件】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则唐朝武将和宋朝文官的对话,结合课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学生回答:因为北宋实施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师;那么同学们回顾我们上个子目所讲的内容,北宋统治者实施这样的政策有什么样的目的?学生回答: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的弊端。【播放课件】师:请同学们来看这首诗歌和这则谚语,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播放课件】师:例举北宋名将狄青的生平。总结:重文轻武的政策为武将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播放课件】讲解这一时期的一系列表现。师:宋太祖的后继者宋太宗继续压抑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处处受到掣肘,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设的阵图行军布阵。总结: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播放课件】师:那么光抑制武将专横是不够的,宋朝还十分注重文教事业的发展。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来看图上这两则材料,左边这组数据是唐宋科举取士的人数对比,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出,宋代不仅科举取士的总人数远远高于唐代,而且宋代更加重视文官的选用其人数远超于武将。右边这则材料则展示了宋朝与其他朝代的科举取士人数的差异。通过这两则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宋代的科举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宋代更重视文官的选用;宋代大力发展科举制。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科举制的发展具体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播放课件】1、首先,我们来看北宋文人苏辙的这段记载:“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甚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苏辙说到这一时期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都在向着科举取士看齐,那么这样的现象就会使得科举制的地位大大提高,为了能够从官,大家都努力学习,无论身份如何,因此这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首由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写的《劝学诗》,诗中说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随着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动,人们逐渐地将读书作为一种潮流和风尚,经常聚在一起阅读诗文,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意识,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学者李约瑟也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政策改革,国家的支持以及社会形势的发展,宋代的文化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最后,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如此这些重文轻武的政策和表现,产生了哪些影响?1、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北宋这一时期以史为鉴,分析了唐末以来的。武将专横的军事弊病。所以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去压制武将,克制武将的势力,通过这些举措,武将很难再形成地方的割据势力。以我们这节课所讲的狄青为例,统治者的不信任以及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武将很难有出头之日,甚至会遭受许多的挫折。与此同时,国家采取文臣治国,文臣平时担任军区司令,战时担任前线指挥官。文官不懂军事,胆子小,这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同时不敢谋反,文臣只要忠君爱国,军务可以交给副将。从这些角度上来看,重文轻武的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2、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师:自唐到五代十国以来,社会上历来崇尚武力,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崇尚文化的风潮,这也有利于宋朝社会文化的繁荣。3、这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师: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开创了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分化事权,内外相治,保证皇权独尊,强干弱支,守内区外,地方再难威胁中央,这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是,重文轻武的政策仍然有一些弊端,比如说抑制了武将和军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了宋朝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第四子目——变法改革除积病【播放课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来看图上这则材料,由这则材料可以想到我们之前讲的哪些内容。学生回答:以史为鉴治理国家的种种举措。师:北宋建立以来,现实以史为鉴,总结唐末以来的政治军事弊病,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一些列政策,重文轻武,文人治国,但是这就造成了新的“三冗”局面,那么我们就进入了新的主线——变法改革破三冗。【播放课件】一、三冗二积的原因及表现。冗官:官僚机构增加,官员数量大增,造成弊端。冗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军费开支占财政十之八九。冗费:冗费:养官、养兵,以及战争带来巨额费用。积贫:积贫:国家财政收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所致。积弱:削弱武将,指挥效率、军队战力降低所致。师: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端,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在军事上积贫积弱,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因此在此基础之上,新的改革即将应运而生。【播放视频——王安石变法】【播放课件】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历程:君臣会晤——舍我其谁。师: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富国强兵之法师: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E%8B%E6%9C%9D / 2919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E%8B%E5%AE%89%E7%9F%B3%E5%8F%98%E6%B3%95 / _blank )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95%86%E9%9E%85%E5%8F%98%E6%B3%95 / 104551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E%8B%E5%AE%89%E7%9F%B3%E5%8F%98%E6%B3%95 / _blank )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四、王安石变法的转折新旧党争、元佑更化——最终走向失败。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而这些变法改革的背后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执行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妥协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根本原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王安石变法的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3、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念。 4、改革中要注意合理用人。5、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关系。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仔细阅读材料材料,回答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跟随老师一起思考】【回顾所学,回答问题】【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结合课本教材。结合文学作品及人物生平,思考重文轻武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直观的数据的对比,加强学生对宋代科举制变化发展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科举制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利用文学作品,名人评语等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科举制影响的理解。联系前后所学。将王安石变法的历程比作一部电影,将故事生动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活跃学生思维,深刻理解历史启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陈桥兵变得天下——以史为鉴治国家——以文驭武固天下——变法改革除积病这样一条历史脉络。最后,老师想给大家留一个作业,请同学观看《中国通史》53、55、56集,并任选其中一集,写一篇观后感,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不超过500字。 设置观后感的作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
教学反思
相关知识点中对史料的设置难度稍大,可以选取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需要进一步加强几个子目之间的关系,加强本课的整体性把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