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微观: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第一子目主要介绍契丹、党项这两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发展与建立民族政权的过程,第二、三子目介绍的是在第一子目建立与巩固民族政权的基础上,中原政权与民族政权形成的并立情况。整篇课文明暗线交织,明线是三个政权并立和交往(包括和与战),暗线是民族交融。中观:本课上承第6课《北宋的建立》,下启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三课共同介绍这一时期的政权存在情况。而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理解这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复杂性。宏观:本课,甚至本单元前三课所处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重要时期。虽然在直观上,几个民族政权之间面临许多问题,交往方式有战有和,但是正是在这种和与战中,各民族才得以交流,交融,最终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学习该时期的历史,民族间的交融是最终落脚点和情感基调。抓住这一点,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这时期的民族关系,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学情分析认知结构:学生已经通过第6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北宋政权,知道北宋的建立及政权的统治情况。但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通过旅游和电视剧,知道一些有关西夏王陵、澶渊之盟的知识,但是对于辽、西夏的建立发展情况及其与北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基础不系统也并非完全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带动学生回忆所学,并通过有逻辑的讲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2.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才接触历史不久,对于历史充满兴趣,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探知欲望,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这种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图片材料的感知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开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使用图片材料,并注意将困难的知识具象化、简单化,以便学生理解。3.班级个性:授课班级风格活泼,要利用他们积极的态度,引导进行思考,同时注意班级纪律管理。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图文材料,学生能够分析契丹族和党项族最初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能知道其各自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的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观察地图,学生能够认识这一时期宋辽西夏三个政权并立和对峙的史实,从而培养时空观念。通过阅读分析图文材料和问题探究,学生能够知道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和战关系,认识和与战都是各民族之间进行交往的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通过教师提供的榷场繁荣的史料,学生能够理解这一时期“有战友和,但和是主流”的时代特点以及在此背景之下民族融合的加强,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程标准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辽、西夏的崛起;宋辽交往;宋夏交往教学难点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与和战交往中民族交融是时代大势;
教法学法
教法 讲授法、材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与教材阅读法相结合学法 自主预习法、材料阅读法、问题探究法
板书设计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政权的并立辽的崛起西夏的崛起政权的交往宋辽和战宋夏和战民族的交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辽墓出题的图和文字史料展示该时期特殊的历史现象,即“西夏、辽朝都普遍的将茶叶作为他们生活重要用品之一”以及“羊肉制品在中原政权北宋人们的饮食生活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此聚焦到当时几个政权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即“榷场贸易”。根据榷场的定义简单推测榷场贸易的发展情况与几个政权之间关系的联系,从而提出本课线索“从榷场的建立和发展见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通过有趣的历史现象吸引学生兴趣,聚焦到本课的线索“榷场贸易”上来。通过榷场的定义进行合理推测“榷场贸易的发展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这几个政权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晰本课学习的线索,对本课学习有简单的预知。
【新课教学】一、榷场的建立中见——政权的并立 通过榷场分布图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的第一个特点:政权的并立。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在对政权的并立情况有宏观的了解后,进入分别讲授“辽的崛起”和“西夏的崛起”部分。辽的崛起:①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重现契丹族的生活状况;材料一:真君以来求朝献,岁贡名马。 ——《魏书·契丹传》材料二: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逐猎往来,居无常处。 ——《旧唐书·北狄传·契丹》②通过文字史料与地图反映辽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材料:唐咸通末(870年左右)……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食诸郡,达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族帐浸盛,有时入寇。——《旧五代史·契丹传》③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辽朝发展的特点“在与汉民族的交流与交融中发展”④通过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故事向学生介绍该历史事件,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辽占据燕云十六州对后来“宋辽”长期对峙、和战交替关系的影响。材料:古者未失燕蓟之地……为中原险要,以隔阂匈奴不敢南下,而历代帝王尚皆极意防守,未尝轻视。自晋祖弃全燕之地,北方关险,尽属契丹。契丹之来,荡然无阻。——(宋)富弼 西夏的崛起①通过文字史料引导分析党项族“游牧民族”的特征。材料一: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新唐书·党项传》材料二:俗皆土著,居有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羊毛履之,每年一易。 ——《旧唐书·党项羌传》②通过地图反映西夏建立的基本情况;③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西夏发展的特点“在与汉民族的交流与交融中发展”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有利于学生对辽、西夏的建立情况有宏观的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向学生展示辽和西夏的崛起情况,加深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情况的理解(包括能长期并立的原因,以及并立情况形成中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其史料实证的能力。
【新课教学】二、从榷场的开闭中见——政权的交往 通过榷场的发展情况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的第二特点:政权的交往(和战交替)。在对政权的交往情况有宏观的了解后,进入分别讲授“宋辽和战”和“宋夏和战”部分,具体了解几个政权之间的战与和。宋辽和战①通过文字史料介绍宋太祖时期的宋辽“和”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回顾第6课所学分析该时期宋辽和平关系的原因。②介绍宋太宗与宋仁宗在位期间宋辽的交往情况。③通过文字史料简要介绍澶渊之盟的背景,并从王安石对于澶渊之盟不同的评价中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对澶渊之盟正确的历史认识。宋夏和战①介绍西夏建立后宋夏的战争与后续的宋夏和约,并出示文字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宋夏之间签订和约的必然性(北宋和西夏两方面)。材料一:赐遗、互市久不通,饮无茶,衣食贵,国内疲困,思纳款。——《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官私庐舍(房屋)被西夏军队焚毁,人民和牲畜被西夏军队屠掠的,不计其数。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用榷场的发展情况为材料从第一部分自然的过渡到第二部分“政权的交往”。利用时间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该时期宋辽关系的情况,生动形象,加深印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通过文字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当时宋夏之间和是主流的必然性。
【新课教学】三、从榷场的繁荣中见——民族的交融 通过统计数字对比强调“宋辽、宋夏之间交往方式虽然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通过文字史料介绍在此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繁荣的榷场贸易情况;通过繁荣的榷场贸易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回扣导入新课时提到的茶叶和羊肉)。同时强调,和平与战争都是政权交往的方式,共同的结果都是促成了民族交融。 通过数据对比与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一时期和平为主流的时代特点。以榷场贸易的繁荣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该时期的社会特点:政权并立,并立中通过和与战的方式进行交往,交往中民族交融加强。呈现本课知识结构 总结全课,生化主题,加深学生认识;知识结构图方便学生理清本课逻辑;
作业设计 课后查找契丹族和党项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寻找这时期后的该民族去向何处。 通过对党项和契丹族历史发展的了解假设对该时期民族融合的认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