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三课。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存,他们一方面主动学习汉族制度与文化,用以促进本国发展。另一方各民族政权之间战和不定,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在此背景下,女真族建立的大金政权崛起并先后灭亡了辽国和北宋,并最终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本课按照时序讲述了女真族与金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宋金形成对峙局面的史实。金与南宋的对峙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推动了中国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课程学习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于宋朝、岳飞抗金等史实也有所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初步具备获取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本课所学知识认知较为浅薄,尚未认识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紧密联系,容易将各部分内容孤立地看待。然后,由于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理解水平的差异,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接受程度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和多种历史信息呈现方式,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的建立,了解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说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通过观察地图、梳理时间线索,了解女真族的发展历程,简述金灭辽、金灭北宋的重大历史事件,增进时空观念素养。通过学习出土文物和历史遗迹等材料,领会考古发现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增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通过对岳飞抗金等事迹的学习,感悟岳飞精忠报国、清廉正直的高尚人格精神;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女真族的崛起与金的建立,了解金灭辽及北宋教学难点了解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与南宋的偏安,认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课件(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女真崛起与金的建立(一)女真族的崛起(二)金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一)金灭辽(1125年)(二)金灭北宋(1127年)南宋的偏安(一)南宋建立(二)岳飞抗金(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依托史实,教师口述公元1112年辽天祚帝在“头鱼宴”上命完颜阿骨打跳舞的背景故事,同时出示相关史料并设问:“阿骨打是谁?皇帝后续的处理如何?”,创设历史情境;(设问参考答案:完颜阿骨打是12世纪初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他带领部落走向强大并建立大金政权(问题1可由学生回答);辽天祚帝为笼络人心,最终宽恕了阿骨打的无礼举动,日后他将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由教师公布问题2答案))在学生翻译史料并思考问题、产生疑惑后,教师公布答案,讲述这一故事的结果,并以语言过渡至本课主题,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聆听背景故事,随后翻译史料,猜测辽国皇帝最后的决定,推动故事的进程 以故事导入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翻译史料和教师补充讲述后初步认识女真完颜部落和辽统治者的矛盾,从而过渡至第一子目的教学
一、女真崛起与金的建立 出示图文材料,并提出思考题:“请结合插图与文字,观察女真人的生活特点,说明其生活状况”。(思考题参考答案:从地图可知,女真族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黑龙江一带,从人物衣着可看出他们生活的环境比较寒冷;从身背弓箭看出他们擅长骑射,从史料中可看出他们骁勇善战、吃苦耐劳、弓马娴熟等)教师出示史料对女真部落生活状态的记述,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与补充。教师出示材料数则,以“天灾人祸”两个方面讲述此时气候变迁和辽国严苛统治给北方各部落造成的破坏,引导学生认识到辽国的压迫最终引发了以完颜阿骨打为代表女真部落的反抗。(学生依据课文列举女真部落发展历程的参考答案:①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部落;②1115年,完颜阿骨打率众建立大金政权;③建国后,效仿汉族制度与文化,改革军政、发展文教,发展迅速;④1125年,消灭辽国)学生列举女真部落发展历程后,教师利用课件相关图文材料及课文第40页“知识拓展”栏目引导学生认识到金国效仿中原制度的诸多措施,既促进了金国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并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想象、推测女真人的生活特点与状态。结合史料与教师讲述,认识到女真族是生活在我国白山黑水之间古老的渔猎民族阅读课文内容,梳理并列举完颜部誓师反抗后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图文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了解地理位置和气候变迁中,认识地理要素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的能力讲述金国对汉文化的重视,意在引出本课中暗含的民族交融这一线索,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金灭辽及北宋 出示反映金联宋灭辽的形势图三则,设问:浏览地图,尝试说明辽、金与北宋三国之间形势的变化。(参考答案:金国版图逐渐变大,最终灭亡了辽国;辽国版图面积逐渐缩小,最终为金所消灭;除燕云十六州部分地区收复外,北宋版图几乎没有变化。)教师口述公元1120年宋金联合相约攻辽的史实,引出宋金海上之盟中关于燕云十六州归属问题的约定。出示史料两则,设问:金强迫民众迁移的目的地和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①目的地:女真族生活的白山黑水地区;②目的:利用汉人劳动力和先进生产经验提高女真族生产能力,发展东北)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金国强迫民众迁移的目的和历史影响。承接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教师讲述金与北宋之间最终爆发战争的背景,由此展开公元1126年末汴京之围的讲解。提出思考题:假如我是汴京城内的啊啊啊啊啊 ,我将 。教师在点评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讲述宋钦宗信任道士郭京导致汴梁城破的故事,并进一步讲述 “靖康之耻”的部分典型史实。出示材料,师生共同解读材料,增进对金灭北宋过程中民族交融大规模展开的认识。 分析地图,提取关键信息并归纳出答案。在师生对话中思考金国强迫北宋人民迁徙的目的和影响学生展开想象,自由思考并作答(学生可扮演皇帝、将领、士兵乃至平民,答案不限)了解靖康之耻,增进对北宋灭亡的认识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通过地图的运用和设问,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其注意力,增进学生识图用图和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增强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够对北宋政府的腐败无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加深对“靖康之耻”历史教训的理解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加深对这一时期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交往的认识
三、南宋的偏安 教师讲述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的基本信息在学生认识到大量官军无力保家卫国后,出示材料,引出被侵略地区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讲述以岳家军为代表爱国力量的英勇抗击事迹。讲述宋高宗、秦桧等为维持统治而杀害岳飞,最终与金国形成对峙局面的史实学生自由作答思考题后,教师课件展示岳飞塑像等图文信息,讲述岳飞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结合课件材料,讲述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金与辽、两宋之间和战的历史影响 阅读课文第38页“相关史事”栏目,了解北宋军队的孱弱无能阅读课文第40页“人物扫描”栏目,思考并回答40页“问题思考”栏目中提到的问题:“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参考答案:金与辽、两宋之间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人口大规模迁徙,但客观上加强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积极”“消极”两个层面评价各国之间的和与战 通过了解各群体在遭受侵略时的不同表现,加深对北宋统治腐朽的认识;通过对岳飞事迹的学习,学生体会、感悟华夏民族反抗侵略、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增进民族认同,涵养家国情怀。利用影响评价思考题,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唯物史观素养
课堂小结 学生结合板书内容或课文各子目标题,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知识梳理与框架搭建,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两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 将具体知识点归纳为逻辑严密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历史思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