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8 00: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渊源 难点: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家和启蒙思想家的诉求和内在逻辑。
教材分析 宏观: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 它吹响了促使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欧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宏观地展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同时揭示了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渊源。 中观:本课选自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的第8课。上承第三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相关内容,下接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从主旨上来看,作为思想领域、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本课被放在从资本主义经济到政治制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微观:本课包括四个子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包括两条核心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关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之间所产生的交互效应以及一定的递进关系。第二条线索是关于人如何从宗教和王权专制枷锁中一步步解放出来,主要涉及到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家和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诉求。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基础层面:优势为在初中学习过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前面七课的学习,学生对世界古代史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历史有了初步认识,不足为对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涉及比较少,对概念、术语不够清楚多对14—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逻辑认识较为模糊;认知能力层面:优势为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及对历史事物的基本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且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有待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均有待发展;学习方法层面:优势为较为零散的地图识别、时间轴绘制及要求不高的历史记忆,不足为尚不具备体系地识读地图能力即从地图要素中提炼观点、分类与概括史料、区分历史解释和有效的历史记忆方法;兴趣层面:优势为年轻有活力参与性强.求知欲旺盛,不足为初中已经学习课本内容相似度高,而且改课难度较高,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整理表格、分析史料,理解文艺复兴地位、背景以及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背景,形成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阅读课本、整理表格,观查形状图和思维导图、分析史料,理解文艺复兴内容、手段以及宗教改革内容、科学革命表现、启蒙运动重要思想,形成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素养。 通过观查形状图、分析史料、整理表格,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形成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观察形状图、思维导图、分析史料,补充了解理念、制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了解欧洲基督教发展历程、民族国家的产生,专制王权的发展,形成历史解释素养。
教法 学法 教法:材料教学法、图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材料研析法、图示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老师首先展示形状图讲解理念制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展现图片,直观地讲解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特权。再讲解黑死病对中世纪秩序的冲突,出现的新兴因素,在这种新旧冲突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产生了。 学生观察形状图,认真听老师讲解,理清理念制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具体理解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在政治、文化还有经济上的特权。另外听老师的讲解把握黑死病对中世纪秩序的冲突已经出现的新兴因素。 通过关系图、图片和思维导图,补充理念、制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交代中世纪的权力运作和逐渐萌发的新因素,从而引出本课的内容。
一、文艺复兴——世俗生活 1.老师最开始问文艺复兴是什么引导学生翻看课本把握文艺复兴的含义。然后再一次引导学生翻看课本以及前面所学,运用逻辑思维推断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老师在详细讲解这些背景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具体关联 2.老师首先提问文艺复兴复兴什么,借助史料从表面和实质两个角度帮助学生去分析,然后提问学生怎么复兴,引导学生将视角关注到文艺复兴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戏剧作品上来。老师放映表格图片并提问学生让学生将作品和作者联系起来,再借助图片、解读史料、思维导图,展现文学美术戏剧作品形态的同时挖取它们的内涵,再进行整合提炼出文艺复兴的主题以及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3.老师再次展现刚才提炼出的文艺复兴作品中蕴含的内涵,基于此用逻辑思维推断出文艺复兴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的局限性。补充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1.学生翻看课本回答老师提问,明确文艺复兴内涵。再一次翻看课本并结合前面所学,借助逻辑思维推断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最后认真听老师讲解把握背景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具体关联 2.学生翻看课本阅读并理解史料,回答文艺复兴的表面与实质。回答老师问题表明是借助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戏剧作品去复兴的。观察表格,结合初中所学,讲作品和作者对应起来。观察图片,阅读并理解史料,并认真听老师讲解,在把握作品形态的同时理解他们蕴含的内涵,并跟随老师的讲解整理出文艺复兴的主义和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利用逻辑思维从文艺复兴作品内涵出发分析文艺复兴所会带来的积极影响。然后回答老师提问,思考文艺复兴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认识到文艺复兴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课本、表格,展现文艺复兴地位和背景,帮助学生具体理解文艺复兴时间、地点、目的和性质以及把握当时背景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具体联系 2.通过课本、表格,图片、史料、形状图,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内容以及文艺复兴手段,了解具体作品以及理解作品内涵并从中提炼出人文主义内涵 3.通过形状图,展现文艺复兴作品中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推断文艺复兴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1.老师展现思维导图讲述欧洲基督教的大致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把握宗教改革是发展历程当中的第二次分裂。 2.老师提问为什么会产生第二次分裂,引导学生翻看课本,结合前面所学,总结归纳宗教改革背景。然后老师在提问改革什么,讲解改革序幕和改革内容,改革内容借助思维导图呈现,讲解史料帮助理解,而且从背景、教义、教规出发来区分天主教和新教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把握宗教改革的内容。 3.老师结合地图形状图讲解宗教改革地区的拓展已经拓展地区推行的改革内容。 4.老师通过形状图直观地展现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把握宗教改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1.学生观察思维导图了解欧洲基督教的大致发展历程,明确宗教改革是发展历程当中的第二次分裂。 2.学生翻看课本结合所学,总结归纳宗教改革背景。认真听老师讲解,了解宗教改革序幕,观察思维导图,从背景、教义、教规出发理解新教相较于天主教的区别,理解宗教改革的内容。 3.观察地图,了解宗教改革的拓展及拓展地区的改革内容。 4.学生观察形状图,认真听老师讲解,调动逻辑推断能力,理解宗教改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1.通过思维导图,展现欧洲基督教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对基督教演进有一个宏观把握同时引出下面内容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分裂 2.通过课本、表格,展现宗教改革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新旧因素对之下宗教改革的必要 3.通过课本、史料、形状图,帮助学生理解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的改革内容。 4.通过形状图、史料,简略展现展现宗教改革背景及内容,帮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史料解读能力推断宗教改革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1.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革命产生的原因,首先让学生翻看课本找答案,再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思考其他答案。 2.老师首先交代科学革命的定义,结合直线轴、图片整理科学革命的成就,然后再结合科学革命成就和史料讲解科学革命的影响。 1.学生翻看课本结合自己前面所学回答科学革命的原因。 2.学生首先听老师的讲解,把握科学革命的含义,再观察直线轴、图片了解科学革命的成就,再在科学革命成就的基础上,阅读史料,理解史料含义,了解科学革命的微观成就和宏观成就。 1.通过课本、表格,展现科学革命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背景和科学革命之间的具体联系 2.通过课本、形状图、史料,引导学生归纳科学革命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史料解读能力推断科学革命的影响
1.老师在这里解读史料补充讲解民族国家和王权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相较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期少了王权这个帮手,而且多了一项反专制的任务。 2.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启蒙运动启蒙的含义,从而对启蒙运动有一个大概的把握。然后在一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启蒙运动发生原因,让学生整合课本内容提炼背景并且阅读材料,提炼出思想和教育方面的背景。 3.老师在讲完启蒙运动的背景之后,提问学生如何启蒙。首先借助地图和形状图讲述了启蒙运动的大致过程。在从英国、法国、德国国别分类,借助表格整理不同国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另外借助史料或者通俗的语言解读这些代表思想。最后通过思维导图以权利为中心整合这些思想。 4.老师利用表格系统的整理启蒙运动的积极影响,并且讲解具体解释这些影响的含义。在展现史料,激发学生对启蒙运动局限性的思考。 1.学生阅读并理解史料,认真听老师讲解民族国家和王权的发展,明白相较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期少了王权这个帮手,而且多了一项反专制的任务。 2.学生首先思考并回答启蒙的含义,在根据老师的讲解理解启蒙运动的含义。然后翻看课本,阅读并理解ppt上的史料,帮助学生把握启蒙运动的背景。 3.学生首先观察地图、形状图把握启蒙运动的大致过程,根据老师的讲解,阅读史料,观察表格,理解启蒙运动代表的思想内涵。最后观察思维导图,对思想有一个整体认知。 4.学生观察表格、阅读史料并听老师讲解,了解启蒙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1.通过史料,补充当时民族国家的产生,展现当时专制王权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启蒙运动相较于前面运动的反专制 2.通过课本、表格、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启蒙的含义、启蒙运动的背景以及背景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具体联系 3.通过地图、史料、表格、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进程、从国别角度理解思想家及其思想以及从人权保障方面整合启蒙思想 4.通过表格、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1.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对本科内容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回顾 2.老师留下一个课后问题,下节课在进行讨论。 1.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和老师讲解回顾本科所学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1.通过思维导图,理清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内在关系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2.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在回顾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分析解读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与儒家思想之间的渊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