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题西林壁
科目 语文 课时 一课时 设计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庐山的美景,进而阐发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这首诗流传极广,诗中的最后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画龙点睛,发人深省。到底是什么样的遭遇,让苏轼看到庐山美景想到了这个家喻户晓的哲学命题,我们寻找背后的原因,在文字中寻找答案。 北宋元丰年间,苏轼曾经游览过庐山,在游览过程中他写了几首与庐山山水风景有关的诗。苏轼从游览风景的角度出发,由日常风景欣赏上升到人生哲理。庐山美景无数,作为一个游客初次游览庐山肯定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一是因为初见庐山,二是因为身在其中,就如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言。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都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素养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设计时,力求把二者的教学目标融汇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背诵古诗。 2.能够借助注释、图片等工具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通过诵读多种描写庐山的诗句,了解庐山的壮美,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和哲理,逐步树立正确认识事物的观念;培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明确诗人观察的角度多样。 2.能够借助身边的例子,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 学生课前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庐山的公告、风景图片、宣传片、庐山乘车卡、旅游视频、朗读视频、题西林壁歌曲音频。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三、四月是旅游的好时节,你们想出去旅游吗?老师的家乡——庐山是全国各地游客甚至是千古诗人都爱去的旅游景点,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庐山旅游一下呀? 2.出示:庐山风景区关于面向境内外游客免门票的公告、庐山宣传片 3.谈话:请同学们拿好自己的身份证、庐山门票,我们要走进庐山啦! 1、跟同桌交流,回答老师的问题 播放课件
2、朗读课文 1.解读诗题:咦,庐山脚下有一块小墙壁,上面写了一首诗,诗题是题西林壁,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2.认识诗人:同学们,庐山风景区的管理员说只要能将诗人的信息全部判断正确,就送给同学们乘坐庐山索道的门票 3.出示 4.谈话:同学们正确地识别出了诗人苏轼的信息并且将错误信息进行了更正,现在老师将索道票发放给大家,我们要乘坐缆车上庐山啦。 5.出示:庐山索道票和乘坐庐山缆车视频。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朗读诗人的信息并更正错误信息 3、期待庐山之旅 感受秋天的美
3、内容讲解, 感情体会 (1)朗读古诗 1.谈话: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苏轼游览庐山,如果苏轼导游的诗,同学们能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就能够领取一张庐山景区观光车乘车卡,这样我们游览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啦。 2.出示:已划分好节奏、标记重读的古诗,教师范读音频 3.视频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学互读,指名展示读,教师指导并评价 4.小结:同学们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已经能够把古诗字音读准,读出古诗节奏,甚至有同学还能很好地读出古诗的韵味,请领取你们的观光车乘车卡,我们要奔赴景点了。 1、学生进行以比赛读和齐读的方式进行朗诵,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2、学生举手读。 体会感情
(2)品读第二段 1.阅读指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分别从什么角度观察了庐山的景色?请在诗中圈一圈表示位置的词。 2.出示:第一句诗和“岭”“峰”的图片,借助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岭和峰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指导朗读:通过图片,我们知道连绵起伏的是——岭,高耸入云的是——峰。请通过你的朗读把岭和峰的不同读出来? 4、出示:第二句诗和远近高低视角的图片。 5.借助图片,拓展想象,感受变化多端的庐山景色。 如果你就站在庐山前,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说说你会看见怎样的庐山呢?展开想象,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站在 处看,庐山 6、引读: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来过庐山,也用自己的诗句写下庐山不同的美。教师引读: (1)瞧,李白站在庐山远眺,看到了一道瀑布,气势磅礴,赞叹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2)初夏,白居易走近庐山的大林寺,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桃花,有感而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3)一代伟人毛泽东勇攀庐山高峰,站在仙人洞题写到: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 (4)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来到庐山的脚下,抬头仰望,啊!庐山竹影几千秋,山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 (5)小结:是呀,每一个角度,每一个视角,都有着独特不同的感观,诗人们用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板书不同角度观察),发出的感慨自然不同。难怪苏轼看到这么秀丽多彩的庐山,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最后两句诗。 1、学生自主圈画诗中表示和同桌交流回答教师的问题。 2、学生根据图片理解岭与峰的意思 3、学生朗读岭的绵延起伏和峰的高耸入云。 4、学生观看图片,并说出图片观察的视角。 5、利用句式将画面描述完整。 6、学生跟随老师的描述朗读其他诗人关于庐山的。
(3)品读第3、4句 提问:“不识”是什么意思,“缘”呢?本诗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是什么? 2. 提问:苏轼明明身在庐山,为什么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3. 引导联系生活实际: (1)坐井观天的青蛙,不识天空真面目,只缘身在( )中。 (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 )中。 (3)新闻报道诈骗案,不是汇款真面目,只缘身在( )中。 4. 小结:“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认识。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字意,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 探究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填空 联系实际理解本诗蕴含的哲理
4、学唱诗词,分享此旅 谈话:最后让我们一起读唱诗词“题西林壁” 出示:播放题西林壁歌曲 谈话:日落西山,本次庐山之旅就到这里了,同学们让我们收拾好心情一起乘坐缆车下山吧。回家后,请将本次庐山之旅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并教会他们背诵题西林壁。 出示:乘坐缆车下山的视频 1、师生互动,学唱诗词 音乐之中陶冶学生
六、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庐山 多角度 横侧远近高低 观察 各不同 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七、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统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顺承了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本诗中,苏轼采用叙事、说理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更包涵了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人生哲理,也正因此,本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因题西林壁是苏轼笔下关于庐山的名诗,身为执教者的我来自江西庐山,且多次游览、欣赏过庐山,领略到了庐山不同角度之美,也体悟到诗人笔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同时记录了许多的视频资料,也带着颇多的思考与感悟来进行设计。本次教学设计,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以带着同学们旅游庐山为主题,其中串联了庐山免门票公告、庐山宣传视频、庐山门票和索道票、观光车乘车卡、从不同角度所拍摄到的庐山图片、乘索道下山的视频,致力于在课堂中打造真实旅游情景,是一次语文结合情境的大胆尝试。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此前已学过大量的古诗,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加之本诗的文字比较浅显,学生关于诗句的理解难度不大。为契合本单元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和语文要素“感受细致观察”,基于此我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通过图片展示和其他诗文引读让学生了解观察庐山的角度不同所见之景不同,使学生明确观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同时本诗教学难点在于对题西林壁所含人生哲理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内涵。 接下来,我将谈一谈自己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首先,创设了良好的旅游情境,且一以贯之,较为新颖,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庐山风景区关于免门票的公告是真实的,以此为由更易使学生渐入情境,并且在教学中以“闯关”的形式展开,只有完成了解读诗题、辨别清楚诗人信息、读准古诗字音读好古诗节奏读出古诗韵味才能得到门票、索道票、乘车卡,有利于打造真实情境,不走过场。 其次,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指导朗读,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好工具。教学中教师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并用上句式进行说话,利于学生理解多角度观察庐山,庐山的样子不同,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意。且在拓展朗读其他诗人关于描写庐山的诗句时,也是利用了大量诗句图片和诗人图片,打造可感的画面与形象。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最后,联系学生生活,降低理解哲理的难度。对于最后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内涵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借助图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知道坐井观天的青蛙不知道填空有多大,是因为青蛙在深井中,知道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此球中,知道受到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人是不识汇款真面目,只缘身在骗局中。 虽然这堂课的学习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学永远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针对学生回答和表现得多样性评价不足。同时对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句韵味的学生和没有读出感情与韵味的学生没有进行区分评价,使得学生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在朗读中的优劣,此外教学过程后半部分学生朗读的机会较少,这是教学的最大不足。 其次,在领悟“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中,教师引导后应该让学生按照句式举出自己的例子,如此教师还能明确学生是否对诗句的哲理进行了深刻的把握。 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适时且多样地进行评价,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 保持优点,改正缺点。